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往事刘海柱教训一群小痞子(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

一直比较欣赏许君聪的喜剧天分。

个人认为他的喜剧才华虽然远远比不上喜剧之王周星驰,和赵本山、范伟也有较远的距离,但绝对能够和沈腾、黄渤并驾齐驱。

但是再好的演员,也经不起糟心剧本的折腾。

这不,刚刚看罢由许君聪主演的《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我就觉得白瞎了这么好的一个演员。

东北往事刘海柱教训一群小痞子(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1)

东北往事

事先声明,我没有看过孔二狗那著名的《东北往事》系列。

本文仅就电影本身作出评论,不牵扯原著。

当然了,如果有人说,你连原著都没有看过,有什么资格来对这部电影指指点点。

那我只好说,如果原著是这么个水平,那还真不值得我看。

东北往事刘海柱教训一群小痞子(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2)

东北往事

言归正传。

《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讲的是八十年代初的事情。

故事很简单,由以下几个桥段串联而成——

1、刘海柱爱上了一个上海来的女知青周萌;

2、周萌丢了自行车,刘海柱得知自行车被废品收购站的人偷了,便去提车;

3、废品收购站盘踞着以张浩然、黄中华为首的黑涩会,双方一言不合,PK了起来;

4、刘海柱1V10,打得对方满地找牙,双方结仇;

5、张浩然带着小弟寻仇,因刘海柱的单位领导和工友们的干预,致其寻仇未果,于是想出一些阴损的招数来败坏刘海柱的名声——造谣刘海柱欺负黄花大闺女等等;

6、刘海柱气急败坏,找张浩然算账,结果被黄中华从背后一铁锹打翻在地,后脑勺多了个窟窿;

7、一个月后,刘海柱修起了自行车;

8、某天,刘海柱约张浩然在桥上PK,打得对方毫无招架之力;

9、周萌恋恋不舍的回了上海,刘海柱心不在焉的修起了自行车。

简而言之,这就是一场由自行车引发的血案

东北往事刘海柱教训一群小痞子(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3)

东北往事

故事简单,不怕。

电影嘛,它的时长决定了其故事性不可能有多么的复杂,只要故事精彩、角色出众,就是好电影。

大名鼎鼎的《泰坦尼克号》,不就是讲了个沉船的过程吗?

可惜的是,《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的故事偏偏简单而不精彩。

故事最重要的部分——张浩然寻仇报复——整体拍的一点儿气势都没有,像小孩子过家家似的。

这事儿别往广电身上推,这不是动没动手,打得狠不狠,有没有流血见红的事情,这就是派头、架势、气氛的事情。

我没有看到黑涩会寻仇,我只看到了几个群众演员在那里摆拍。

东北往事刘海柱教训一群小痞子(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4)

东北往事

没架势,没气氛,这都不说什么了。

最关键的是,很多角色没脑子。

就比如说主人公刘海柱吧,人家张浩然约他单挑,并撂下威胁的话:你要是不来,我就让你们这儿所有的人倒霉(大意是这样,没记清台词)。

结果刘海柱没有去,直接引来了对方的造谣和诬蔑,搞得船厂的工友们都不相信他。

你说刘海柱不赴张浩然的约,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想打架,不想成为和张浩然一路的人。

那好,那为什么在结尾的时候,又主动去约人家了呢?

是的,片中交待,是因为刘海柱想激张浩然开枪,想让他判更重的刑,所以约他。

可是,不觉得这个解释有点儿太过于苍白了吗?

难道把张浩然走账的笔记本交给警察还不够判的,非得搭上自己一条命才行?

东北往事刘海柱教训一群小痞子(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5)

东北往事

刘海柱没有脑子还能说得过去,毕竟他就是一没文化的愣头青。

最关键的是,船厂里的人几乎都没有脑子。

就张浩然造谣诬蔑的那些事情,解释一下不就清楚了吗?

结果,大部分的人居然都相信这些造谣诬蔑。

尤其刘海柱打王厂长那一拳,当时那么多工友围在身边,就看不出来是怎么一回事儿吗?

哎哟我的娘唉,真替这部片子所有角色的智商捉急。

东北往事刘海柱教训一群小痞子(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6)

刘海柱

电影之所以弱化警察的力量,弱化角色的智商,就是为了让刘海柱和张浩然一伙的矛盾激化,就是为了让刘海柱多耍两套拳脚,多威风威风,多英雄英雄,就是为了让观众们看的爽。

首先得承认导演的用意是好的。

不过这种做法的坏处也是显然易见的,那就是要么BUG太多,要么尬点太多。

就像在看主人公牛叉轰轰的动画片似的,对幼儿来说可能还好,但对于成年人来说,还是算了吧。

东北往事刘海柱教训一群小痞子(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7)

东北往事

故事想把刘海柱塑造成一个既有黑道实力,又心怀良善之义的人。

他打架特别厉害,可是却不愿打架,非但不愿打架,还常常助人为乐。

换句话说,就是想塑造一个既能让年轻人崇拜的英雄,同时这个英雄的人品又符合主流价值观,能够在银幕上播出。

只能打架,虽然能让年轻人崇拜,可是却不能播放;只当好人,虽然能播放,可是却不能让年轻人崇拜尖叫,更引不来票房。

这种矛盾,是传统黑帮片固有的模式(意在塑造英雄的黑帮片),无论是小马哥,还是古惑仔,还是老炮……都是这种矛盾的产物。

这种产物在武侠小说里就更多了,又痞又侠,哪个不爱?

所以,刘海柱这个角色并不是一个多么新颖的人物形象,只是把他放在了比较新颖的社会环境里了而已。

东北往事刘海柱教训一群小痞子(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8)

东北往事

因为并不新颖,所以观众们对这种人物形象的审美,早就已经疲劳了。

放在十年八年前,可能还会引起年轻观众们的尖叫,但是放到现在,这种人物早就已经过时了。

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流行斗狠斗勇式的英雄人物了。

只要到处走走看看,就知道,现在的年轻人通过打架方式来解决问题的已经很少了,大家慢慢都学会了用金钱、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你甚至会发现,谁要是用好狠斗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反而只会遭到大家的嘲笑,说这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由此而引发的,就是只讲规则,不讲义气等等的连锁反应。

这正是武侠片、黑帮片之所以落没的根本原因。

在这种大的前提下,《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即便拍得精彩,也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去看的。

就像诺基亚再好,谁还愿意用?

东北往事刘海柱教训一群小痞子(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9)

东北往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的爱情戏份很重要,然而,女主角却只起到了打酱油的作用,可见导演功力确实不高。

还有就是,很多桥段让我觉得这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看春晚小品——大家正乐着呢,忽然就给你强行猛灌一碗鸡汤。

比如大伙们纷纷砸坏自己的自己行车,让刘海柱修,让他挣钱。

不能因为是网络电影,就这么放任尬点不管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