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

朗伊尔城位于挪威属地斯瓦尔巴群岛的最大岛──斯匹次卑尔根岛,是该群岛的首府。正常中国人对这都没什么印象,我也是,因为太远了。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1)

斯瓦尔巴群岛的位置

朗伊尔城约有1800人,因为定居点是在山谷里的小木屋,所以大部分的北极狂风被挡住了。当中挪威人居多,俄罗斯人次之。朗伊尔城是世界最北端的有比较多人口的城市,基于其极端地理位置,亦以多项世界之最列入世界纪录。另外,同在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则是比朗伊尔城更北的小村落,仅有30人。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2)

朗伊尔城

20世纪之前,有众多探险者来到朗伊尔城这里,但没人来定居,因为冷到穿多少衣服都觉得冷。直到1906年,朗伊尔城才由波士顿北极煤公司的美国老板约翰·朗伊尔建立。他的公司在斯瓦尔巴群岛的斯匹茨卑尔根中心地带发现储量丰富的煤矿。这对工业化背景下的欧洲来说非常诱人。在美元资本的注入下,煤矿在斯瓦尔巴四处开花,受高薪诱惑,很多挪威、俄罗斯等国的矿工,单身的不要命,已婚的老婆都不要了,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与严寒搏命,成为最早的岛民。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3)

朗伊尔城矿工队雕像

在1943年的时候曾被德国纳粹摧毁,最终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才得以重建。因此在朗伊尔城我们还能看到不少残破不堪的地基。及至1990年代初,采矿是朗伊尔城的主要产业,但日常生活仅限于矿务附近。朗伊尔城增设了各式各样的活动设施,譬如游泳馆、攀石墙、大体育馆、杂货店、酒吧、酒店、教堂、旅客商店、戏院、夜总会及网球式壁球场等。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4)

朗伊尔城

虽然是一个城市,这里基本只有一条主干道。方向感再差的人也不会迷路。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方是几家餐厅、几个户外用品店以及一个超市——旅行者通常会在这里最后一次给自己补给物资。

朗伊尔城经济

斯瓦尔巴群岛被发现的数百年间,各国探险家前赴后继来这里,终于把一个无人居住的荒芜之地变成科研岛、旅游岛。今天,采煤业、科研产业和旅游业是斯瓦尔巴经济的三大支柱。

采煤业:走在朗伊尔街头,山坡上随处可见被废弃的木质缆车道。实现机械化之前,将煤炭从矿区运到码头就用缆车。斯瓦尔巴煤矿公司是这里最大的企业。斯韦尔煤矿属于世界上产量最高煤矿之列。没有采煤业就没有今天的斯瓦尔巴。采煤业至今仍是朗伊尔城的重要一环。挪威采矿公司在朗伊尔城及附近设有两个煤矿,矿务雇用了大约半数居民。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5)

科研产业:由于基础建设完备,研究活动正在急速增长。研究以电离层与磁性层设施为主,可惜我学识有限,不知道这是研究什么。挪威极地研究所是设在斯瓦尔巴的重要研究机构,其国际部主任金·胡尔姆已经在这里工作和生活10年了。斯瓦尔巴大学中心于1993年启用,专业有地球物理学、北极生物学、地质学、北极科技,提供以及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合计约有300名学生。斯瓦尔巴大学中心的学生一般住在六间由采矿营房改装而成的宿舍。学校听起来很牛逼的样子,但环境反正肯定没国内大学那么好,简陋是肯定的。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6)

朗伊尔城的风景

旅游业:

朗伊尔城距离北极点仅仅只有1300千米,位于北纬78度,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每年4月到8月这段时间会出现极昼,就是你要睡觉就要戴眼罩,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也可以真正体会“暗无天日”的极夜生活。因此,很多的游客都会在春季或者夏季来到这座城市游玩,尤以春季受欢迎,因为斯匹次卑尔根岛是挪威少数特许在地带驾驶雪车的地方之一。不过,建议没证的少开的,刚开始不要开太快。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7)

极光下朗伊尔城的酒店

朗伊尔城的房子都是五颜六色的,到了这里,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感受着冰天雪地的生活,对他们来说,那是一种幸福。漫长的极夜,甚至刺骨的寒风,还有浪漫的生活都是他们幸福生活在这里的理由。这里也是热恋中的情人向往地方,因为在这里你可以和你爱人,一起滑雪橇,一起看极光,想想都是一件浪漫的事。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8)

朗伊尔城五颜六色的房子

但是,他们吃不起茶叶蛋,他们吃不起涪陵榨菜,他们没有方便面,他们没有公用电话,他们吃不起凤梨酥,也听不到五月天的歌,我不认为他们的日子有多好。

这里据说对中国游客是免签的。因为中国北洋政府在1925年曾经在法国人忽悠下签署了一份《斯瓦尔巴条约》国际公约,所以阴差阳错下中国公民至今都可以在这里自由出入,在无需工作签证的基础上就可以来这里工作。如果各位看官曾经去过那,烦请帮忙确认下这消息的真实性。

如果你期待着一场有意义的旅行,那就买足保险,来这里参加划皮艇、机动雪橇还有狗拉雪橇吧。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9)

一个法律规定“你不能死在这里”的地方

朗伊尔城的居民都是年轻人,老弱病残在这里是不可能看见的。唯一的医院,就约等于我们三甲医院的急诊,只有8张急救床位。这座地球最北端的城市,是一个死亡都违法的地方。除了猝死,你不能死在这里。所以病人和老人必须离开朗伊尔,去挪威的其他医院治疗和养老。可以猜到,这里应该没有什么婆媳不和的事情。

宝妈也不能在这生孩子哦,孕妇在临产前一个月也必须离开这里。那么为什么不能生孩子呢?原因是这里的医疗设施太落后了,没有好的医疗条件,新生的婴儿就得不到更好地照顾。早产儿怎么办?婴儿黄疸怎么办?新生儿疫苗不能打怎么办?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10)

大雪封山下,朗伊尔城要出行确实不方便

朗伊尔城推行的"无死亡"政策的决定并非毫无人性,而是因为朗伊尔的地下几乎全是冻土,埋在地下的尸体不会腐烂,一些耐寒的病菌不会死亡,一旦泛滥,很有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另外,挪威本土实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但这里是低税收、低福利。看似不人性的规定,是这里严酷的生存条件决定的。冰原上发展不了农业,几乎所有食物都要从岛外运进来。所以在朗伊尔,条件这么艰苦,福利待遇也差,吃得也贵,老人还是过去挪威本土享福吧。

听起来,作为罪魁祸首的“冻土”实在没什么好处,然而,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还是因为有这些“冻土”,在这城镇附近的另一侧山上,建有一座人类的全球种子库——斯瓦尔巴种子库。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11)

朗伊尔城夜晚的风景

斯瓦尔巴种子库

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是专门为“灾难来临”准备的免费“种子银行”。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12)

全球种子库

种子库基于废弃的煤矿建造,本身处于130米的高处,可以有效防止冰雪融化的侵袭。它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极其坚固,可以承受战争级的破坏。内部安装有各种传感器,密切监视温度,湿度等影响种子保存的外部环境。能源和电力由位于岛上的煤矿和发电厂直接提供,冷库中的制冷装置会将种子冷却至国际推荐的−18°C标准。对于种子来说,这里就是个天然的大冰箱。种子们可以在这里静静等待,一旦地球遇上了极端天灾人祸。那朗伊尔城的全球最大种子库,就是人类粮食最后的备份。所以这里也被称为农业最后的底线。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13)

种子库内部构造图

它旨在保护数以百万计的粮食作物,使其免于在气候变迁、核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浩劫中灭绝,所以它也被称为是农作物的最后的防线。2015年叙利亚就因为内战,连国内备用种子都被恐怖分子给搞完了,结果只能找到这里重新获取种子。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14)

目前仓库内的种子数量已接近 100万粒,都是重要食物来源,比如有小麦、大麦、扁豆、绿豆、鹰嘴豆、高粱、豌豆及超过86种不同马铃薯,物种种类有超过4000种。

各国挑选合格的种子,用特制的三层铝箔袋密封,接着运往斯瓦尔巴,在机场通过安检系统,随后送到种子库。种子库的工程师对每个种子样本进行分类,注明其品种、种源及年龄等所有信息。

以上简单说,这里很高很坚固不怕浸水环境合适,这里存种子很靠谱,还免费,放这里一百个放心。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15)

朗伊尔的北极熊

斯瓦尔巴群岛的北极熊数量大约在3000左右,而这里的居民数量却不到3000,有“熊比人多”之称。我们在动漫片里看到《熊出没》的画面,在这里会真实的发生,只是这里的熊是真正的北极熊,不是熊大熊二,见到了一定要小心。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16)

北极熊

不过,北极熊喜欢生活在浮冰附近,且厌恶汽车机械的声音,所以在城里遇见的概率一般是非常小的。

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地球最北端的城市)(17)

熊出没,请注意

北极熊是斯瓦尔巴群岛的标志,它属于完全被保护的动物,同时也是一种对人和危险的动物。根据挪威有关法律,如果遇到这种凶猛的动物,应尽量躲避开,只有在迫不得已的自卫情况下才允许开枪。负责任的北极向导都会反复强调在北极登陆的注意事宜,其中就包括这一条。

-------------------------------------------------------------------------------------------------------------------

整体来说,朗伊尔城不如乌斯怀亚那么热门,也没有乌斯怀亚那么热闹,去了这里也不如乌斯怀亚,感觉到了世界的尽头那种震撼的感觉。但是如果有机会,可以来这里看看这座奇葩的城市,进入冰雪里的童话世界。体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生活环境,看看极昼极夜等独特的风光,还有可能随时的熊出没,倒也是另一种不同的乐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