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农艺师王秀云简介 80后农艺师他的青春带

高级农艺师王秀云简介 80后农艺师他的青春带(1)

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把火热的青春奉献给育种事业。1982年出生的田浩是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琊川镇人。2007年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凤冈县新建乡农技站、凤冈县农业局等单位工作。2011年,田浩考入遵义市农科院,从事遵义朝天椒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接下来的十年时光,田浩与辣椒培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级农艺师王秀云简介 80后农艺师他的青春带(2)

辣椒新品种的选育是一个漫长过程,至少需要八年时间。田浩刚到市农科院工作不久,就被派到海南开展辣椒种子繁殖工作。图为2021年9月9日,田浩展示辣椒新品种的果肉。(罗星汉摄/光明图片)

高级农艺师王秀云简介 80后农艺师他的青春带(3)

“南繁南繁,又难又烦。”田浩回忆。当时的海南省南繁基地还没通水电,条件十分艰苦。为节省科研经费,田浩自学水电技工,拉电线、铺水管,样样都是自己干;为防止电机被偷,田浩在一间透风漏雨的废弃厕所里睡了整整半年,既要忍受蚊虫叮咬,又要忍受刺鼻的臭味。图为2021年3月12日,田浩在海南省南繁基地对试验地的辣椒进行田间测产工作。(田浩供图)

高级农艺师王秀云简介 80后农艺师他的青春带(4)

那些日子,田浩除了要忍受生活上的“苦”,还多了一份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2011年,田浩离遵去海南时,儿子才半岁,刚刚会爬。等到他回来时,儿子已经学会了走路,还会牙牙学语叫爸爸了。图为2013年2月13日,田浩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南山寺文化旅游景区陪孩子玩耍。(田浩供图)

高级农艺师王秀云简介 80后农艺师他的青春带(5)

头顶烈日、脚爬土坡、早出晚归、汗流浃背,这些都是田浩和他团队的工作常态,但这并不代表科研进程就会一帆风顺。付出与收获不对等、科技创新遇瓶颈,这些也是科研过程中时常发生的情况。图为2021年9月9日,田浩(右一)与团队成员一起讨论辣椒新品种结果情况。(罗星汉摄/光明图片)

高级农艺师王秀云简介 80后农艺师他的青春带(6)

“遵义朝天椒的品质优良是业界公认的,但在后期发展中出现了品种纯度差、抗病性不强、产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再经过很多次试验后,依然收效甚微。”田浩说。虽然在试验上屡试屡败,但是田浩并未放弃。2016年,田浩通过向贵州省农科院的专家请教,在前辈的指点下,经过反复试验后,最终攻破了这一技术难题,于2019年才成功选育出遵义朝天椒三系杂交品种——骄阳6号。图为2021年9月9日,在贵州省遵义市中国辣都(虾子)辣椒智慧产业园,田浩(右排前)与团队成员一起在基地忙碌(无人机照片)。(罗星汉摄/光明图片)

高级农艺师王秀云简介 80后农艺师他的青春带(7)

今年,田浩和他团队主持选育的新品种——绥辣1号通过田间测产,其亩产干椒280余公斤,比对照品种——黄杨小米辣每亩增产70余公斤,增产达26%以上。图为2021年9月9日,在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辣椒交易市场,田浩(左)在了解辣椒新品种的销售情况。(罗星汉摄/光明图片)

高级农艺师王秀云简介 80后农艺师他的青春带(8)

通过不懈努力,田浩先后获得“农业农村部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贵州省优秀科技特派员”“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最近又晋升为市农科院辣椒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谈及十年扎根基层栽培辣椒的感受,田浩说:“我的青春已经献给了辣椒,后半辈子也没改行的想法。我将继续扎根这个‘辣味十足’的科研领域,作出一个科技人才应有的贡献。”图为2021年9月9日,田浩正在辣椒新品种示范基地开展田间测产工作。(罗星汉摄/光明图片)

来源: 光明图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