蜱虫一般都在地里面(严重会致死蜱虫又来了)

这种虫子非常可怕!如果处理不当!后果非常严重!会致死!

耳朵突然长出颗痣!

金女士今年55岁,前两天去山上挖笋,回家之后发现自己右耳廓上长出一颗黑色的痣,还跟老伴念叨着:怎么上了年纪,还突然长出颗痣呢!一家人也没当回事……

最近两天,金女士发现这颗“痣”,不仅自己会动,摸上去还会疼,周围还有少量出血。痛感越来越明显的金女士,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接诊的钟剑波医生用“皮肤镜”一看,这颗“痣”竟然在蠕动:这哪是“痣”啊,是一只蜱虫!!!

蜱虫一般都在地里面(严重会致死蜱虫又来了)(1)

【资料图】

听到是蜱虫,金女士还一脸的不敢相信:“怎么可能!”但是通过皮肤镜的转拍,一幅完整的蜱虫吸血图展现在眼前!钟剑波医生说:金女士是今年第一例被蜱虫咬伤的病例,以往蜱虫咬伤的高发期在清明前后,今年比以往来得早很多!

蜱虫一般都在地里面(严重会致死蜱虫又来了)(2)

【资料图】

钟医生还回忆接诊蜱虫的经历,印象最深刻的病患是一位老当益壮的八十岁老太,进山砍树,结果颈部、胸背、四肢都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点,当地医院按照“带状疱疹”治了三四天无效!最后医生在老太身上,抓到大大小小18只蜱虫!

宁波就有这种虫子!有人被咬过!

说起蜱虫,可能有些人觉得很陌生,而且也觉得身边不太会出现,但是其实,宁波就有这种虫子!

市民支女士照常把女儿送进幼儿园,还不忘和老师提了句,孩子被头上的小包折磨得很痛,希望老师梳头时能小心点。

午睡结束后,班主任老师记着支女士的嘱咐,小心翼翼地帮小T梳头,好奇地看了看那个“疼痛”小包,班主任发现小包上竟然有触角,还会动!

幼儿园周园长听说后,凭经验断定小包不简单,有点像她在山上见过的“软蛆蜱”,于是立马联系支女士将孩子带往医院。

“幸好周园长提醒,这次带着女儿直奔皮肤科。医生一见到就说,这是蜱虫。”

一家三人被咬!两人不治身亡!

看到这里,很多小伙伴都会觉得,被蜱虫咬了,取下来就好了,有什么好担心的?但是,事实证明,没有这么简单!

被蜱虫叮咬后会生病,甚至导致死亡!

江苏宋先生的小舅子和岳母先后被蜱虫咬伤,因在当地医院迟迟未能确诊,最终因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身亡。

结果,在为岳母办丧事的过程中,宋先生的右小臂也被蜱虫叮咬,留下一个小伤口,他到当地卫生所简单处理了下。

三天后,宋先生身体开始出现异样,因担心自己也是被蜱虫叮咬感染了病毒,他立即赶到了医院。

到医院后,宋先生已经有些神志不清,而且还有咳血、呕血的情况。感染科主治医师介绍,他的病情十分严重,属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里面比较重症的病人。

幸运的是,在医护人员半个多月的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下,宋先生最终脱离了危险。

为什么被蜱虫咬后会导致死亡?

一只小小的虫子,竟然能导致人死亡!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一部分蜱虫体内有一种可怕的病毒,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也称新型布尼亚病毒)。这种病毒可以通过蜱虫叮咬而传播给人,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轻则表现为发热乏力,重则休克、多器官衰竭等,致死率达12.7%-32.6%。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季节绝大多数在5-11月,5-7月为主要高峰期,9月份为次高峰期。不过,医生提醒:今年蜱虫提早出现了!

被蜱虫叮咬后,人可以在最短2-3天后发病,也有会在1个月左右起病,通常1-2周左右。医生表示,“这种病毒感染是全身的,基本上没有人对这种病毒感染有免疫力,一旦被感染非常危险,而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仅有对症支持治疗。”

扩散!被蜱虫咬伤后这样处理!

那么

蜱虫这么危险,又很难注意到

被它咬了后要怎么做呢?

赶紧看!

蜱虫一般都在地里面(严重会致死蜱虫又来了)(3)

当然,除了通过以上方法拔出,也有专家提醒道:“蜱虫吸血的口器很复杂,上面长有倒刺,摘除不当,很可能使它的口器折断并留在皮肤里,从而引发感染。所以,及时送医是最保险的做法。”

这些地方一定要注意!

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尤其是接下来天气逐渐变暖,大家外出一定要注意!

在一些空旷的广场或者周围花草树木很多的地方,蜱虫都有可能出没,比如说河畔公园,小区绿化带等等。尤其傍晚,大家吃完晚饭,外出散步、运动的时候,有些人不注意,把过多的皮肤暴露在外面,就很有可能中招了。

蜱虫一般都在地里面(严重会致死蜱虫又来了)(4)

图片来源于网络

蜱虫对动物和人的体味比较敏感,在草地游玩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容易成为“目标”。

所以,大伙儿在野外活动时,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下长时间坐卧。如要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勿把皮肤暴露在外,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虫子

竟然这么危险!

大伙儿平常千万要当心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