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在什么时候写的(红楼梦究竟写了多少回)

《红楼梦》:曹雪芹究竟写了多少回

——周汝昌《红楼梦》百八回说之辨

李德波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以残本流传于世的,且版本较多。一般认为,《红楼梦》全书曹公身前已写完了,只不过在亲友的传阅之中,有一部分手稿(特别是结局部分)就流失了,直至他死后也无法追回,实属天大的遗憾。两百多年来,红学家们从各类残本中检索出曹雪芹《红楼梦》真本的,最多也只有八十回;那么,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就是:《红楼梦》,曹雪芹究竟写了多少回呢?

关于《红楼梦》章回之数目,有多样说法。最流行的程高本是百二十回,有不少续书是百十回,或整百回。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曾提出百八回说,他是通过数字演绎的。他认为,“金陵十二钗”正、副册应该有9层(9是中国最大的阳数),这样就有108(12×9)个“脂粉英雄”,以与《水浒传》梁山泊108个绿林好汉(这其中虽有3个女子,但她们已失去了中国传统女子的特征,实际上是女人中的男人)相匹敌。由此他推测,曹雪芹原著《红楼梦》(曹雪芹曾命名《金陵十二钗》)应该是108回。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的续书采周公说,也是百八回。

红楼梦在什么时候写的(红楼梦究竟写了多少回)(1)

这里,笔者也坚持108回说,除了周公的理由,主要还是通过曹雪芹前80回书的章回结构特点和原著中脂砚斋的点评实证,来进行相关探究的。为此,我们先作出一个“《红楼梦》108回书”的假设。

古今中外不少大部头的长篇文学著作,在出版时就经常分成上、中、下三部呈现给广大读者。受此启示,笔者想:假如把《红楼梦》108回也分成上中下三部,每36回为一部,那么,从现成的前两部书中,能否归纳出一些结构性的信息,从而推演出后一部书的结构线索;这样,就不仅证明了百八回说的合理性,同时也能探知红楼人物的故事走向。

基于以上的假设来求证,我们可以从曹雪芹存书中寻找到相关线索,这个关键就是要证明36回书存在的合理性。

第一条线索就是中部36回书的存在。只要理顺了这部书,上下部就自然清晰了。

从曹雪芹存书来看,第37回至第72回,这一部书描写的是基于大观园的生活,以贾宝玉为核心的贾府一干人物的喜怒哀乐。大观园,这个有着“太虚幻境”性质的生活乐园,与传统保守的学究思想不相容,所以贾政是应该缺场的。不失所望,小说第37回一开始曹公就让贾政点了学差外放了,接下来的三十多回书里贾政始终未出场;尽管在第71回书里提及贾政回京了,但他跟没回家一样,并没有多少作为,也没能改变大观园的既定活动。而让原有生活真正变了个样的则是第72回末73回首,赵姨娘向贾政“吹枕边风”,丫鬟小鹊跑来送信,“仔细明儿老爷问话”;于是贾宝玉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史前”,“临时抱佛脚”,连夜温习功课;又于是陡生出“抄检大观园”等诸多是非,这样下部书便开始了。

红楼梦在什么时候写的(红楼梦究竟写了多少回)(2)

第二条线索就是上部36回书存在的合理性。这就要从书中“三春”概念的涵义来谈了。

《红楼梦》有诗句“三春争及初春景”“堪破三春景不长”,这里的“三春”是什么意思呢?小说开篇,贾雨村在中秋之夜口占一绝,脂砚斋眉批道:

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由此可见,书中的“三春”,并非“迎、探、惜”三个人物合称,而是一个对称于“三秋”的时间概念,即三个春天;当然这三个春天有可能是泛指,比如新年即是新春之始。现在回到书中,看曹公遗作80回为我们浓重渲染了两个元宵佳节:其一在第17、18回,贾元春归省庆元宵,省父母乐天伦,盛华至极;其二在第53、54回,贾府除夕祭宗祠元宵开夜宴,太君评戏凤姐说书,富丽至极。那么,这是个什么样的结构呢?按百八回三部书说,这两个春天之景正好处于前两部书的中段,这说明按36回书来分上、中两部是合理的。由此类推,曹公原书真本下部也应该有36回,其第三个春天之除夕元宵也应该出现在下部中段,即第89、90回。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同样由前两段类推,应该是皇元妃突然薨殁,老太君病逝归天,贾府上下惨痛至极。

按照上述对称性结构推演,我们可以对下部书的相关梦幻结构作出很多猜想:

比如,上文提到的“中秋诗”,由贾雨村起篇,那么自然还由他收篇,在尝尽人间悲欢离合之后,他应该有所感怀;

比如,第八回写二宝比通灵,正面提及“金玉良缘”,所以,相对称的“二宝大婚”应该出现在百回前后;

再比如,开篇第一回以石头记的形式推出红楼梦,那么收篇第百八回应该用情石榜的格调归结红楼梦,等等。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需作另外研究。总之,周汝昌先生以数字演绎的百八回说,通过以上的相关实证分析,应该是站得住脚的。

红楼梦在什么时候写的(红楼梦究竟写了多少回)(3)

【作者信息】

李德波:男,安徽省合肥市庐江第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