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力障碍的鉴定标准(智力障碍儿童的评估流程)

儿童智力障碍的鉴定标准(智力障碍儿童的评估流程)(1)

1、转介

由家长或教师转介个案到专门的诊断机构。根据教师、家长或其他有关人员的观察和学业考核的结果,将被怀疑为有缺陷的儿童送往专门的诊断机构,请求进一步的鉴定和诊断。

一般而言,中度以上智力障碍儿童在学龄前由家长或医生就可以很容易发现,而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则往往要到入学后,由于学业成绩显著落后,才能由教师发现。因为这类儿童仅仅从他们的外表和行为表现上很难判断。

2、筛选

由专科医师或专门的诊断人员进行。筛选是在各领域对个案的状况作出初步判断的一种快速、经济的方法。在筛选阶段不能正式确认智力障碍,筛选的结论只能是这个个案不是智力障碍或者可能是智力障碍,在正式判断前还需做进一步的评估。

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 3个方面:

1)检查被筛选出的学生的出生史、成长发育史、病史、各科成绩和有关文字记录;

2)和有关教师、家长、看护者等进行谈话,了解儿童各方面的实际表现;

3)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日常行为表现,看看他的适应性行为水平。如果通过实地观察和一般性测试,发现被试选出的儿童不存在智力障碍症状,那么,评估过程到此结束。如果智力障碍症状被肯定,则进入下一个步骤

儿童智力障碍的鉴定标准(智力障碍儿童的评估流程)(2)

3、临床评估

专科医师将疑似个案进医生转介到智力障碍门诊(或联合门诊),由专业人员对儿童进行诊断性测验。这种评估应包括神经检查、言语语言评估、听力检查 、智力测验、社会适应能力检查等,这是临床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综合评定,以确定该个本是否存在智力障碍,若是,应确定智力障碍的性质、程度及造成智力障碍的原因等。

4、专业团队评估

专业团队由心理专家、语言治疗师、社工师、职能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特殊教育老师等组成。对诊断出的智力障碍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各种诊断性测验,包括各种智力测验和适应性行为测验等,以便提供一个合适而有效的个别化教学方案。

5、专业评估工具

主流推荐的专业评估工具有随班就读儿童身心发展评估系统、宣弘教育科技儿童多元评估与发展平台、宣弘教育科技自闭症评估诊断与康复发展平台。

儿童智力障碍的鉴定标准(智力障碍儿童的评估流程)(3)

6、决策

由教师、学校领导、家长、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其他有关人员参加的决策会议,确认评估的合法性、公正性,解释和分析评估的结果,评估儿童的特殊需要,作出教育安置决定,并制定出具体的教育和训练方案。

智力障碍儿童的评估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和复杂的工作,不但要求诊断人员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求有科学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因为不适当或不正确地评估,不仅无益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而且会贻害无穷。所以,评估工作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