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珍贵影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身边数十位太监贴身伺候)

回顾历史有很多种方式,看老照片则是最直观的一种。我们通过10张老照片,回到100多年前的晚清时代,看看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面貌。

清朝珍贵影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身边数十位太监贴身伺候)(1)

高高在上的清朝大臣。

这位大臣身穿裘皮大衣坐在轿子上,10多人伺候着他,其中8人是轿夫。根据清朝规矩,京官三品以上,“在京舆夫四人,出京八人”;地方总督、巡抚,轿夫八人。摄影师没有记录拍摄地点和大臣的姓名,我们根据照片里的阵势判断,他的品级不会低于三品。

清朝珍贵影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身边数十位太监贴身伺候)(2)

剃发蓄辫的外国人和他们的马夫。

晚清时期,一些外国人到中国后脱下西装,剃发蓄辫、改装易服,此举意在取得当地百姓的信任,以便更方便地传教,或者刺探情报。

清朝珍贵影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身边数十位太监贴身伺候)(3)

醇亲王载沣出使德国时与随从官员合影。

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1901年6月,慈禧太后任命醇亲王载沣为“头等专使”赴德道歉。此时,载沣年仅18岁,在众多大臣的簇拥下,他的气场还是挺大的。

清朝珍贵影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身边数十位太监贴身伺候)(4)

年轻貌美的小脚女子。

看这位女子的着装和气质,显然是富贵家庭的千金。大家注意,裙子下一对“三寸金莲”若隐若现,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虽然出身优越,仍然没有逃脱封建礼教的迫害。

清朝珍贵影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身边数十位太监贴身伺候)(5)

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江南藏书楼。

1906年,两江总督端方奏请设立公共藏书机构,以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第二年,耗资3万两白银的江南藏书楼在南京成立,它也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图书馆。该馆的前身,是两江总督陶澍创立于1838年的惜阴书院。

清朝珍贵影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身边数十位太监贴身伺候)(6)

陆军大臣荫昌戎装像。

荫昌早年毕业于同文馆,后来留学德国学习军事,归国后历任北洋武备学堂总办、出使德国大臣、江北提督、陆军部侍郎、陆军大臣等职。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时,荫昌在其麾下佐赞军务,成为老袁的亲信之一。

清朝珍贵影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身边数十位太监贴身伺候)(7)

广东新会籍官员杨沣写给朝廷的履历书。

根据杨沣的自述,他在1894年中举,花钱买官走上仕途(捐纳),历任内阁中书行走、国史馆校对官、候补知府。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亡西安,杨沣又被调往西安,负责举办团练及筹款等事宜。这份履历书的左上角,贴着杨沣的半身像。

清朝珍贵影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身边数十位太监贴身伺候)(8)

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乐寿堂留影。

这张照片拍摄于1903年7月24日-8月22日之间,摄影师是二品顶戴候选道勋龄。照片中的慈禧太后坐在小轿上,身边有数十位太监贴身伺候,可谓阵势浩大。前排左边那位是崔玉贵,右边那位是李莲英,均为太后非常宠信的大太监。

清朝珍贵影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身边数十位太监贴身伺候)(9)

处决犯人的刑场。

这一场面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之后,联军四处搜捕义和团成员以及支持义和团的朝廷官员,抓到之后略加审问就判处斩刑,非常野蛮。画面中有很多外国人围观或监斩。

清朝珍贵影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身边数十位太监贴身伺候)(10)

上海外滩江海北关。

1845年12月31日,清廷在上海县城设“江海北关”,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征收关税。江海北关的建筑为衙门式木结构,是外滩早期唯一的中国大楼。1891年因与周边建筑相比显得寒酸,被掌管清朝海关的英国人赫德拆除,原址重建哥特式海关大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