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必吃十大馆子(泗阳美食手札朝牌篇)

离家许久,等到再次归乡时,突然感觉家乡原来那么小,街道那么窄,道路那么短,围墙那么矮。后来恍然,原来不是家乡变小了,而是自己变大了。

好在食物没变,可以慰肠胃。

比如“朝牌”。泗阳之外的人估计都不知道是什么吧~


泗阳的秋天还是那般多变,晴雨晴雨晴的转换。

骑着小破车,趿拉拖鞋顶着雨,满县城的晃荡。顺着下班的人流前进,在曾经的北门小学处被车流逼停。凑头望去,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个炉子。一个叫“朝牌”的词,忽然冒上心头。

开店的是夫妻档,男的负责炉子,女的负责白案。

所谓的白案,就是一块用来揉面的长板。长板的左上角摆着一整块面团,右手边是用搪瓷罐子装好的馅料。香葱拌着香油,再加点精盐调味,味道简单但很有滋味。中间是一罐芝麻,还有一把切面的刀,所有工具齐活。只见女的手起刀落切出一条面团,揉两下,在中间包上葱油馅料,再卷起来包好。熟络的用刀把包好的面团切成平均的几块,用手压平后,拉成长短大小一致的半成品,最后密密的撒上芝麻。一个个白嫩嫩的面饼,就老实的摆在案板上等待进炉。

泗阳必吃十大馆子(泗阳美食手札朝牌篇)(1)

通红的炉火,烧干了周围的雨丝,深秋时节让人下意识的想靠近~

白案旁边是一个及腰的火炉,炉子中间生一堆炭火。待到炉壁焦干时,男的用手握着面饼,伸入炉内,微微用力一拍,炉壁上整齐的贴着一块块规整的“朝牌”。等个把分钟,面饼焦黄变硬时取出,焦香扑鼻。时间的精细处把握更加见功夫,夫妻俩配合默契,不慌不忙。呆愣愣的在炉子旁边的油布伞下躲着雨,看了整个过程,看的如痴如醉。

刚到手的朝牌,干烫无比。用手托着边缘,小心的用牙撕咬。葱香、芝麻的香味,在加上面饼本身的香味,炙烤带来的脆脆口感,几个融合在一起,那个味道,直接把我带回小时候。

泗阳必吃十大馆子(泗阳美食手札朝牌篇)(2)

两三分钟后,即可用钳子取出。刚出锅的朝牌,焦脆且富有韧性,我喜欢葱花口的。

烤是人类学会的第一种烹饪方式,炉火炙烤,会给所有食材加上一层矿物质的俨香。远离自然的我们,骨子里更加怀念那种味道。这也是烧烤盛行的原因之一。

吃到嘴里咽下肚,才挪出精神来思考一些问题。第一,之所以取名“朝牌”,大概是因为整个形状很像扩大版的扑克牌。第二,朝牌应该是脱胎于新疆的烤馕,只是形状从圆到方,加了葱油拌好的馅料,摇身一边成了朝牌,地位也从馕的主食降到晚间辅食。

现在又离开了家,寒秋时节,心心念念的还是那块暖手的朝牌,还有用手指捏着吃的幸福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