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遇见童话赏析(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之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不朽的经典它发表于1846年,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偶然间遇见童话赏析?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偶然间遇见童话赏析(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偶然间遇见童话赏析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之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不朽的经典。它发表于1846年,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结构精妙

这篇童话的结构分为现实与幻象两部分。打通这两部分的途径是擦火柴,两部分既泾渭分明又互相叠加,这种结构在艺术手法上堪称精妙。尤其是通过擦火柴出现神奇的火焰,透过火焰看到一切人世间美好的事物,这种想象真是既大胆新奇又符合小女孩的身份特征,堪称绝妙。

情怀悲悯

一、你的不幸让我悲伤——悲惨的现实 

读现实部分,我们体会到现实的残酷、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受冻、挨饿、被欺凌、被打骂、无人关心,小小的年纪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仅体会不到丝毫的幸福与快乐,却饱受肉体和心灵的折磨,这个世界对她而言,该是多么的残酷与恐怖! 就是这样一个小女孩,一个近乎流浪的乞儿,作者却写道:“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有这么美丽吗?作者是想借助外表为小女孩博取更多的同情吗?其实这里恰恰体现出安徒生对小女孩的悲悯之情。在他眼里,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也是可爱的;每一个生命都有他能看到的美丽之处,正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拥有着金色的打着卷儿的美丽的长发一样。

二、你的渴望让我心痛——幸福的幻象

故事的哪里令人印象最为深刻?当然是小女孩的幻觉部分。是不是很奇怪:小女孩命运悲惨至极,催人泪下,读完故事,但头脑中留下的却不是走投无路、凄苦不堪的小女孩,而是幻觉、是火焰,以及被幸福的火焰映照的小女孩。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神奇的、通往幸福的火焰,到底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弄懂了它,也就明白了这篇经典的价值之所在。

火焰展现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火焰带给人们温暖、光明和希望,在这个故事里,火焰能够穿透重重阴霾(人生的、社会的)带着小女孩到达幸福的彼岸——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打骂、没有欺凌、却有着满满关怀与怜爱的世界。

火焰拷问穷孩子的悲剧根源

火焰是幻觉,是虚幻的境界。火焰中的景象既清晰又真切,一切栩栩如生,远远超越简单粗疏的想法与希望,完全是作者为小女孩再造的一个世界。火焰一次次的熄灭,象征小女孩所经受的种种磨难;火焰一次次的熄灭,象征小女孩所经受的一次次绝望,对这个世界不抱任何希望的她终于选择离开,那声音是那样的震撼人心:“奶奶,请把我带走吧……“这声音穿越时空,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是什么逼得一个本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发出这样绝望的呼喊?这悲剧的根源是什么?是天气?是家族抑或是社会?小女孩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故事发生的19世纪俄国还处于沙皇统治的农奴社会,政治黑暗,下层人民苦不堪言,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就更为不幸,像契科夫的《凡卡》、高尔基的《童年》对这一群体的遭遇都有深刻反映。安徒生的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集中反应。他把目光投注在穷孩子身上,为他们的不幸而鸣,无疑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为穷孩子擦燃一束火柴

所以,这奇异的火焰是不同寻常的火焰,因为它是穷苦儿童的希望,更寄予了安徒生对他们深深的情怀;同情、关怀与爱!这种情怀如温柔的羽翼,轻轻包裹住可怜的小女孩,包裹住一切苦难的儿童;这种情怀散发出动人的光辉,穿越时空,打动了亿万读者—— 愿你或你们在尘世获得幸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