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去学钢琴还来得及吗(害怕考不上清北)

高中去学钢琴还来得及吗(害怕考不上清北)(1)

“妈妈,我不想弹钢琴。”

“晚了,妈妈已经给你交钱报名了。”

“我没有说要报啊!”

“是你告诉妈妈你喜欢弹钢琴啊?!”

“我说的是IPad里的’钢琴块’游戏啊!”

……

在小麦学钢琴的第一个月里,这样的对话发生了不下五次。

是的,你没看错,是我偷换了概念。孩子试听之后确实没有明确告诉我:我!要!学!钢!琴!

但我不想再犯小麦哥哥小时的错,所以找了个契机给孩子买了钢琴,并且报了钢琴课。

01

到底要不要学钢琴

相信许多妈妈都像我曾经一样,觉得会弹钢琴是一件很美好的技能,也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会弹钢琴,可是又因为种种原因下不了决心。

许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孩子渐渐长大,想让孩子学一门乐器,可孩子并没有强烈的意愿,那家长究竟要不要替孩子作决定?

小麦的哥哥品学兼优,从小跟着我们“走南闯北”,到哪都是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一年级时带着哥哥去试听了一节钢琴课,老师了解孩子情况后当然很看好,可回来征求哥哥意见,并无兴趣。

加上我当年关于钢琴也没有做过任何功课,所有的疑问都成为阻碍我做决定的理由:

我的孩子是否是学钢琴的料呢?

买了钢琴,万一孩子不能坚持中途放弃,花那么多钱买的钢琴不就变成了摆设?

……

于是学钢琴这件事不了了之。

哥哥长大后我偶然和他聊起当年学钢琴的话题,不料他并没肯定我的对他意愿的“尊重”,只淡淡地说:我当年还小,不懂啊……

话题就此聊不下去,只有内心的无比懊悔。

不可逆转的是,哥哥在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没有学习一门乐器,哥哥很快长大了。

有了这样一个经验教训,如今再面对小麦的情绪我很淡定,读了很多书籍和文章之后,我的内心已经很确定: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学音乐,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学钢琴。

高中去学钢琴还来得及吗(害怕考不上清北)(2)

02

孩子为什么要学钢琴

就如同学英语这件事,之前小麦幼儿园的老师言之凿凿地告诉家长,孩子还小,等他自己有一天喜欢了,再学不晚。

问题是,孩子的环境中没有英语,孩子接触不到,何谈喜欢?!

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让孩子去喜欢,无疑是天方夜谭。

其次,孩子学习语言是有敏感期的,在语言敏感期孩子习得一门语言轻松又事半功倍,谁都不愿意白白坐等错过。

钢琴也和语言一样,是一门技能,也讲究学习的关键期。

所以,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创造条件。

比如很多妈妈从孕期胎教开始,就在听经典音乐,里边大多是名家经典钢琴曲,这就是为胎儿创设环境的一部分。

因此,在给小麦找老师试听之前,我趁着他热衷钢琴块游戏的当儿,把钢琴搬回了家,让它成为孩子家庭生活环境中一部分。

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数字、文字和音符。

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开发儿童的智慧,而且培养和提高儿童的感性素质,使儿童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兼备。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音乐使我们心态积极,阳光开朗。音乐让我们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那么,既然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数学和语文一样,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音乐教育。

事实上,许多在人类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都得益于从小的音乐培养。比如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

学习音乐,有声乐和乐器两个途径。因为受个体先天条件的局限,学习乐器成为更为普遍的选择。

高中去学钢琴还来得及吗(害怕考不上清北)(3)

那么,在众多乐器中为什么选择钢琴呢?

大家知道,音乐由旋律、节奏与和声组成,钢琴是可以最全面呈现这三个要素的乐器。

钢琴因为能将音乐发挥到极致,从而毫无悬念地成为乐器之王。

而且孩子在深入学习钢琴之后,在音乐领域可以进退自如。

同时,相比较其它乐器,钢琴入门比较简单,孩子较容易入门。

综上,钢琴作为学习音乐最好的切入点之一,成为乐器的首选。

“钢琴是乐器中综合性最全面的一种,不管孩子未来是否从事音乐行业,学琴都是一种有益无害的选择。”

———李云迪

高中去学钢琴还来得及吗(害怕考不上清北)(4)

03

半途而废的永远是家长

解决了为什么学钢琴的问题,我们来再谈一谈妈妈们担心的另一个问题:孩子不能坚持,中途放弃怎么办?

我们可能多少听说过孩子学钢琴半途而废的例子,但很少听说过身边孩子辍学的事情。

为什么呢?

某种意义上,是因为我们不会因为孩子不确定是否考得上清北,就让孩子放弃上学。

同样,在学习钢琴这件事儿上,只要家长坚持,孩子就不会半途而废。

比如我,有了大宝的成长教训,我不会在是否学钢琴的事儿上再纠结,错过小麦的美好时光。

只要我像对待孩子上学一样,不轻易错过每星期一节的钢琴课,孩子自然会接收到我的信息,把学钢琴这回事像学习文化课一样自然重视起来。

相反,我如果动辄给孩子请假,孩子一有畏难情绪就迁就孩子逃避练琴,那孩子自然认为学习钢琴不重要,可有可无。

当然,学习的过程从来都不是轻松的,在遭遇孩子情绪波动时,我们一定要淡定,同时给到孩子确定的情感支持。

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抱着学不下去就算了的想法,那这种不坚定的态度,一定会被孩子捕捉到,这就会给未来的坚持埋下隐患。

学习钢琴,和学习文化课一样,都会遇到困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爸爸妈妈都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和解决。

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必定吃生活无趣的苦。

只要我们有一个笃定的信念,鼓励、支持、陪伴孩子,孩子一定会在学习钢琴的路上受益良多。

所以说,半途而废的永远不是孩子。在学习的路上,家长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选择。

04

不是为了成为朗朗而学钢琴

“孩子学钢琴不一定是为了要成为钢琴家,就像学算术不一定是要成为数学家,学识字不一定是要成为文学家是一样的道理。"

——— 彭程

小麦学习钢琴的前两个月,几乎在不情愿和枯燥的叮叮当当声中度过。

第三个月,结束了约翰•汤普森一,开始了小汤二的学习。

令人意外的变化是开篇牢骚不再出现。小麦开始时不时主动坐上琴凳,随手弹出一段旋律,感慨着:“哎呀真美,我终于弹出旋律来了……

高中去学钢琴还来得及吗(害怕考不上清北)(5)

多少演奏家回忆自己的童年,都感慨真正爱上乐器的那一刻,是从某次获奖或表演获得成功开始。

每一次小的成功,都是一个巨大的正向激励。

先苦后甜,日积月累,等孩子有了小小的成绩,孩子就会慢慢发自内心地爱上它。

同时抛开一切功利的目的,弹琴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方式呢?!

当孩子自然地坐上琴凳,随手弹出一段旋律,感慨和沉醉在美妙的旋律中时,我突然意识到,我曾经的理想,不就是如此吗?

我希望的,不就是音乐能够渗透在孩子的生活中,当孩子闲来无事或心情不好时,随手弹出一段音乐,任由美妙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和流淌。

我希望的,不就是音乐像空气和水一样,是孩子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吗?

当美妙的音符以最灵性的方式滋养着我们的时候,你会感到,一切付出都值回!

我们绝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考上清北,但不会有人感慨自己寒窗10年白白浪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