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水资源现状(远水何以解近渴)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诗芹 通讯员 陈文平 侯国鑫 刘乐 岳阳报道,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江宁区水资源现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江宁区水资源现状(远水何以解近渴)

江宁区水资源现状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诗芹 通讯员 陈文平 侯国鑫 刘乐 岳阳报道

大旱之年,湖南省洞庭湖北部地区旱情尤为突出:最长连续77天没有降雨,藕池河、虎渡河等中小河流早就断流,部分内湖、中小水库也已见底……

在岳阳市君山区、华容县和常德市安乡县、益阳市大通湖区等洞庭湖北部地区,汩汩水流成了大旱之下最美的风景。长江的水、澧水的水、松滋河的水、草尾河的水,穿过大堤、跨过河床,长途奔袭数十公里,源源不断为洞庭湖北部地区补水抗旱。

远水,何以解近渴?

饮水有保障 丰收也在望

岳阳市君山区洪水港,一艘长66米、宽14米的取水泵船,宛如一条巨鲸静卧于长江。这艘取水泵船,是岳阳市长江补水一期工程的控制性工程。

7台大型水泵,潜入船底1米深,以每台400千瓦的功率,从长江抽水。7根大型管道,横穿长江干堤,以18.2立方米/秒的流量,将Ⅱ类水质的长江水输送到君山区一支渠,再经由华洪运河、华容河,沿途设置多处水闸、泵站、取水口,补给君山区、华容县焦渴的大地。

“从8月2日开始补水,每天从长江取水140-150万立方米,每天电费3万多元,已累计补水7400多万立方米。1立方米的水,取水电费成本只有2分钱。”岳阳市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主任曹伟东说。

君山区许市水厂,供水人口2.9万人,一直以长江水为水源。受长期高温干旱影响,水厂供水能力不足,转而从华洪运河架泵接管,提水至清家谭水库,再输送至水厂,每天稳定增加2000吨的供水量。“要不是有了长江补水工程,许市镇2.9万名群众就全都成了饮水困难人口。”许市镇镇长李朝辉心有余悸。

创记录的持续晴热高温,导致君山区、华容县的众多内湖、水库陆续干涸。其中,君山区23座水库,已有12座干涸,另外11座水库也接近死水位。君山区许市镇的太阳湖,8月10日起从华洪运河补充长江水,补水量达300余万立方米,成为当地数万亩农田唯一的抗旱水源。

在太阳湖下游的许市镇柿树岭村,种粮大户吴新华正在组织收割中稻,“这一大片都是我的田,亩产超过1000斤!”他今年种粮800多亩,其中双季稻600多亩、中稻200余亩。8月上中旬,中稻灌浆,碰上大旱。“要不是有长江水灌溉,中稻会大幅减产,晚稻更是颗粒无收。”他带记者来到田间,只见田间水深2-3厘米,晚稻正在拔节孕穗,搭起丰收禾架。君山区、华容县95万亩耕地,都受益于岳阳市长江补水一期工程引来的长江水。

水网大循环 抗旱主水源

洞庭湖北部地区,大量河湖、沟渠交错密布,曾有“水窝子”之称。长江由松滋河的松滋口、虎渡河的太平口、藕池河的藕池口、华容河的调弦口(1958年已封堵)分流入洞庭湖,也就是长江四口河系地区。近年来,由于江湖关系变化,长江四口分流大幅减少,虎渡河、藕池河枯水断流时间大幅提前,“水窝子”经常出现缺水窘况。2011年3月1日,湖南日报刊发调查报道《水乡喊“渴”的警钟》,呼吁采取工程措施,解决洞庭湖北部地区缺水问题。

2017年11月,湖南省委、省政府立足当地水资源条件,研究提出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总体方案,总体布局为“澧水东调、北连长江、南引草尾、分区配置、分散补水”,决定从澧水、松滋河、长江、草尾河等河流分3片引流补水,省、市、县三级政府按比例自筹资金,构建洞庭湖北部地区水网。

2019年底,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一期工程(应急补水工程)如期建成,包括岳阳市长江补水一期工程在内的8个应急补水工程总投资15.7亿元,共建有提水泵站23处、水闸347处、倒虹吸3处,整治渠道129公里,引水总流量192立方米每秒。2021年下半年,二期工程启动建设,包括澧县梦溪补水工程等6个项目,将于2023年竣工。

今年雨季结束以来,河湖水位步步走低。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从7月8日的30.58米一路下跌,9月20日已跌破20.0米大关。洞庭湖北部地区如君山垸南闸、北闸、大东哈闸等大部分涵闸都已无法取水。洞庭湖北部地区补水工程,成为当地抗旱主要水源。

1870年长江南溃形成的松滋河,如今成了安乡县的抗旱“生命线”。安乡县东部补水北线工程,2021年开建,控制性工程黄土堤提水泵站已建成,但下游渠道还未完成疏浚、护坡。旱情不等人。8月18日,当地紧急启用黄土堤泵站,以1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从松滋河东支提水,经由三级提水,潜河涵(输水管道)穿越虎渡河、藕池河,补水至安乡县东部缺水地区官垱镇等地,最远补水距离达32公里。安乡县水利局局长刘东宏说:“靠着从松滋河东支调来的远水,解了安乡县东部缺水地区的近渴。正是这一千多万立方米的水,避免了几千万元的旱灾损失。”

补水效益巨大 挖潜空间不小

抗旱,水是核心要素。省防旱抗旱工作专班统计,今年干旱发生后,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工程已累计补水6.06亿立方米,单日最大补水量1662万立方米,近3天日均补水量约945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当地人畜饮水和农作物灌溉用水问题。

补水效益,还体现在生态方面。益阳市大通湖五七运河补水工程建成后,两年累计为大通湖补水超过4亿立方米,大通湖水体置换加快,变成“一湖活水”,水质明显提升,如期退出劣Ⅴ类。引入河湖生态治理理念,泵站提调水与垸内外水网连通相结合,清淤疏浚与生态修复相配合,畅通了华容河、珊珀湖、三仙湖水库与垸内水网、垸外河湖的联系,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如今,曾被中央环保督察点名的大通湖、华容河、珊珀湖、三仙湖水库水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环境容量与自净能力提升,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吸引大量水鸟栖息,成为生态名片。

补水工程供水范围,动辄数十公里,甚至跨县市区,如何更公平地分配水量?岳阳市水利局局长何晖介绍,他们请岳阳市水文局安排专人,每天对岳阳市长江补水一期工程分流口进行流量监测,确保君山区、华容县水量公平分配。下一步,将建设在线监测计量设施,对华洪运河闸门进行远程控制,全面实行信息化管理,减少和避免用水矛盾。

补水效益巨大,挖潜空间也不小。华容县、君山区作为粮食主产区,现有耕地面积151.91万亩、中型灌区22个。岳阳市长江补水工程建成后,与华容河调关闸联合调度,形成双向补水的水源体系,基本解决了华容县、君山区灌溉水源问题。但由于灌区分散,导致灌溉水利用系数不高。为此,岳阳市水利局局长何晖建议,将若干分散的中小型灌区连片,建设覆盖百万亩耕地的大型灌区——华君灌区,更合理地配置区域水资源,更好地藏粮于地、藏粮于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