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

作者:胖丁走天涯

说说这次旅行

每逢冬天,距离我家不远的 青岛 栈桥,又漫天飞起了海鸥。

这些小精灵们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而来,不远千里来沾染这温暖的空气。

候鸟南迁,是自然界的规律。

而每年冬天,为了躲避北方的严寒,飞往 三亚 取暖,也成了我的仪式感。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1)

即便只有几天时间,也足够我从这周身的寒冷中挣脱出来,热烈拥抱这清风与暖阳。

与一片大海偶遇,不管是艳阳还是细雨。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2)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3)

与一棵椰子树对谈,默默许久才发现成群的蚂蚁爬上了脚背。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4)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5)

与一个小镇相识,去发现“小 镰仓 ”背后的 海南 原味。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6)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7)

海南 的冬天,拥有无限的可能性,等待我的开启。

过冬记|发现一片复古街道

许多人对 三亚 的第一印象是——大海。那大片大片的湛蓝,海天一色,让人神往无限。

可是作为一个造访 海南 许多次的老游客,我却发现了 海南 除大海之外的其他精彩。

比如 ,自驾偶然经过的半山半岛吉庆广场。

作为一个“非著名景点”,它在 三亚 的各大旅游推荐榜上实在是查无此人。说起来也是修建不久,想必不久前开导航都不一定能寻到吧。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8)

从半山半岛帆船港找起,本来还是绿草如茵,百舸争流的海湾景象。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9)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10)

谁知过了一条马路,就兀然出现了一片 欧洲 小镇,整片异域风情扑面而来。蓝色的尖顶、白色的外观,一座壮观的教堂出现在眼前。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11)

正是午后时分,阴天并没有打破画面的和谐。虽说没有蓝天白云,却无端让这教堂多了一丝文艺复古风情。

教堂门前绿草如茵,一对对新人在这里留下如花笑靥。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12)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13)

穿过幽深的欧式拱门,风情浓郁的圆柱打造出的异域风情,总让人忘记这是身在 三亚 。

对于许多人来讲,拍婚纱照是一生一次的大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短短八个字却意蕴无穷,让人心生向往无限。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14)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15)

经过教堂,拐到这曲折的巷子中,身穿雾霾蓝色婚纱的新娘正幸福的摆着pose,身后的红色电车,是着阴天中最鲜亮的色彩。新娘的婚纱很是特别,上身的西装清爽干练,下身的蛋糕纱裙又浪漫梦幻。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16)

一辆红色的电车,也是来旅拍的小伙伴们绝好的道具。

正方形的车窗框出一个个画面,自成一片风景。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17)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18)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19)

而拾级而上,走上电车的二层,站在栏杆边俯瞰街道上的风景。闭上眼细细感受,像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古老电车上,我倚在围栏边,随着车子的行驶,遍赏 伦敦 的风景。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20)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21)

一直钟爱 伦敦 这座城,神秘又绅士,庄重又有腔调,连带着它的阴雨连绵,我都爱得很。

我想,在万里外的 伦敦 ,一定存在着这样一辆红色的电车,而在不远的将来,我便能得偿所愿,一日看尽长安花。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22)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23)

经过红色的电车继续往巷子中探寻,青石板路湿答答的,平添了一丝清新的色彩,路中央的木质长椅,看似格格不入,却也是如画的好风景。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24)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25)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26)

长椅另一旁,立着一排红色的电话亭。

在移动互联日益方便的如今,公共电话亭早就退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可是啊,那些排队良久,只为了几分钟的问候的日子,是许多人心头抹不去的纪念。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27)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28)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29)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30)

那些等待的时刻,那些蛰伏许久的思念,在拨通电话的瞬间倾泻而出,汹涌澎湃盖过了距离的界限。

过冬记|就跑去热带的岛屿游泳

第一次听梁静茹唱《分手快乐》,里面那句“就飞去热带的岛屿游泳”,听来就潇洒又浪漫。

那在全国严寒的冬日里,没有什么比飞去 三亚 游泳,更畅快淋漓的事儿啦。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31)

想法是美好的,然而,作为一个旱鸭子……哈哈我还是乖乖的在岸边呆着吧。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点一杯冰冰的星巴克燕麦拿铁,坐在泳池边静静地感受空气拂过水波的温柔清凉,也是这炎炎“夏日”里的独特享受啊。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32)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33)

在位于亚龙湾的久悦生活美宿里,这个无边泳池,一下就把人拉到了度假的氛围里。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34)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35)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36)

而身在 三亚 的优势之一,便是院子里种满椰子树也丝毫不突兀。阳光、泳池、椰林、躺椅……此时只缺少一个穿着碎花裙子戴着墨镜和遮阳帽的女孩儿,就能构成一幅完美的度假美景。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37)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38)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39)

泳池旁是一栋栋白色的小别墅,别墅中是一间间构造不同的客房。大床房、双床房、家庭房……细细算来有10几种不同的房型。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40)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41)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42)

我入住的逸居大床房,房间内设计很是简约,鲜绿色的主色调清新活力又干净。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43)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44)

房间面积不算很大,大约30平左右,设施一应俱全。洗手间都贴心的备好了酒精消毒液,毕竟特殊时期,旅行在外也要多多用心注意哦。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45)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46)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47)

旅行在 三亚 的第二晚,入住了久悦民宿位于 三亚 湾的分店。

比起亚龙湾的泳池椰林度假风, 三亚 湾的久悦更简约大气,我最爱的还是接待前台的这种可爱的猫咪,丝毫不怕人,毛茸茸的实在太可爱惹!身为资深铲屎官的我,旅行在外思猫心切,自然要抓住一顿吸咯!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48)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49)

去三亚过冬包吃住的地方(我的漂洋过海过冬记)(50)

我入住的风悦大床房位于8楼,房间很是清 新干 净,窗外正对的是 三亚 湾热闹的街景。

房间里一应俱全,开放式的洗漱台别具一格,很有特色。

房间里除了大床之外,还有一张榻榻米,铺着两只蒲团,一个小小的茶桌。想必傍晚来临时,窗外万家灯火点燃起来,与好友在这里品茶畅谈,也是 三亚 旅行的别样精彩。

在这家久悦民宿所在的公寓顶楼,有一家私厨美食,名曰 天台 私厨,也是久悦民宿的老板开设。入住期间顺便去吃了一餐。

一进餐厅就在心里惊呼:这环境也实在太好了吧!得益于顶楼的绝佳位置,餐厅中布满了许多自然元素。 比如 这花团锦簇中与对面的高楼对望。

比如 围墙上打上一个个圆洞,从洞里遥望街景别有一番风情。

比如 餐厅里随处可见的自然元素,一下让它拥有了与众不同的气质。

点满一桌它家的招牌菜品,名字都极具创意,等菜上桌时内心雀跃不已。

好奇满满的「黑色诱惑」,黑色的墨鱼汁包裹着内里的豆腐,顶上又覆着几粒虾仁,外观好看,食材又营养满满。

「百花东山羊」也是推荐菜品之一,对着菜单看了好久才确认,这造型好看像花儿一样的菜是羊肉。上桌时烟雾袅绕,特别有艺术感。

「火焰拼盘寿司」实在太有仪式感,上桌的时候现用火焰炙烤,直到色泽金黄微焦,迸发出丝丝缕缕的香气。

「金栗芙蓉虾」「金汤龙利鱼」令人很有食欲的外形,丰富的蛋白质。

「菠菜汁海鲜炒饭」好有心思的做成一条绿色的鱼的模样。

点一份「 海南 十八道风味」水果 沙拉 ,再来几杯饮料。不管是「天空之城」「金色阳光」还是「 天台 日落」都是超级有氛围感的名字。

一顿下来不仅填饱口腹之欲,更是将满满的诗意装进心里。

过冬记|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寒冷的天气里,我们总爱饮些热热的汤,温热的汤汁进入胃中,整个身体都暖和了起来。夏日里我也爱饮冰,一杯杯冰可乐下肚,立刻拥有了继续在这炎热中乘风破浪的力气。

所以啊,吃饭这事儿,也是要因地制宜。

这次来 三亚 过冬,背靠浩瀚无边的的大海,当然要尽情品尝海鲜个够咯! 比如 到大 东海 这家「不仔客」餐厅,270海景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窗外是无边的海、细软的沙滩以及绿意葱葱的椰子树,而我坐在窗前,品尝着眼前的美食,悠闲的假日就该尽情吃吃吃。

刚巧赶上阴天,也让我看到了 三亚 除了艳 阳高 照外的另一种模样,有种欲说还休的娇羞。

店里的海鲜菜所用食材都是现捕捞,店里的海鲜箱中,住满了活着的海鲜,保证食材新鲜。

不仔客首创的「鲍鱼 文昌 鸡煲」是它家的招牌菜品之一,6只鲍鱼、5只大海虾、半只 文昌 鸡,光看食材就诚意满满。鲍鱼鲜嫩无比,而虾也是粒粒饱满, 文昌 鸡的鲜美与海鲜的鲜美融合,生出一种特别的香。

「高压锅生蚝」「清蒸石斑鱼」「白灼基围虾」的做法都比较简单家常,不过胜在食材新鲜,即便用最简单清淡的做法,保留食物更多原始的味道,才能品尝到海鲜的鲜香。

「蒸扇贝」「浇汁花甲」讲真我在 青岛 已经吃过很多次,毕竟同为海滨城市。 三亚 不仔客的味道也同样出众。

「海胆豆腐煲」「清炒时蔬」「椒盐玉米」,不仔客的素菜也同样出众,尤其是「海胆豆腐煲」作为店里的必吃推荐菜,造型特别,入口也软糯清淡。

最后再来个菠萝饭和椰子饭,在 三亚 主食也要有本地风情啊,这也是独属于 三亚 的清新之味了吧。

傍晚时分,到达同样是位于大 东海 区域的「张猫猫的店」,这也是一家老店啦,记得16年初次到 三亚 时,住在大 东海 附近,便经常跑到他家来觅食,这里的椰子饭让我离开 三亚 后依旧心心念念好久。

作为一家老字号的创意 海南 菜店,不人山人海怎么能有牌面儿?夜幕初上,门口依旧坐满了等位的客人,不少游客都去跟门口这只萌萌的大猫猫合影留念。

进入店门,像是闯进了一个童话森林里。

这里布满了绿树红花,墙上是熊熊和狐狸的壁画,树上爬着可爱的小松鼠,连包间都是可爱的蘑菇造型。在这里吃饭也太有童心了吧。

正餐前先上了几份冰冰凉的甜品,正好驱赶等位的燥热。

「 巴西 莓椰子碗」色彩搭配好好看,赏心悦目的美味。酸甜的 巴西 莓和蓝莓,搭配椰子的甜,口味刚刚好。

「黄金海岸椰子碗」把 巴西 莓换成黄澄澄的芒果,芒果的酸甜太有 三亚 风味。

再搭配一碗 三亚 不得不点的「清补凉」,这餐前甜品,绝了。

造型最特别的菜品是「五指山小黄牛肉粒」,牛魔王拿着兵器看守着这盘牛肉粒,威风凛凛的模样又萌又凶哈哈。

「古法手撕盐焗 文昌 鸡」鸡皮黄澄澄的,鸡肉很是显嫩,旁边还配了蘸料,在鸡肉的鲜美之外添加了另外的风味。

「黎家冲浪鱼」听名字就很 三亚 哈哈。 三亚 的黎族人, 三亚 的冲浪运动。

鱼肉外酥里嫩,还搭配酸甜酱汁,酸甜可口又鲜美无比。

「 海南 猪肚鸡」「黎家牛杂煲」有猪有牛还有鸡的生活好幸福,逛吃逛吃的旅程中,就要使劲儿吃肉啊。

「金蒜菜心」「蔗糖贵族南瓜」素菜也做的不错有创意。

店长还推荐我们尝试了下新出没多久的「阿公香煎包」,最后的这道主食也很不错丝毫不拉胯。不愧是 三亚 的金牌店。

三亚 的最后一餐,来到了位于蓝海广场的「沿江饭店」,一家开在商场里的中华老字号。

店门装修的古色古香,进门看到满墙的牌匾和企业介绍,原来这个品牌已经有80多年历史啦,即将成为百年老字号了哦。

比起之前两家餐饮店的轻快风格,沿江饭店更加古朴厚重,整体氛围雅致有格调,如果是带长辈旅行的话,他们一定喜欢这里的调调。

点了一客「非遗技艺白切 文昌 阉鸡」,与猪血一起成盘的 文昌 鸡倒是第一回见,不愧是非裔技艺。讲真店里还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证书,正儿八经的非遗。

「祖传椰香烤 文昌 鸡」,打开 文昌 鸡的第二种做法。

这道菜上菜蛮有趣,覆着“大鸡大利”的包装纸,掀开后才露出菜品真容。鸡肉嫩嫩的混合着椰子的清香,色泽看着就很有食欲,色香味俱全的典范。

「糟粕醋海鲜火锅」也是我作为北方人的海鲜新吃法。

生蚝、鲍鱼、鱼饼、基围虾、鸭血……一道火锅食材实在丰富极了。糟粕醋并没我想象中的过酸,而是控制在大多数人能接受的范围。醋汤与辣椒油搭配的汤底特别开胃,可以单独喝点儿汤试试看。

「黄灯笼辣椒酱酸豆酱蒸金鲳鱼」名字好长,不过把菜里的食材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一鱼两种酱料的吃法,鱼肉嫩嫩的又鲜美。

特色的「 万宁 东山羊」,别出心裁的「月光螺炒四季豆」,新鲜的「新村木耳野菜」,最后主食选一道「鱼米之乡」结尾。

这一餐,沐浴在近百年的饮食文化中,带着满腹的满足感,打道回府。

过冬记|三亚再见

不到冬天,就总想不到 三亚 的好。

也幸亏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里,还有 三亚 这样一个温柔乡。即便时间不够一个悠长的假期,哪怕不远千里飞来只过一个周末的时间,也内心满足。

像是疲累了很久,突然被注入了一股巨大的能量一般。

三天两日的偷闲,已经足够我回到来的地方,继续熬过这一个个漫长的冬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