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师卖面膜(当初在朋友圈卖面膜的女人)

2012年,微商开始零零星星地出现在朋友圈里,2013年开始加速发展,直至2015年,微商几乎成了全民话题。

在微商行业发轫之始,不少女性抱着同样的目标——挣钱,“杀进”朋友圈,以铺天盖地的架势销售面膜。然而,同样的目标却对应着不一样的结局。当初卖面膜的女性,有的掘到第一桶金后华丽转身,靠着面膜换来的资本进入其他行业,并且做得风生水起;有的提前察觉到微商的剧变,转而创立品牌,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有的仍然活跃在微商领域,说不上小富即安还是勉力维持;还有的陷入微商上线的“局”,倾家荡产……

美容师卖面膜(当初在朋友圈卖面膜的女人)(1)

挣了几百万 再也不卖了

  采访肖婷已经是第二次了,上一次采访时她还是一位卖护肤品和罐头的姑娘。一身漂亮的皮草,搭配精致的妆容,外加得体的举止,她怎么也不像是90后的农村姑娘。

  她有颗不“消停”的心,做微商的5年间,代理过面膜也创立过自己的面膜品牌,但面膜并未让她一夜暴富。经历了微商界的大起大落,现在的肖婷正在筹备自己的女装店,她说,“希望微商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

美容师卖面膜(当初在朋友圈卖面膜的女人)(2)

创建面膜品牌

  几年前,从德州市齐河县走出来的肖婷,自己经营着一家养生场所,那时她的梦想仅仅是希望生活可以更加自由和轻松。

  2013年,一次去北京旅行的途中,她第一次有了微商的概念,“看到他们在朋友圈出售高仿的表和包,一件代发,不用存货,觉得这个比较自由,还能赚到钱。”

  肖婷说,当她逐步有了固定的客源后,来自泰国的爆款面膜,成了她的朋友圈出现率最高的产品。

  肖婷深知面膜在当时是有市场的,但代理费用高,产品品质也良莠不齐。“比如你可能第一批拿到的货品质很好,等第二批到了会发现效果没有第一批明显了,甚至第二批的两贴比不上第一批一贴效果好。与此同时,上线还会制造‘抢不到货’的假象,诱导你赶快进货,套路很深。”

  作为一个紧跟时代的潮女,肖婷当然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躺着赚钱的机会。意识到做代理的种种弊端,肖婷创造了自己的面膜品牌,“产品原材料来源于进口的瑞士苹果干细胞,来到广州生产包装后,再进行销售。”

卖女装也不错

  肖婷的面膜品牌第一批共生产了17000盒,为自己盈利了150万元左右,但等到想生产第二批时,资金和其他潜在的问题就出现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代理商对自己的不信任,让肖婷冷静了下来,“原材料上涨了一倍,如果继续买进是没有利润空间的。况且卖面膜的话后续问题会很多,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的人可能过敏了,发红发痒了,很麻烦。”

  肖婷开始转变思路,依旧做微商,产品开始以食品为主。。“前前后后赚了400万左右,在济南买了房子买了奔驰车。”近两年,关于微商负面的新闻好似警钟,敲醒了很多梦想一夜暴富的人。“很多赚到钱的人都转行了,而我看到了另一片市场,那就是女装行业。”

  肖婷女装实体店正在筹备中,对于“微商”二字她也有种种不舍。她说,微商不如以前那么好做了,主要原因是像面膜、酵素梅等很多大品牌恶搞市场造成的。“其实挣钱的只是上线极少数的人,很多上线广招代理,承诺卖不完可以退钱,实际根本做不到。产品压在代理身上,到不了客户手中。”

  “女装就不一样了,做微商的时候接触了一些女人,爱美的女人一定是舍得为自己花钱的。”肖婷现在做什么都喜欢发朋友圈,“不如就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微商也是不会舍弃的。”末了,一句真诚的忠告在肖婷口中说出:“还是希望微商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吧。”

现在卖罐头了

  张乐乐在微商界算得上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女子,眼下,她的团队规模有上千人之多。和大多数微商一样,张乐乐也是凭面膜上了微商的道儿,但不一样的是,她知道有些面膜不靠谱,便把靠谱的罐头等食品、饮品加入到自己的产品名单中,不单单做一个只会卖面膜的女人。

美容师卖面膜(当初在朋友圈卖面膜的女人)(3)

生性不甘平凡

  一头清爽短发,让张乐乐显得非常干练。

  1983年,张乐乐出生于烟台市芝罘区。2001年,在山东外事翻译学院毕业后,她选择留在济南工作和生活。

  没做微商之前,她也是个上班族。“当时经济条件还好,通过笔试和面试,在三百多人中被选拔出来,进入了电视台做行政工作。工作的两年中,看到了社会上一些黑暗面,意识到没有背景,自己在单位只能老老实实地干苦力,并不会有很好的前景。”张乐乐说,那两年自己的生活很压抑,可以用很“丧”形容。

  天生性格叛逆,不愿被束缚,不甘落后,不甘平凡,于是,张乐乐选择了辞职。

  后来,她遇到了现在的丈夫,恋爱、结婚,然后有了爱情结晶。也因为有了孩子,张乐乐很希望工作能和孩子有关联,她索性用自己的积蓄开了一家宝宝游泳馆,在洪家楼附近。“2008年的时候,婴儿游泳馆还不是现在遍地开花的模样,我这家游泳馆算得上济南市第3家。”

  不过,随着低龄宝宝游泳越来越普遍,济南的婴儿游泳馆也越开越多,张乐乐意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觉得是时候去接触更新鲜的事物了。“其实接触微商也挺偶然的。一次听一位宝妈说她在做微商,投入不多收入不少,说实话自己当时挺眼红,但是心里还是有点不敢尝试,纠结了一阵儿后终于迈开第一步。”张乐乐说,和大多数微商一样,她卖的产品正是面膜。“这种面膜进价5元一贴,售价10元一贴,中间的利润对当时的我来说相当可观了。”

寻找靠谱的产品

  “我自己先试用,觉得效果不错,后来就推荐给来游泳的宝妈,发现大家也都挺喜欢。”用面膜挣到第一桶金后,张乐乐关了自己开了5年的婴儿游泳馆,加入了微商大军。

  张乐乐现在还记得那款面膜,“是一款蚕丝面膜,外包装只有一层锡纸,很明显的三无产品。之所以效果好,可能因为添加了超标的激素吧。”

  张乐乐说,大多数人做微商,卖的第一件产品基本都是三无产品,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什么美胸套装、负离子卫生巾都有,包括后来被人爆出是三无产品的减肥茶。很多人开始卖的东西基本都是三无产品。”

  意识到产品的不可靠,张乐乐便开始寻找靠谱的产品。

  2014年,一夜之间,在微信、微博、湖南卫视各种媒体渠道中都能看到面膜品牌“俏十岁”的身影,明星代言、招聘代理、消费者好评,当然还有各种质疑,凭空冒出的“俏十岁”仿佛蒙着一层神秘面纱。

  这便是张乐乐卖的第二款面膜。“当时卖‘俏十岁’确实挣钱了,一盒进价100元,以超过一倍的价格往外卖。”张乐乐前前后后卖了五六百箱,挣了50万左右,为自己购置了一台奔驰车。

  “当时卖面膜的人很多,多以宝妈和大学生为主。”张乐乐说,50万的利润在这个庞大的人群里面并不算太多,“我听说有一个代理商用这一个品牌挣了两个亿,济南这里也有人挣了上千万。”

女人的钱好挣嘛

  风头过去,“俏十岁”产品逐渐退出市场。2014年,张乐乐又接触了另一款护肤产品,“它就比较有资质,产品比较正规,不但有面膜,还有各种护肤品。我也算经历了从不正规到慢慢正规的过程。”

  到了2015年,张乐乐又把食品加入到自己的产品名单中。“我觉得食品更好,受众群体广,好销售,也比较好组建团队。”张乐乐顺势成立了公司,如今还有了自己的品牌。

  “罐头、甜品、啤酒、咖啡……自己的品牌更丰富多元化一些。以食品为主,但护肤品也要做,不是都说,女人的钱好挣嘛?”张乐乐打趣地说。

  从事微商的前期,张乐乐也经历过家人的不理解,“特别是父母和以前的同事,他们会觉得不正经,等到你挣到钱了观念也就会转变了。”

  张乐乐说,开始做微商时,算下来投入了一两万元,如今通过打拼,每年都可以挣到一百多万,对这个结果,她很满意。“现在以公司的形式去运营,应该叫电商,形式上也不仅仅是刷刷图、分享朋友圈这么简单了。”

  据了解,差不多在2016年开始,微商开始大幅走下坡路。据专业人士称,90%的微商都遇到了业绩下滑的问题,但张乐乐表示,微商不会死,只能说微商会越来越规范化。

转行开了家金融公司

  喜爱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关键,没有对工作的极大热情、兴趣和专注,就很难做出大的成绩,可很多人在梦想与现实中不知该如何选择。虽然想得有点多,但是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马永艳就是如此,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最终完成那一步华丽的转身。

美容师卖面膜(当初在朋友圈卖面膜的女人)(4)

赶上了红利期

  马永艳今年37岁,曾经从事微商行业4年多,虽然目前她已不再从事这个行业,但采访中谈起这个话题时,她还是很兴奋。

  马永艳说,2014年的时候,她通过自己的渠道收入了一些奶粉,可到了要卖出时,却因为一些原因,并没有顺利销售出去,眼看着奶粉的保质期一天天变少,她有些着急,“那时候想着微商挺火的,为什么我不利用这个模式试试呢?”

  带着能卖一盒是一盒的心态,马永艳说干就干,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招收代理的广告,没想到短时间内将库存全部清空了!

  没过多久,马永艳的闺蜜知道这个情况之后,便想着拉着马永艳一起经营自己的产品,“闺蜜的老公是做医药的,有经验,我们考察完市场便决定做下去。”

  渐渐地,马永艳做起微商来轻车熟路了,从最初的一款产品到20多款,“能做到当时那个程度,对时机的把握是最重要的。”马永艳介绍,她与闺蜜进入微商时,正值微商快速发展的阶段,她们赶上了红利期,“面膜属于快消品,重复购买的人很多。”

开起了金融公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马永艳也不例外。

  不论是早期职场经历,还是做微商的阶段,马永艳一直在坚持不断地学习金融知识,并梦想开一家金融公司。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梦想终于在2年前实现了。

  “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很开心的,理财、投资对于我就是这样。”马永艳认为,她之前从事的所有行业都有一定的提升壁垒,而金融行业则不会有这样的天花板,所以更适合她的“生存”,“这是一个有能力就可以展现自己的平台。”同时,马永艳解释,自己做事必须专注,不可能分心,于是将自己的团队移交给了闺蜜,脱身而出。

  转做金融行业之前,马永艳交了很多“学费”,也吃了很多亏,但这些在她看来都是值得的,“正是因为有之前的经验,才为现在的事业奠定了基础,这期间很多朋友来找我咨询该怎样投资,我都会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他们,让他们筛选出更适合自己的那个方向。”

  2年时间,从微商到基金公司,马永艳的这一次转身,不仅跨越了行业,更是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让20万人入伙

  近两年,微商行业似乎有点举步维艰的感觉,不少曾经在这个圈儿的人都说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我却不这么认为,微商作为一个新兴的商业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瓶颈,可这并不是说它就会止步不前或者退步。”盖盖说。

美容师卖面膜(当初在朋友圈卖面膜的女人)(5)

第一个门槛

  盖盖的头衔有很多——齐鲁微商常务副会长、微商创业万人团队领军人物……而她最看重的是作为一个拥有20万人的微商天团的创始人。

  2014年,因为看到微商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巨大潜力,盖盖开始接触这个行业。

  团队建立初期,盖盖信心饱满,代理招募进行得如火如荼。然而,问题很快就出现了,“我们不知道怎样去培养代理,因为刚开始我也是新人,不太明白微商的“玩法”,所以在培训上就会有点吃力。”

  面对“知识荒”,盖盖主动策划了一个主题活动,用各种方式积极收集课件进行分类整理,并且在团队内外讲授公开课以吸收代理。据粗略统计,这个活动开始仅一个月时间,代理新增人数就多达1200余人。这个活动的开展,让盖盖平稳地跨过了团队建立以来的第一个门槛。

  盖盖告诉记者,活动让团队的信心也逐渐增强,但是代理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还是不够深刻,于是她开展了另一项活动——千人讲师团活动。活动开展之后,许多代理反映,准备课程的过程比他们听五六堂课的效果要好。

三个和尚挑水吃

  谈起微商行业,盖盖口中不断出现的词语有两个——品质和团队。

  “我觉得大家不能把微商妖魔化,是有一部分微商产品质量不行,这与他们自身有关系,并非微商行业的问题。”盖盖解释,她在进入微商行业后,一直积极寻找大品牌公司,选择产品时,也要与这些公司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我最喜欢华硕中国总经理徐世明说的一句话,‘全世界没一个质量差,光靠价格便宜的产品能够长久地存活下来’。”

  微商行业在不断更新换代,不少人被淘汰,但盖盖一直坚持了下来,这也得益于她的团队策略,“不论做什么事,想要成功的话,由内而外的团结才是最重要的。”

  “刚开始做微商的时候,家里人就非常支持,不少亲戚朋友就跟着我干。”盖盖说,团队意识需要运用到团队的管理之中,有时会发现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摩擦,员工与部门之间的冲突,她都会积极去协调,“我们从小都听过‘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但是很多人都没理解里面的团队涵义。”

还是面膜好卖

  从一无所知的微商小白,人肉带货回国销售,到做韩国商品的中国代理,拥有400平方米的店面和1000平方米的仓库,郝象欣只用了四年时间。韩国面膜、化妆品红极一时时,郝象欣加入微商这个当时“并不体面”的行业,如今微商几乎成为一种全民“运动”,在一波接一波的冲击下,微商也一轮接一轮“刷新”,郝象欣却在这大潮中,越来越稳固了阵脚。

美容师卖面膜(当初在朋友圈卖面膜的女人)(6)

发现商机了

  “我原来在国企工作,每月四千多元的工资,稳定而安逸。后来转行也有点迫不得已。”说起做微商的原因,郝象欣说,她老公在航空公司上班,2014年调动到韩国首尔,“当时女儿才10个月,我们一家三口从未分开过,而且我觉得孩子太小,得有爸爸的陪伴。”郝象欣毅然辞职,抱着孩子、拖着旅行箱前往首尔。

  当时,韩国的化妆品在中国红极一时,很多人都开始做微商、代购,销售韩国的面膜、气垫BB等。“我当时就住在离明洞、乐天免税店一公里的地方,几乎每天都带着孩子去那里玩,而且作为航空公司职员的家属,我来回的飞机票、住宿都是免费的。”郝象欣借着这样的“好条件”,也试着开始做起了微商,开起了她的“韩滋味儿电商会馆”。

  辞职本来就不被家人理解,又干起了当时“并不体面”的微商,郝象欣创业初始阶段并没有太多的惊喜。“做微商需要强大的人脉,我2014年7月的时候,微信好友只有174人,除去对化妆品不感兴趣的男性、年龄稍大的女性等,有消费潜力的也仅有几十人,太少了。”

  但倔强的郝象欣并未就此妥协,“越不被人看好,我就越要争口气”。她从帮朋友带货开始,因为成本低,且货源真,郝象欣的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再加上她在化妆品店、服装店等的上门推销。生意从一开始的每月只有一两百的单,半年后就达上万元的订货,微信好友也猛增到2000人。

  “当时基本上每月都得来回首尔两三趟,帮人带特别急的货的时候,我曾经坐凌晨1点的飞机前往韩国,再坐下午5点的飞机回来。”生意有了起色,郝象欣在国内租了一间房,用作工作室。“我觉得做生意就得有做生意的样子。”

终于赚钱了

  2015年初,机缘巧合下,郝象欣终于在微商中赚到了第一桶金。“我带孩子逛免税店的时候,他们那有一款济州岛的维C片在做推广,我女儿特别爱吃,我也尝了一颗,口感酸甜,而且与国内的维C片相比,价格很低。”郝象欣看到了商机,立马给客户们介绍了一下,当场就订走了十几瓶。当时,郝象欣在寿光老家的朋友,在药店帮她代销售,非常受欢迎。“他们都建议我拿下这款维C片的中国代理,但因为海关限制等,代理权并未拿下。”

  这款维C片在国内越卖越火。半年时间内,郝象欣几乎每月都能卖出上百箱,“生产商的产量都跟不上了,就把所有韩国免税店的货收起来,再给我。”而国内卖家大都从她这里拿货,“价格基本就是我说了算,当时终于赚到了做微商后的第一桶金,实现了盈利。”店里的客服也从1人增加到15人,不仅开始实体店销售,郝象欣和合伙人还开了三家淘宝店。

  有盈利就有竞争,看到济州岛维C如此赚钱,很多人红了眼,纷纷想方设法开始从韩国进货,价格更是出现拦腰砍。市场乱了,利润薄了,郝象欣便找同类品牌的维C代替,但效果并不理想。

  “我开始反思,产品大家都能做,如果仅仅是价格的竞争,很难做长久,只有在模式上做区分,才能走得更远。”郝象欣开始将自己的客户发展成代理,代理们再发展他们的客户,用商品的销量优势取代价格优势。

  济州岛维C片的可观利润,还让郝象欣看到了韩国食品的商机,并投了近200万元,进购了火鸡面、巧克力X5等小食品。“当时我们店一天的发货量能到达200件,销售额12万元不在话下。”

摆脱困境了

  正当郝象欣等着财源滚滚来的时候,意外出现了。萨德事件爆发,很多中国人开始自发抵制韩国商品。“就连我去买花,送货人员一看我们是韩国商品销售店,都给我脸色看。”那个月,郝象欣的发货量不仅跌至七八十件,而且几乎每天都拦腰砍。别说赚钱,就连保本都是奢望。

  正当所有人都等着看她关门歇业时,要强的郝象欣又一次实现了反转。“我店里有300多种产品,九成以上是韩国商品,其中有一种国产的儿童保温杯,我一直没当主推产品卖。”韩国商品卖不动了,郝象欣便开始主推国产品牌,“熊本士刚上市,我们成了它的第一个代理商。”眼光准、挑货精,郝象欣一个月就卖出了百万元的销售额。后来经人推荐,她又拿下了“冰冰帽”、法国驱蚊手环等产品的代理权。“韩国化妆品、食品在赔钱,这边赚钱,基本能回本了。”

  经过这一轮的淘汰,当初做韩国商品的微商,不少已经销声匿迹了,郝象欣坚持了下来。如今,市场好转,她的客户也扩展到全国各地,年营业额达到4000万元以上。

  “我老家的亲戚,哥哥、嫂子、父母等都被我接到了济南,一起做微商,还在这买了房安了家,老家的亲戚也都在做我的代理。”说起对未来的期望,郝象欣非常乐观,“只要口碑好,做大品牌,给客户把好质量关,微商的前景还是很好的。”对于成功的经验,郝象欣说,她的至亲好友们对她最多的评价就是“打不死的小强,脸皮厚如城墙”,“这就是我传授给大家的成功必备法宝,谁能领悟透了,谁就距离成功不远了。”

记者:张梦雯 赵一帆 冯子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