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

静是一种内在的生命状态,也是创作心态,以静驳动,宁静致远。这就如同刚与柔的关系,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柔非弱,刚极乃柔,柔极乃刚。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1)

《东坡诗词》

静穆悠远

——魏建勋的书法意境文/马鸿增

读魏建勋的书法,无论行、楷、草、隶、篆,给我的总体印象是静穆悠远。令我产生一种读文人画的类似感受。中国书法与绘画都讲究形、神、意、笔四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四者协调则意境顿生,其间意是主宰。诚然,书法意境可以多样,审美爱好人各有异。但在当下,见多了剑拔弩张、奇崛狂放,对魏建勋的静穆悠远反倒情有独钟了。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2)

《郑板桥文一则》

魏建勋别号“静庐”,实是他心性、气质、胸襟的表露。澄心定志,博习钻研,是民族文化传统中再三强调的攻艺之道。他自幼受父亲的熏陶,每晚临习字帖,一旦渐入佳境,便乐此不疲,由此广习南帖北碑,耐得寂寞,悟道修炼。当年也曾为获奖而飘然,而后则愈是广涉传统,愈感自身的不足,乃至达于荣辱不惊之境。在他的行草作品中,有一件书写宋人罗大经句云:“主静则悠远博厚,自强则坚实精明,操存则气血循轨而不乱,收敛则精神内守而不浮。”写得有神有骨,情性焕然,这大概也是他为人为艺的铭言吧!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3)

《贾岛诗》

然而,静穆悠远并不等于单调划一的静态,静中有动,动静相成,才是审美境。静是一种内在的生命状态,也是创作心态,以静驳动,宁静致远。这就如同刚与柔的关系,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柔非弱,刚极乃柔,柔极乃刚。前人论书:“ 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就是说,楷书表现出静的形态,但含有动的因素;草书表现出动的形态,但含有静的因素。魏建勋最为擅长的行草书,介乎两者之间,表现出动静相成相生的神采;总体上看,以静态主意韵,谋篇布局神闲意定,雍容大度;动态辅风骨,结字点画款侧多姿,俯仰生情。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4)

《鹤寿》

我一向认为,书法固然是以形式美打动人心,但也不可忽视书写内容的精神性。倘若内容与形式契合无间,岂不美上加美。魏建勋的作品中就有不少随书写内容的情境而调整书风的佳作。在保持了静穆悠远的前提下,写苏东坡词“落日绣帘捲”则潇洒秀峻;书写杜甫诗“西山白雪”则悲怆跌宕;写龚自珍《病梅馆记》则奇正自然;写周敦颐《爱莲说》则正雅端凝。此种境界,非悉心体悟而不可得。每见有些书家风格初成,便停步不前,无论写什么内容,一概轻车熟路,于是千篇一律,甚至出现书风与所写内容完全相背的情形,殊不耐推敲也。

惟其如此,我更看中魏建勋的书法意境和因情生变的品格,并预祝他继续升华!(作者系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原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原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5)

《致远》

艺术家介绍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6)

魏建勋与自己题写的桂子山石柱林合影魏建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书法家,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顾问,南京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铁军书画社副社长,江苏省、南京市书画院特聘书画师,亚太管理学院艺术中心主任,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文联副主席、书法家协会主席。

书法作品两次入展中国书法“兰亭奖”、七次入展“全国展”和“全国中青展”并获奖,多次入选“全国行草书展”等专项展览。十三次在“赛克勒杯”“中华杯”等全国性或国际性书法大赛中获金奖。两次获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最高奖(创作奖)。

在南京、扬州、徐州、南通、甘肃、桂林、海南、大同等地多次举办过个人书画展。作品被中国文学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等多处博物馆、纪念馆和机构收藏。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7)

《月影松声七言联》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8)

《山色天光七言联》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9)

《韦应物诗一首》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10)

《世说新语一则》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11)

《陈继儒 岩幽栖事一则》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12)

《沈钦圻 咏梅诗一首》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13)

《刘眘虚诗 阙题一首》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14)

《洪应明 菜根谭句》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15)

《舍得》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16)

《福》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17)

《东坡词》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18)

《沈钦圻诗》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19)

《虞世南诗》

魏都峰书法欣赏(以静驳动宁静致远)(20)

《毛泽东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