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哈佛教授(哈佛天才少年自制)

天才少年哈佛教授(哈佛天才少年自制)(1)

美国历史上最传奇的恐怖分子

编者按:10月1日晚发生在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的美国现代史上死伤最多的枪击案,再次让恐怖的阴影笼罩在美国人心头。一个64岁、只有开车违章纪录的普通美国人,瞬间变身使用轻重武器的悍匪,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纵观美国历史,不乏令人匪夷所思的“恐怖”人物,其中最传奇的一个当数连环邮包炸弹杀手凯辛斯基,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任数学系教授。他在《纽约时报》发表过批判工业化社会的长文,长达3.3万字的论述至今仍在美国大学校园里广为流传。很多人认为他精神不正常,也有很多人对他顶礼膜拜,他的故事在美国不断被写成畅销书,被拍成电影和戏剧。

1978年5月26日,美国西北大学发生一起邮包炸弹事件,校方马上报案。经过一番鉴定,警方认为这枚炸弹出自“家庭手工作坊”。再经过一番明查暗访,并没有得到结果。此案随后也就不了了之。

1979年5月9日,第二枚炸弹炸响了,地点还是在西北大学。被害人是一个名叫约翰·哈里斯的土木工程系研究生。这枚袖珍炸弹的威力也不是很大,哈里斯本人除了双手被烧伤,脸部被熏黑之外,并没什么大碍。

开篇先让大家听两声响,下面介绍本案的男一号:1942年5月22日,美国芝加哥市,一位天才横空出世,他就是西奥多·凯辛斯基。原本应该在数学界扬名立功的他,最终却成为一名“美国制造”的恐怖分子。

16岁上哈佛,25岁成教授,27岁归隐

凯辛斯基是第二代波兰移民后裔,从小天资聪颖。小学五年级时,他参加了智商测试,拿到全校最高分:167分(霍金智商160分),随后,他被允许跳级。

面对着班上年龄长于自己的新同学,凯辛斯基感到很不自在,似乎和他们之间存在代沟。从此,凯辛斯基抑郁了,整天沉默寡言,远离同学,校内校外,独来独往……

高中时代,凯辛斯基崭露锋芒,仅用一年即完成高中全部学业。1958年秋,年仅16岁的凯辛斯基被哈佛大学数学系录取。4年后,他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尽管哈佛的很多教授都想挽留他,但他还是选择来到密歇根州立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凯辛斯基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他的导师名叫乔治·皮拉尼安,这位老师被一道数学难题困扰了十多年。后来,他发现了凯辛斯基的数学天赋,于是把那道难题交到了凯辛斯基手中。他万万没有想到,凯辛斯基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那道难题给解决了。很快,入学没多久的凯辛斯基就开始着手写毕业论文了。

校方的答辩委员会收到凯辛斯基的毕业论文后,对于当中的一些内容,那些老教授们竟然完全看不懂。委员会当中有一位老教授曾对凯辛斯基的论文有过如下感叹:“举国上下,放眼全球,能理解甚至欣赏此文者,不过10到12人吧。”

获得博士学位后,凯辛斯基应导师邀请,留校做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此时的他,在学术上可谓光芒万丈,前途不可限量,但在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孤僻的性格。

1967年秋,25岁的凯辛斯基被赫赫有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聘为教授。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梦寐以求的职位,然而,凯辛斯基在那里不到两年就辞职了,没有任何理由。辞职后的凯辛斯基回到家乡,和父母住在一起。1971年,在家人资助下,他在蒙大拿州林肯镇盖了一间小房,过上了与世无争的“幸福生活”。

据当年的美国《时代周刊》报道,林肯镇是个牛羊集中的小镇区。1971年,凯辛斯基买下了山脚下的一块地,亲自动手盖了间小屋,约20多平方米,没有电话,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他自己种蔬菜,小木屋外面看上去很杂乱,蔬菜、啤酒罐随意堆在院子里,屋内则是“一墙一墙的书”。这是惟一与他的哈佛学历有关的痕迹,“他的书从不被乱扔,而是整齐地放在墙边。”住在一公里外的邻居回忆道,“其他我所能看到的只是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另一位邻居曾给凯辛斯基送过木柴,回忆起看到凯辛斯基小木屋的情景,“他屋里有许多蜡烛,看样子是看书用的。他出门总是步行,或者就踩一辆破单车。下雪天时,凯辛斯基就在自行车上装一条雪链。”林肯镇的居民说,“他每月进城几次,买些必需品,或到洗衣店去洗衣服,他经常买报纸,去镇上的公共图书馆”。事实上,凯辛斯基在这里住了二十几年,从没人和他交往过,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当年在林肯镇百货公司工作21岁的布朗对这点很肯定,“他不找人搭讪,和人交流也不进入任何具体领域,只谈谈天气等等。”林肯镇的镇民们不见他有什么工作,猜想他靠父母资助生活,因为他从不欠账,总是准备好买必需品和木柴的零钱。他还曾在当地布莱克福特市场上的百货商店找过工作,但老板说不缺人手。“他不可能会干零售,因为话实在太少。”

“邮包炸弹”接二连三,联邦特工重金悬赏

1979年5月9日,一架从芝加哥飞往华盛顿特区的波音727客机,在起飞15分钟后紧急迫降。据机组人员回忆:当飞机爬升到3万多英尺的高空时,突然从行李舱里传来一声闷响,紧接着,浓烟四起。

飞机迫降后不久,联邦特工就进入了飞机的行李舱,在那里,他们找到了浓烟的源头——一个邮包炸弹。万幸的是由于密封不严,盛装炸药的钢管内部没有产生足够的压力,所以,才会有那一声闷响。否则的话,就是机毁人亡。

此案引起了联邦调查局的高度关注,但一无所获。为了便于继续跟进此案,联邦调查局专门成立了一个专案组,美国政府更是悬赏100万美金缉拿真凶。

1982年5月初,一件从美国中西部杨百翰大学寄出的邮包,被送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但邮包上注明的收件人菲舍尔教授,已于2年前离开,现在范德比尔特大学任教。菲舍尔教授的一位前同事,非常热心地把这个邮包转送到菲舍尔教授在范德比尔特大学的办公室。菲舍尔教授当时恰巧到波多黎各讲学去了,他的私人秘书珍妮特替他打开了那个邮包。伴随着一声巨响,数十颗小钢珠飞射出来,无情地打在珍妮特的脸上、手臂上。

联邦调查局专案组成员在这枚邮包炸弹里找到了新的线索,在盛装炸药的钢管内,凶手写下了两个英文大写字母“FC”,它是“Freedom Club”的简写,意为“自由社团”。凶手故意留下这个线索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迷惑警方,以此表明:“我也是有组织的人。”

没有人想到,系列邮包炸弹案的凶手竟是生活在偏僻小镇,深居简出、与世无争的“归隐“天才学者凯辛斯基!联邦调查局的悬赏显然也没有威胁到凯辛斯基。在随后的10年中,凯辛斯基一共寄出了8枚邮包炸弹,共造成3人死亡,5人重伤。

停止寄“炸弹邮包”,在《纽约时报》发宣言

从1995年5月份开始,凯辛斯基停止了持续17年的“炸弹运动”,转而搞起了文字工作,写出一篇题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的论文,洋洋洒洒3.5万字。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炸弹客宣言”。

在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寄给报社之前,凯辛斯基还没忘随信附上一句威胁:“此论文必须在规定期限内,逐字逐句不加删改地在报纸上登载。你要是听话,我就停止恐怖袭击,你要是不听话,后果自负!”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收到了凯辛斯基寄来的论文,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听话”照发吧,这可是司法部牵头追查的案子,万一引起社会恐慌,那麻烦可就大了;要是“不听话”,他真的再弄出几声响儿,这事儿算谁的?两家报社一合计:这事儿啊,还是让司法部来定吧!美国司法部对这个问题的反应倒是挺干脆:照发。

在论文的开头部分,凯辛斯基直抒胸臆:工业革命及其带来的后果,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一场灾难。在论文的结束部分,他以预言的形式再次重申观点:工业技术体系在未来的变革,将最终剥夺人类的自由。最后,他呼吁广大民众:革命吧!一起来抵制科学技术的进步。

说通俗点儿:凯辛斯基号召大家伙儿把各自家里的汽车、电话、洗衣机、电冰箱、热水器……统统砸个稀巴烂,然后和他携手并肩,共同回到男耕女织的年代。

有人疑惑,凯辛斯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没事儿总鼓捣炸弹干什么呢?在凯辛斯基眼中,工业革命以后的人类社会进入了一种倒退:人们的生活变得机器化、程序化,生活的意义尽失。他之所以要发动这场“炸弹运动”,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借此唤醒“沉睡”中的人们,让大家携起手来摧毁现代社会的工业体系,共同回归到原始状态。

哥哥雇侦探调查弟弟,栽在自家人手里

文章被权威媒体刊登以后,引起了一位关键人物的关注,她就是凯辛斯基的嫂子,琳达。尽管琳达从来没有和这个小叔子见过面,但凭借丈夫以前的描述和女人的直觉,她在看完论文后立刻就怀疑上了他。

凯辛斯基的哥哥戴维在听完妻子的怀疑后不以为然,在他眼中,弟弟或许是个性情古怪的家伙,但决不至于成为恐怖分子。在琳达的一再催促下,戴维翻箱倒柜,找出了弟弟多年以前写给他的家书。后来,这些家书为他换回100万美金。

戴维把“炸弹客宣言”和自己弟弟的书信反复对照,感觉二者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相似,尤其是宣言的语气和用词,简直和弟弟当年的论文一模一样啊!虽然不敢完全肯定,但至少有50%的把握:那个宣言是出自弟弟之手。

戴维雇佣了一个私家侦探,开始对自己的亲弟弟进行暗访。此后,他又把收集来的情报交给一位华盛顿律师,由后者负责分析整理。待一切准备就绪后,这对夫妻又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挣扎”,才把材料上交给美国联邦调查局。两个月后,蓬头垢面的凯辛斯基在自己的小木屋里被联邦特工逮捕,结束了将近18年的“猫鼠游戏”。

凯辛斯基在被捕后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一再强调自己是为“信仰和理想”而杀人的。他认为自己在为理想而战斗,他时刻准备着为理想而死,而不愿意苟活。他说:“我宁要死刑也不要终身监禁”。最终凯辛斯基被判终身监禁,终身不得保释。本报记者了解到,凯辛斯基后来在狱中曾试图用自己的内衣上吊自杀,但未成功。

一位常年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对本报记者说:“狱中的凯辛斯基仍然在继续宣传自己的‘反工业社会’理念,他认为这场运动远没有终止。他经常和狱外一名崇拜他的无政府主义者通信。这位无政府主义者在一些大学里不断发表演讲,抨击科学技术的种种罪恶,并提到连环邮包炸弹案件的问题。他的演讲在美国大学生中反响很大。

哈佛,一个美国恐怖分子受教育的课堂?

凯辛斯基一生最大的光环恐怕就是哈佛高材生了。一些心理学家撰文分析指出他性格孤僻、社交能力弱,这是导致他走上恐怖道路的主要原因,也有人撰文称他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不正常,是个疯子等等。但美国曼克莱斯特大学哲学系教授艾尔斯顿·蔡斯却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凯辛斯基之所以成为恐怖分子,更多是归因于他早年在哈佛大学所受的教育与当时美国政府的政策。

和凯辛斯基一样,蔡斯也毕业于哈佛大学,他们只相差几届。通过对凯辛斯基案件的深入研究,蔡斯发现,凯辛斯基的行为正是冷战对一代人心理影响最为极端的表现。在书中,他写到:“凯辛斯基一生都在反抗那种造成冷战的黑幕,当他在哈佛校园时,那种对核冲突的危机感使当时很多大学生产生了对科学技术的恐惧与失望。而同时也正是在这些校园里,联邦调查局招募了一批心理学家试图找到一种能够控制人思想的技术,并对一些毫不知情的学生进行了实验……同时,他(凯辛斯基)在哈佛选修了一些对于他的一生都产生了致命影响的课程。”(李子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