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中心上班住哪好(住在上海市中心的代价)

沪漂第五年了,尽管工作换过几次,房子换过几次,但是只要在上海,就总有一个感觉,生活成本高;

三不五时,总能从各种微博大V,微信公众号上,看到关于“上海生活成本太TM的高了”的话题,以及大票吃瓜群众自行站队大吐苦水的情形;

在上海市中心上班住哪好(住在上海市中心的代价)(1)

加上偶尔外地的朋友每每听说我在上海,总要说上两句:“你厉害的呀!挣的一定很多吧!上海消费那么高!”;

来自四面八方的关于“上海生活成本很高”的讯息不断包围着我,让我这个在上海生活着的人都搞不太懂,魔都的生活成本,到底是高还是不高。

但是还好,我有个记账的习惯,打开APP粗略算了一下,再和住在远郊/市郊的朋友们对比了一下,得到一个有趣的结论:这几年住在浦西市中心的我的生活成本,其实并不比我那些搬到了浦江、宝山、甚至九亭的朋友们高...甚至反而比他们还低...

因此,今天就特别想和大家来说说,上海市中心的生活成本,到底有多低。

01

肯吃苦的人都善于在市中心低成本“捡漏”

想要低成本在市中心生活,租什么样的房,就成了关键。

当我们租房子的时候,第一关注的不是房子有多新,自己的居住空间有多大,而是居住的地方是否方便的时候,其实市中心反而是个不错的选择。

16年我刚搬家到打浦桥附近的时候,一个人租住了地铁口老小区里的一个房东自己改造的一室户,通风采光都不算好,但是胜在位置好,离浦东浦西都近,上班可以乘公交、坐地铁或者干脆踩单车,虽然价格相比浦东或者浦西市郊贵了一些,但是不得不说,住在市中心,真方便。

要搬家的前一天,阿姨来我们家帮我打扫...但是真真真真太脏了,所以到晚上8点多还没完全打扫好,我问阿姨要不要先回去,晚了会不会没地铁了,结果阿姨说:“小姑娘,不要紧的呀,我就住对面小区,过马路就到。”

emmm...

阿姨居然不依照传统住在浦东或者市郊,而是选择了市中心?

这是预示着上海家政服务又要涨价了吗?

于是我问了问阿姨,关于她住在市中心的初衷以及费用。

阿姨说:“一个人住住不起的呀,我们和你们年轻人不一样,你们有学问挣钱也多,我就和三个小姐妹一起租的,平摊下来一个人还不到1000块,比市郊划算多了呀;早上我可以早起去附近法租界帮老外打扫,晚上如果有相熟的人家找我去帮帮忙我也都可以去,也不用担心晚了回不去,即可以每天多做几个钟头,又可以在家附近,多方便。”

这里,就体现了“上海市中心的生活成本其实很低”的第一个维度:舍弃高大上,租实惠,自然成本低。

在大多数沪飘一族都因为市中心太贵而把目光聚焦于中环甚至外环之外的,房价看似便宜的远郊的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市中心除了“贵”这个表象,还隐藏了很多降低生活成本的其他选项;比如:合租;比如:待拆迁的老破小。

当然,这些市中心的“灯下黑”的区域,是老破小,陈旧、破、小都是问题,但是自己动手改造改造,其实不失为一方乐土。

我截取了豆瓣上很火爆的一个老破小改造帖子里的改造案例,如果有这样低成本的老破小,你还会选择远郊的远大新吗?

在上海市中心上班住哪好(住在上海市中心的代价)(2)

在上海市中心上班住哪好(住在上海市中心的代价)(3)

(原图来自于豆瓣)

02

超长通勤浪费掉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生活

如果有人反驳我说租住老破小,不能代表市中心生活成本低这个论点的话,那么如果我说,再算上时间成本呢?

作为所有生活成本中最容易被弱化的部分,通勤其实很重要。

我就经常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听到类似这样的抱怨:

@A:

“昨天9号线限流,我活生生等了半个小时都没上去!最后打卡迟到了10分钟,这个月的全勤奖又泡汤了...哎”

@B:

“当年首付不够,没办法就选择了在浦江上车,虽然房子是有了,但是每天8号线从头坐到尾...感觉都够人家上海往返昆山了...你说我要不要把工作换去浦江啊?但是浦江附近没啥好的公司啊!烦烦烦烦死了”

@C:

“每天上班8小时,往返3小时,回家就该睡觉了,起床就该上班了...真不敢想你们这些三不五时就去泡吧、逛街、吃饭的人,是如何做到的!大家不都是24小时么!”

@D:

“每次同学聚会啥的,我总是不得不最最先走去赶末班车的,每次都要被吐槽。”

在《2018年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中,上海平均通勤路程达到12.4KM,超过2成的人日均通勤路程达到15-25KM,甚至还有13.8%日均通勤路程超过25KM。

在上海市中心上班住哪好(住在上海市中心的代价)(4)

12KM是个什么概念?

大概单程通勤时间为1小时左右;如果加上堵车,限流,突发状况等,每天往返通勤时间大概在2.5-3小时左右。

我有个同事,之前住在浦东,后来实在忍不了每天的长时间通勤,最终搬到了公司附近,找了两个室友合租,不仅房租降下来了,据他计算,住在市中心节约下来的时间成本,直接反映在了时薪上:

在上海市中心上班住哪好(住在上海市中心的代价)(5)

生活在市中心,从某种维度上来说,就是在赚钱。

相对于每天花1/4 - 1/3的工作时间来往返于租金相对便宜的市郊/远郊区域,在市中心合租一个比较便宜的老破小其实生活成本会低的多,而节省的时间会多很多。

毕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对比那种每到周末需要绕大半座城市才能去到市中心喝个下午茶的生活,我更喜欢在市区老破小的某一间屋子里,喝喝茶,养养花,陪陪我家猫咪然后盖着毯子在阳光下睡个悠然的午觉。

03

老破小里的便利,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烟火气

从清朝末年的小渔村到大魔都,上海在高速发展的百年里,逐渐变成了一座融合性很高的城市;

在这里,多种生态可以共存。

比如高楼迭起的金融商圈陆家嘴,城市科技聚集地张江以及老破小堆叠起来的法式风情的浦西。

高楼大厦脚下的那些充满老上海风情的老破小,不仅为城市新秀提供了降低市中心住宿成本的可能,老破小周边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圈,也为城市新秀提供了降低生活成本的可能。

拿我曾租住过的打浦桥附近的那个一室户老破小来说,小区里一楼拐角处有个理发店,看上去像是后来加盖的;

听小区里的老太太说,在这里理发烫头什么的,二十年如一日,十几二十块钱就能搞定,如果愿意的话,自己带着染发膏过去出点手续费,老板娘也很乐意帮你染一染的;

至于为什么不涨价,很简单,老小区里的老破小,本身租金就便宜...几十年老街坊了,租金没怎么涨,自然价格也不必大涨。

比如在我们附近的上海最繁华的正中心南京东路的那些老弄堂的老房子里,也藏着很多这样的宝藏商铺,低成本的最直接受益者,就是顾客;

上周我和我同事就在其中某家店里,花了10块钱买到了下面这个品质完全不输给大牌的玩具:

在上海市中心上班住哪好(住在上海市中心的代价)(6)

说完生活相关的,就再来说说吃喝吧。

老小区周边可能交通不便,可能停车不便,但是说起吃喝方面,一定是便利十足的。

包子铺、面馆、烧烤小龙虾店、菜市场、凉菜铺、蛋糕店、沙县小吃、汤包馆、鸡公煲...只要你能叫得上名字的,应有尽有。

平时下班晚了,花十几块钱在家门口吃碗面再来一笼汤包,周末早起去菜市或者推车的菜摊子上买上半斤肉,几把蔬菜...这种延续了百年的烟火气,可是比只能点外卖或者只能去盒马的远郊,要便宜而且便利的多的。

04

与其浪费时间在路上,何不考虑换种方式生活

魔都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每每早起上班,总能在拥挤的地铁上看到很多一手抓着扶杆一手抬着手机或者一叠纸在努力背英文的城市新秀们;

每天家和公司之间来来回回几个小时的旅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听听歌睡睡觉吧,总觉得时间浪费了,那就看看书背背单词吧...但是摇摇晃晃的车厢和嘈杂的环境,又让效率很低下...每每这种时候,我都想问一下城市新秀们,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并不是非常便宜的郊区远大新而不是生活成本相对低的市区灯下黑呢?

既然都勇敢选择了上海,干嘛非要避开市中心而屈居郊区呢?

与其每天挣扎在如何赶在末班车之前回家,与其在郊区选一个稍微靠近地铁不用走太远的高层,与其在郊区支付昂贵的费用买不新鲜的蔬菜,何不换一种方式过一种生活成本更低的生活呢?

在上海的你,会选择郊区远大新还是市区老破小呢?

以上正文来自三鱼投资说

在上海市中心上班住哪好(住在上海市中心的代价)(7)

地产上海(ID: estatesh)关注最前沿的地产资讯,深度报导上海区域房产动态。旗下拥有多个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网易新闻、新浪微博等全媒体矩阵,并通过专业团队深耕长三角地区,商务合作欢迎留言与我们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