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大楼为啥落地这么难(一键解锁隐藏科技)

浙江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林晓晖 通讯员 李文芳 叶筱筠

关上一道门、轻触一个按键,眼前的普通病房在短短几秒内就转变为“传染病房”,原有的病区以护士站为坐标,划分出了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病房内,明亮的阳光透窗而入,窗外的钱塘江波光粼粼……

智慧的大楼为啥落地这么难(一键解锁隐藏科技)(1)

图为浙大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

8月30日,记者实地探访日前正式启用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五期大楼,走进大楼内刚刚投入使用的“平疫结合”病房。这座有着“平疫结合”病房的“聪明”大楼里,巧妙的功能设计、贴心的配置随处可见。

什么叫“平疫结合”?“通俗来说,就是这幢大楼兼顾了医院日常运行与疫情应急需求,实现‘平时’和‘疫时’两种工作状态的快速切换和高效资源调配。而这种切换,是通过一道隔离门来实现的。”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现场示意如何将普通病房切换为“传染病房”。

隔离门关闭,楼层内强大的正负压装置随之启动,这些肉眼“看不见”的管路迅速运作;记者留意到,缓冲区压力表上的数值开始发生变化……很快,缓冲区处于负压状态,“污染区”病房实现微负压,负压状态区域内的“污染”空气将通过过滤装置过滤后排到大气当中。此时,“传染病房”的转换就已完成。

这座有着500余张床位的大楼内,每个病房楼层都配置的这些隔离门和正负压装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如同一个个隐藏“开关”,在紧急时刻能够迅速调整功能布局。

如果出现大规模疫情,病房的功能将“转型升级”。病房区域与工作人员区域之间的隔离门将关闭,整个楼层会切换为隔离病区,并形成有压力梯度差的第一、第二、第三缓冲区,有效避免污染空气往清洁区流动,保障楼内人员的安全。

进入第一缓冲区后,记者看到一个“出气筒”式的设计,可将区域内的空气抽出,再经过过滤装置转化为清洁空气后排出;天花板上内设的“暗格”,原本是新风口、回风口,封闭后能避免未经过滤的空气流通到其他区域,保持缓冲区域密闭的状态。

除了这些“隐藏”功能外,“平疫结合”病房内还充满人性化的设计。

智慧的大楼为啥落地这么难(一键解锁隐藏科技)(2)

图为浙大邵逸夫医院的“平疫结合“病房内部

进入病房,一面巨大的落地窗映入眼帘,整个房间沐浴着阳光,温暖敞亮。“这和很多与传统传染病房集中布局缺少阳光照射不同,病房设置于大楼采光好的一面。”浙大邵逸夫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袁玉华说,“没有阳光的地方相对压抑,对于病情的恢复也有影响,因此,蔡院长想把阳光还给患者,让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心情愉悦。”

疫时一键切换,阳光直抵人心。“平疫结合”病房,新型智慧医院将在未来为更多的人提供便利、高效且充满温情的就诊体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