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主要研究内容(泰勒先生和他的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主要研究内容(泰勒先生和他的科学管理原理)(1)

科学管理原理

一、由“磨洋工”引出的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原理》的作者,管理之父泰勒先生,生活的十九世纪后半期,工业大发展,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是资本家的主要目标,为了利益最大化,雇主总是最大限度的要求雇员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雇员对雇主的不满逐渐演化成劳资对抗,即罢工。但罢工是一把双刃剑,在损害雇主利益的同时,也会让雇员的生活难以为继。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人们集体选择“磨洋工”进行消极对抗。当然了,造成“磨洋工”的原因不光是因为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对抗。泰勒从这一现象出发,深入研究后提出了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科学管理方法。

泰勒认为,除了显而易见的“本性懒惰”这个原因外,还有三个造成“磨洋工”的原因。

一是在工人阶层长期固有的思想,认为过于积极的去完成雇主的要求,会损害工人阶层和自己的利益,最终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饭碗。这种看似荒谬的理论,其实在普通工人中间很有市场,他们一般都有比较强烈的团体意识,认为自己干的越多,必然就有人没活干,一旦本行业工人数量下降,不但自己的工作量会加大,而且行业前景也会越来越暗淡。可笑的是,这样团结的思想一般都是由保护工人利益的工会积极倡导的。

二是不科学的管理制度促使工人们为了保护个人最大利益而不得不选择“磨洋工”。当时有很多企业是实行计时工资制度的,不管干多少活,每一天每个人的工资都是一样的,这必然就出现能力强的人故意怠工,保持与最低水平的工人同样的工作效率,反正工资是一样的。当然,在现在的企业里面已经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可在我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军队机构里面却还是普遍存在。

三是只凭借经验行事的方式生产率低下,导致工人浪费了大量劳动。在泰勒提出这个问题以前,所有的工厂和工人都是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生产,但经验这个东西比较玄乎,虽然很管用,但是只能存在于人的脑子中,一天干多少活,什么时候干活都由人主观决定,不便于管理和量化,更不适合大批量生产需求。这一点是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泰勒特别强调说:在各行各业中,即使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上,用科学的方法代替单凭经验行事的方法,也将带来巨大的收益。

二、雇主和雇员之间不是零和博弈,完全可以实现双赢

在当时绝大部分人的观念里,雇主和雇员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雇主和雇员的组织之间,残酷斗争多于真诚合作。可以想象,相互仇视的人怎么可能让对方利益最大化呢,这也是当时管理领域难以解决的问题。

泰勒深刻地认识到,出现这样一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的观念问题,总认为利益是一个定量,就像是在争夺一块蛋糕,只能是一种零和博弈。于是泰勒提出雇员和雇主应当进行一场“思想革命”,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双赢的思想。泰勒通过观察和思考,阐述了自己的管理理念:科学管理坚信,雇主与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实现了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地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反之亦然;同时满足工人的高薪酬这一最大需求和雇主的低产品工时这一目标是可能的。财富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管理人员和工人紧密无间的、个人之间的协作,是现代科学祸任务管理的精髓。双赢思想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思想基础。

三、“积极性加激励”的管理方法不够科学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工人的“积极性”。但所谓的积极性完全依赖于工人自身,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积极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汇报,那么积极性就会很快消失,甚至还会有意地尽量放慢速度,同时,还设法让他们的主管相信他们干得非常快。为了让工人充分发挥其“积极性”,管理者必须给予工人一般企业所没有的“特殊激励”。通常所采用的最佳管理模式可以定义为:工人充分发挥其“积极性”的回报,就是可从其雇主那里得到“特殊激励”的一种管理体制。这种管理称之为“积极性加激励”的管理。在这种管理制度下,要取得什么成就几乎完全依赖于工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但是,实际中只靠激励是很难保持工人的积极性的长时间持续的。

四、科学管理原理的内容

鉴于以上几点,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也称任务管理,在这种管理制度下,不仅工人方面有改进,最主要的是管理者要承担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新的职责。这些新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形成一门真正的科学,以专门研究工人工作的每一个动作的科学方法,并以此取代昔日粗糙的经验法则采用科学的方法能够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搭配,同时对机器安排和作业环境等进行改进,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因素,把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标准的作业条件。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要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劳动动作标准化等标准化管理。只有实行标准化,才能使工人使用更有效的工具,采用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从而达到最大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其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在泰勒看来,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工作适合于他,就都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泰勒经过观察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差别不是在智能,而是在意志上的差异。有些人适合做这些工作,而有些人则不适合做。第一流的工人是适合于其作业而又努力工作的人。因此,在各行业中的工人都应是最适合该项工作的人。这其中就体现了泰勒的“专业分工”的思想。

第三,与工人密切合作,以确保所有工作都按照所制定的科学原则行事。在泰勒看来,管理人员不能只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更不能完全放手让工人凭自己经验去干,而是要与工人推心置腹、诚心诚意的合作交流,努力使工人按照制定好的科学方法进行生产,同时也要让工人们更好的了解管理者,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隔阂和误解,让工人认为不管是自己还是管理者都是努力为工厂的未来在努力。这应该就是现在管理理论中的过程管理吧。

第四,管理人员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管理人员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身上。人们普遍认为管理者就是老板和监工,主要工作就是监督工人认真干活,不要偷懒。我认为这一点也是泰勒的伟大之处,明确强调管理者不该是甩手掌柜,而是要去谋划企业的发展。泰勒提出要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泰勒认为,劳动生产率不仅受工人的劳动态度、工作定额、作业方法和工资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管理人员组织、指挥的影响。为此,泰勒主张明确划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这种计划工作必须由管理人员依据科学规律来制定。因此就需要一种事先作出工作计划的人员。即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其主要任务是:一是进行调查研究,以便为制定定额和操作方法提供依据。二是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工具。执行的职能由工作现场的工人和工长从事,他们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指示,使用标准工具,从事实际的操作。

五、科学管理的定义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是过去就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成”,是把原来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一门科学。通过实行科学管理,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彼此和睦相处,在对待各自职责上,精神面貌上,有了彻底的改变,两者之间的职责有了新的分工,其亲密无间、友善协作的程度,在过去的管理制度下是不能达到的。

泰勒将这些因素概括为几点:

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

协调,而不是分歧;

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

最大的产出,而不是有限制的产出;

实现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最大化,富裕最大化,而不是贫困。

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六、任务和奖励

科学管理最核心的两个要素,一是任务、二是奖励。这两点,一个是目标,一个是动力。

在以往的经验行事的管理方法中,只强调通过奖励来增加工人的积极性。泰勒认为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不论是雇主还是工人对于一个工人一天应该干多少活,都心中无数。雇主或管理人员对工人一天的工作量的规定是凭经验来确定的。而且这种没有任务目标的奖励,只会鼓励工人挖空心思考虑如何以最少的工作量获得最多的奖励。在他看来,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工人一天的工作量。即选择合适而熟练的工人,对他们进行工时和动作研究,以此确定一个“合理的日工作量”。即实行工作定额。一旦将工作量进行科学的制定之后,谁也不能偷奸耍滑了。

实行激励性的工资制度。它包括三部分:①通过工时研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工资率”即工资标准。②差别计件工资制,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定额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如果工人达到或超过定额,就按高的工资率付给报酬,以表示鼓励;如果工人的生产没有达到定额,就将全部工作量按低的工资率付给,并发给一张黄色的工票以示警告,如不改进就将被解雇。③及时发放酬金,即酬金必须及时地在工作完成后立即颁发。这样做就能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克服工人“磨洋工”的现象。这种薪酬制度在现在的很多企业中仍然奏效。

七、热爱和坚持

泰勒能够在管理领域有如此大的成就,热爱和坚持至关重要。

泰勒对待如何管理企业、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极度的感兴趣,不怕被诋毁,甚至于愿意付出生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之后,工人工会开始有组织地针对泰勒发动斗争。工会认为泰勒制是现代的奴隶制度,是资本家用来剥削工人的新方法,影响了工人的健康和工资,提高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所以有工人扬言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但泰勒毫不惧怕世俗之人的胁迫,他依然每天晚上从铁路旁的那条小路步行回家,不曾携带任何武器。

此外,还应当注意到,泰勒的一系列的研究所用的时间并非一两个月,而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文中提到的五个例子,搬运生铁、铲运、砌砖、检验钢珠、金属切割,泰勒都坚持调查研究长达十几年的时间,这样才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为这个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这也启示我们,要有所成就必须要坚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应急功近利。这样,经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综合的比较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具有说服力。

八、总结

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勒系统地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以及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在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里面,泰勒提出了专业分工、标准化、最优化等一些管理思想。在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方面,泰勒对企业管理进行了全面阐述。其中包括对工人的挑选和培训、标准作业条件、明确规定作业量、建立激励性的差别工资报酬制度。在管理科学的方法方面,泰勒提出了定额管理、差别计件工资制、挑选并合理使用第一流工人以及如何进行标准管理的一系列具体的步骤与方法。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学而言有着极大的贡献。他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而其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也被后人所重视。很多企业用为使用这这种方法,生产效率成倍提高。泰勒科学管理揭开了几千年来罩在管理上的“神秘”的面纱,成为人类管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人们把泰勒所处的时代称为“泰勒时代”,把他的管理理论称为“泰勒制”。

其实,早在1916年,中国就已经有了这本书的中文版本,当时的译名为《工厂适用学原理的管理法》,泰勒被翻译成“戴乐尔”,译者是中国近代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先驱——穆藕初,但在出版后的十年中,只卖出了800册。真的感叹当时中国改革先驱者思想的先进,见识的广博,只可惜缺少理论落地生根的土壤。

另外,在前沿中,泰勒有几句话我非常喜欢,认为值得很多管理者认真思考。

我们都在寻找被人培养起来的、现成的、有才干的人,但我们的天职和良机是系统地联合培养并造就这样有才干的人,而不是猎取别人培养的人,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我们才算走上提高全国性效率的正确道路。

过去、人是第一位的;未来,制度是第一位的。

任何先进的制度的首要目标是造就一流的人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