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95式坦克二战时期使用情况(二战日本97式坦克)

日本95式坦克二战时期使用情况(二战日本97式坦克)(1)

日本97式坦克

日本97式坦克,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有名的中型坦克,。 这种坦克在1937年设计定型,并开始装备部队。它名为中型坦克,实际上战斗全重只有15吨,只等于别国的轻型坦克。它有4名乘员,装一门57mm短身管火炮,装甲厚度一般为25mm。采用风冷柴油机为动力装置,不对称的炮塔,铆接结构装甲车体和炮塔,无线电台的框形天线和主动轮在前,是97坦克的几大特征,97式坦克的总生产量为1500辆。

日本95式坦克二战时期使用情况(二战日本97式坦克)(2)

日本97式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算不上是坦克大国,其生产坦克的总数只有4500辆,只相当于苏联坦克的年产量,而且日本坦克的性能也不算先进。

但是,在远东战区日本坦克却可以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无非是当时的中国及东南亚各国国力孱弱,“兵不强,马不壮”。日本军方逐渐产生了“东亚无敌手”的轻狂心理,这样反倒限制了日本坦克的发展,让他们在随后的战争中被击败。

日本95式坦克二战时期使用情况(二战日本97式坦克)(3)

97改(“奇哈改”)中型坦克

1939-1945年期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都广泛地使用了97式、97改中型坦克。1939年7月,中蒙边境哈拉哈河战役中,有4辆坦克第一次参加战斗,由于苏军参战的全是BT和T-26坦克,它们甚至成了战场上最大的坦克。在侵华战争中装备这种坦克的日军部队主要是1942年12月编成的坦克第3师。这个师在1944-1945年边续改占南昌、郏县、临汝、洛宁、南阳、西峡等地。

特别是在1944年5月25日攻陷洛阳时,日军第6坦克旅的97式中型坦克群掩护工兵和步兵突破城墙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战,防守洛阳的国军15军64、65师和14军97师的部队,亡4386人,被俘6230人;

97式97式改中型坦克在太平洋战争和东南亚战场中运用更为广泛。在1941年12月至1942年战略进攻阶段,日军在入侵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以及攻占菲律宾时,都使用了97式中型坦克。

日本95式坦克二战时期使用情况(二战日本97式坦克)(4)

1943年5月,太平洋战区进入盟军战略反攻阶段。为应付危局,日军将在中国东北编成的装甲兵部队陆续调往太平洋诸岛加强防御,在塞班岛、莱特岛、吕宋岛、硫磺岛、冲绳岛的激烈争夺战中,都使用了97式改中型坦克。一式中型坦克也有少量参战。由于盟军兵力兵器有绝对优势,装备数百辆97式中型坦克的日本关东军精华--第1、第2、第4、第6、第7、第9、第14和24坦克团,全部在太平洋海岛上被歼灭。

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6月15日至7月6日的塞班岛战役中,由驻辽宁东宁调来的关东军第9坦克团的97式中型坦克被美军的M1型95毫米“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击毁大部分。6月22日,只剩下两辆97式坦克可以战斗。战役结束时,全团515人,只有20人回到日本本土。1975年8月,两辆完好的97式中型坦克被运回日本,一辆保存在富士山下的少年战车学校里,另一辆保存在东京靖国神社,成了日本右翼势力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祭祀品之一。

日本95式坦克二战时期使用情况(二战日本97式坦克)(5)

一式“奇黑”中型坦克

在1945年8月的远东战役中,日本关东军装备有97式改和一式中型坦克的第1、第9坦克旅,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下,仓促应战,不战自溃。储备在四平、公主岭等地的大量97式中型坦克成了苏军的战利品。驻守在日本北面北千岛的第11坦克团的19辆97式改中型坦克、20辆一式中型坦克和25辆95式轻型坦克于8月18日与苏军T-34坦克群展开激战,终被全歼。

日本投降后,有300多辆97式坦克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利品。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就是缴获的97式坦克。由于这辆坦克是由几辆坦克拆拼而成,经常出现故障,战士们风趣地称它为“老头坦克”。你别看“老头坦克”一身毛病,在人民军队手里,它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它先后参加了绥芬河剿匪、三下江南、攻锦州、打天津等战斗,获得了“功臣号坦克”的荣誉称号。1949年国庆大典时,它作为我军坦克方阵的首车,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如今,这辆珍贵的坦克正静静地躺在军事博物馆中,向人们讲述着它一生的荣辱功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