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油和物理压榨的区别(压榨VS浸出油)

人民网

浸出油和物理压榨的区别(压榨VS浸出油)(1)

浸出油和物理压榨的区别(压榨VS浸出油)(2)

浸出油和物理压榨的区别(压榨VS浸出油)(3)

浸出油和物理压榨的区别(压榨VS浸出油)(4)

浸出油和物理压榨的区别(压榨VS浸出油)(5)

浸出油和物理压榨的区别(压榨VS浸出油)(6)

一日三餐,都与食用油息息相关,平时想去超市买个“油”,会看到橄榄油、花生油、茶油、亚麻籽油、胡麻油等,名称上标记有冷榨、热榨、压榨等,还有一级、二级等各种等级……

买个“油”,好像没那么简单?

各种各样的标签和名称,是不是让你眼花缭乱了?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走近“油”的世界。

1、食用油还有等级?

细心的消费者可能发现,市面上的食用油标有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在消费者看来,等级越高的油品质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

这些等级是根据精炼程度而设定的,级别越高,表示其精炼程度越高,不过相对应的,它也去掉了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比如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一二级别的食用油精炼程度较高,无味色浅、杂质少、炒菜油烟少等特点,通常适用于较高温度的烹调,如爆炒、煎炸等。

三四级食用油精炼程度较低,所以其色泽较深,油烟较大、杂质多,但却对营养物质保留较好,较为适宜炖菜、做汤等。

2、压榨VS浸出

食用油的基本制作工艺分为:“压榨法”和“浸出法”。

压榨是借助机械力的作用,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取油方法。全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剂,天然营养不受破坏。根据压榨前物料是否进行热处理,压榨可分为热榨和冷榨。

热榨:油料经过高温(120-130°)炒焙后通过物理压榨形成的成品油,日常生活中也多以热榨油为主。热榨油油味纯正,香味比较浓郁,如芝麻油、花生油等。

冷榨:油料经过低温(40-60°)压榨所生产的可食用植物油。保留了油料的天然风味和色泽,颜色好,同时也保留了油中生理活性物质,如维生素E,但油味不香。

浸出则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也是浸出油的价格一般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

很显然,从追求天然健康的角度讲,压榨油更符合人们的消费心理。国内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花生油采用的是“压榨法”,而多数大豆色拉油则选用“浸出法”。

两者如何选择呢?

其实不管是压榨油还是浸出油,只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都是安全的,不会有任何毒素、溶剂残留的问题。

对于两者的选择,主要根据个人需求及消费习惯,不管选什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3、橄榄油VS花生油VS茶油VS亚麻籽油VS菜籽油

/橄榄油

橄榄油是由新鲜的油橄榄果实直接冷榨而成的,保留了天然营养成分,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高达83%。可降低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患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对中老年人比较友好。可以制作凉拌菜、水煮菜。建议每天或隔日进食橄榄油,每日总量不超过35克。

特级初榨橄榄油-鑫榄源橄榄油

扫码购买

/花生油

含有大量油酸、亚油酸、卵磷脂等营养成分,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0%。其价格相对于橄榄油较低,且更耐高温。炒菜时油烧到7至8分热即可,避免出现烧到冒烟的程度。建议每日总量不超过25克。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中老年朋友每日不超过20克。

青龙源压榨一级花生油

扫码购买

/茶油

是世界四大木本植物油之一,其脂肪酸含量、比例与橄榄油极为相似,有“东方橄榄油”的称号,是我国的特产。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质期长,烟点高耐高温,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易于消化吸收。具有明显的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降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等功效。建议每天用量在25-30g。

红安县将军红山茶油扫码购买

/菜籽油

人体对菜籽油的消化吸收率较高,但部分菜籽油中含有相对较高的芥酸,影响其营养价值。可以尽量进食低芥酸菜籽油。在炒菜时可以多烧一段时间,让部分芥酸挥发掉。建议每日总量不超过25克。

/亚麻籽油

亚麻籽油又称为胡麻油,属于小众籽油。其亚麻籽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达5.16%,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蛋白质。需要提醒您的是,亚麻籽油最好生吃,可做凉拌和调汤。同时它的营养成分非常容易在高温中被破坏,所以最好选择有机冷榨。建议老年人每日食用量2-6小食勺比较合适。

鑫龍清冷榨亚麻籽油

扫码购买

总结:

1、避免长期只吃一种食用油,多种食用油换着吃,满足人体营养需求。

2、不管哪种工艺制出的油,也不是“贵”的油就一定好,只要选择适合的油,就是最好的。

3、最好去正规渠道买大品牌的油,一般都有品质保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