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将相和有关的成语(出将入相封侯称王)

他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他是著名的的军事家,之一,之一,,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世人更称他为国士无双。出将,入相,封侯,称王,中国历史上只有他一人将这些全部做到了。他就是——韩信,而在他短暂且又辉煌的一生中,却留下了30多个与他相关成语,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制造成语最多的一个人。

与将相和有关的成语(出将入相封侯称王)(1)

(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也萧何”是指能够成为大将军是推荐的;“败也萧何”是指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不论是成功还是败亡都是由于同一个人。

与将相和有关的成语(出将入相封侯称王)(2)

(2)国士无双:才能超群,独一无二,国内无人可比。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与将相和有关的成语(出将入相封侯称王)(3)

(3)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韩信落魄时,在河边漂母曾接济过他粮食,后韩信功成名就,寻到漂母赠千金为谢。

与将相和有关的成语(出将入相封侯称王)(4)

(4)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与将相和有关的成语(出将入相封侯称王)(5)

(5)十面埋伏: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敌军。韩信率30万大军和的军队会师,把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与将相和有关的成语(出将入相封侯称王)(6)

(6)勋冠三杰:三杰是指汉初三大功臣,韩信,萧何,张良。勋冠三杰的意思是说,功勋超过汉朝开国的三大功臣。

与将相和有关的成语(出将入相封侯称王)(7)

(7)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从而出奇制胜。韩信让樊哙、灌婴等人率兵从祁山道佯攻陇西地区,他亲自率部从故道(又名陈仓道)奇袭陈仓,从而夺取了关中之地。

与将相和有关的成语(出将入相封侯称王)(8)

(8)伪游云梦:成语“伪游云梦”就是讲的刘邦听说韩信要叛乱,就问计于陈平,陈平说:“韩信变诈百出,人不可测。以臣愚见,惟陛下伪游云梦,可以擒信耳。

与将相和有关的成语(出将入相封侯称王)(9)

(9)兵仙神帅:成语比喻韩信出神入化的用兵艺术,韩信在中国历史上是公认的“兵仙”、“神帅”。

与将相和有关的成语(出将入相封侯称王)(10)

(10)胯下之辱:有一个年轻的,他当众侮辱韩信,说道:“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仔细注视他一会,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集市上的人都讥笑他。比喻大丈夫能忍天下之不能忍,故能为天下之不能为之事。

与将相和有关的成语(出将入相封侯称王)(11)

(11)功高震主: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形容一个人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与将相和有关的成语(出将入相封侯称王)(12)

(12)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韩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益:更加。

与将相和有关的成语(出将入相封侯称王)(13)

还有许许多多的成语,例如置之死地而后生,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战无不胜,推陈出新,拔旗易帜,解衣推食,人心难测,居常鞅鞅,钟室之祸,金石之交,问路斩樵,独当一面,略不世出,不赏之功,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等等。可以说韩信就是成语界bug。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