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死因(55岁鲁迅去世死因存疑)

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点二十五分,鲁迅先生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55岁。 鲁迅先生的离世,也引发了全国民众的哀悼。

而作为一名以笔为戎的中国当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葬礼也极其隆重。

当时,在其葬礼上挤满了前来送行的人群,民众代表更是将写有“民族魂”的旗帜覆于灵柩之上。而抬棺人的12人——胡风、巴金、黄源、鹿地亘、黎烈文等人更是一个个的文坛巨擘。

而在政治上,蒋介石敬献了花圈,宋庆龄更是出席了葬礼;毛主席听闻先生逝世后,也是十分痛惜,甚至发表了三封唁电。

作为一代文豪,恰如毛主席所说,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凭借自己的作品不仅鞭挞了旧有的封建思想束缚,更启迪了无数中国年轻人。

鲁迅先生的死因(55岁鲁迅去世死因存疑)(1)

如此隆重的葬礼,他也自然当得。而即便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鲁迅以及鲁迅精神也仍旧振聋发聩。

但是,对于鲁迅先生去世的病因,却莫衷一是,存在争议。当时,作为鲁迅先生的主治医师日本人须藤给出的是鲁迅先生罹患肺结核,最终不治。

可是,这一点即便是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都曾撰文认为鲁迅之死乃是须藤故意误诊导致,并非是肺结核导致。

1984年,在鲁迅先生去世48年后,鲁迅纪念馆通过收藏的一份鲁迅先生当年的X光胸片将鲁迅先生去世的真因进行了解密。

鲁迅先生的真正死因,才算大白。

鲁迅先生的死因(55岁鲁迅去世死因存疑)(2)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周家本就是绍兴望族,更兼之鲁迅的爷爷乃是清朝进士,也就让鲁迅自幼其实是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的。

但是,1893年因为爷爷牵扯到科举舞弊案,导致周家落拓、困顿,更甚者鲁迅父亲周伯宜不仅功名被褫夺,就连性格上也变得郁郁寡欢,最终36岁而亡。

家庭的变故,父亲的早逝也让鲁迅的性格、三观,乃至于对清朝、封建旧制的看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如,鲁迅先生对于中医的“成见”,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亲服食中药早逝。又如,鲁迅先生远赴重洋学习西医,也有其中缘由。

而在日本的经历以及此后被母亲“骗婚”回国娶了朱安等事,也让他意识到医疗身体并不能救中国,只有从思想文化上改变才是重中之重。

于是,他成为了北大教授,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而在这一系列新思想的涤荡下五四运动终于发生。他的作品《彷徨》、《朝花夕拾》、《呐喊》等等也都成为了一部部的经典之作。

鲁迅先生的死因(55岁鲁迅去世死因存疑)(3)

而与之而来的,自然也有民国当局以及日本人对他的“忌惮”。作为左盟领袖,鲁迅的影响力无人可及。虽然鲁迅曾留学日本,可却明确反对日本侵略、反对日本的民族主义。这些也让日本人对他有着事实上的“加害”缘由。

与之而来的还有鲁迅身体上的病患。由于长时间的写作与严重的烟瘾,鲁迅的身体在进入1936年时便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而本着对西医的信任,他在好友内山完造的介绍下将自己交给了须藤五百三。须藤曾给鲁迅治疗过牙痛,因此鲁迅也并无太多的顾虑。

可是,从后世1984年的判断而言,却恰恰验证了鲁迅儿子周海婴的判断。

在鲁迅治疗身体期间,他的病情迅速恶化,不仅连基本的坐立都成为了问题,就连他的身体体重也迅速下降。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史沫特莱以及家人的坚持下,曾请来了美国医生邓来给他诊疗。

邓医生对于鲁迅的诊断是结核性肋膜炎,需要进行肺部积水抽取。可是,须藤作为主治医师却推翻了他的判断,认为不需要抽取积液。更为遗憾的是,鲁迅先生由于与须藤算是旧交,因此采纳了须藤的意见。

如此一来,鲁迅先生的病症愈发严重,最终无奈之下须藤才带鲁迅到了医院拍下了X光。可是,此时的鲁迅先生显然已经是药石难医了。

鲁迅先生的死因(55岁鲁迅去世死因存疑)(4)

最终,10月19日鲁迅先生离世,享年55岁。作为对比,鲁迅先生的二弟周作人活了82岁;三弟周建人更是96岁才去世。

可是,在最后的病例书上须藤还是写下了肺结核。

这样的诊断,首先就有着避重就轻之嫌,其次还更有着为当时日本人预谋已久的侵略扫除“眼中钉、肉中刺”的既得利益之嫌。这也是在鲁迅先生去世之后,众人迅速将原因指向日本人加害、误诊的原因所在。

但这显然是缺少证据的,在历史事件的判定上,也只有物证才更具说服力。1984年,鲁迅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想起了馆藏的一张1936年6月份鲁迅先生拍摄的X光胸片。于是,本着追本溯源,追求历史真相的想法,他们邀请了上海的肺科、放射科专家会诊。

鲁迅先生的死因(55岁鲁迅去世死因存疑)(5)

在多名专家会诊后得出结论,鲁迅先生应该是死于肺结核、肺气肿诱发的气胸,也就是说鲁迅先生的直接死因并非须藤所说的肺结核。但要说这是日本人的谋害,又显然缺乏更详实的证据。

不过,让人怀疑的是,须藤这厮也在鲁迅去世不久返回了日本。

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鲁迅先生由于常年累月的写作劳累,外加严重的烟瘾,才是诱发他身体罹患重病的原因。而作为后来人,我们也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

同时对于鲁迅先生以及他的精神也更要时刻铭记,如此才能奋进勃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