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头生活的石拐人(全国仅10人她是包头唯一)

在包头生活的石拐人(全国仅10人她是包头唯一)(1)

日前,全国妇联决定授予10位优秀女性“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内蒙古自治区一人获得了该项荣誉,她就是先后攻克多个精密加工技术难点的兵器工业数控精密加工领域大国工匠,中国兵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数控车工——赵晶。

身为大国工匠的她,凭借“精密加工”这一绝活,先后攻克多个精密加工技术难点,完成技术攻关70余项,攻克了30多个型号、数百种零件的加工难题。特别是在某阅兵重点装备液压件制造过程中,赵晶将精密制造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完成多个瓶颈问题的攻关任务。她带领所在大师工作室成员完成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百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尤其在某主战坦克关键传动部件精密加工技术中提出多项先进操作法并展现出独树一帜的操作绝技,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和提高了装备质量和可靠性,成为兵器工业数控精密加工领域当之无愧的杰出人才。

3月3日上午,记者走进赵晶所在的生产车间,机器运转声响成一片,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冷却液的混合味道。一台台车床前,工人们熟练地操作机器,打磨出各式各样的零件。身着蓝色工衣的赵晶,正在一台车床上进行编程操作。

眼前的赵晶短发干练、面容精致、眼睛大而有神,如果脱去工装,无论如何也不会与车床联系在一起。然而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娇小柔弱的女子,天天与铁块、车床打交道,用十四年青春,斩获了太多的荣誉: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国家级数控车工技能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技能大奖”……她能纯熟运用镗孔刀、螺纹刀、切槽刀等十几种刀具,加工精度从0.1毫米、0.01毫米、0.002毫米直至头发丝直径的三十分之一。

在包头生活的石拐人(全国仅10人她是包头唯一)(2)

▲活泼开朗的赵晶

“从事加工机械业的大多以男性为主,对女性而言,有什么挑战?”记者问道。她想了一会儿笑着回答:“对于男性而言从事这一行业可能更加游刃有余,体力上也更加占有优势。不过我们女性也没有那么娇弱,在我们车间有很多女性,工作中她们都是女汉子,一点不比男性差,还有女性相对于男性更加细心、耐心,更有助于做精细活儿。”

2003年,刚满20岁的赵晶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赵晶所学专业是数控车床,但当时车间只有普通车床。“我就从最基础的磨刀学起。”她说,只有先把车床刀具加工好,才能车出各种各样的零件。很快,因为勤学肯干,赵晶被安排在车间关键岗位,她牢牢把握机会,刻苦钻研,磨炼技艺。分厂的高精度数控机床大部分从国外进口,除了外文设备说明书,几乎没有其他参考资料,赵晶在无人指导、没有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凭着过硬的加工技术和孜孜以求的进取心,查阅大量资料,仅仅3个月时间,就掌握了该进口机床的操作、编程、加工性能调试等重要指标。凭着一股钻研的劲头不断奋斗,赵晶在短时间内就成长为分厂技能骨干。

2006年,工作的第三年,赵晶就在当年自治区数控车工技术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同年,她代表公司首次参加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取得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

在包头生活的石拐人(全国仅10人她是包头唯一)(3)

▲中国兵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数控车工赵晶

2013年,自治区级“赵晶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立。赵晶常说“公司培养了我,我就要在各个方面回报公司。”因此她对自己的技术从不吝惜,长期坚持向其他同事传授技术,她把多年的读书笔记、操作经验编写成数控加工培训教材,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技工。

除了在岗位上带徒授课,赵晶也积极参加企业职业能力鉴定工作,她作为指导教师和考评员,累计上讲台授课达300多课时。与此同时,赵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她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聘任为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基地实训指导教师,被包头市职业技术学院聘为技能导师,并参与编制包头职业技术学院2016、2019版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

几年间,她带出的徒弟们个个身手不凡,在自治区、兵器工业集团等各类大赛中屡创佳绩,涌现出一批摘金夺银的高技能人才。先后完成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QC成果等30余项,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达百万元。

2016年,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赵晶一位双刀套类零件操作法”,申报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四届创新大赛特色操作法。这一操作法不仅使螺纹钢套类零件的加工效率得到极大提高,还推广至类似结构零件且刀具工位数量受限的产品中,对行业合并工序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制造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多年来,赵晶先后攻克了30多个型号、数百种零件的加工难题。特别是在某阅兵重点装备液压件制造过程中,赵晶将精密制造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完成多个瓶颈问题的攻关任务,在行业内首次实现该类结构试制加工,该型装备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她的《一种锻造用压力机通用框架》《一种多拐曲轴角向位检验工具》等项目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在包头生活的石拐人(全国仅10人她是包头唯一)(4)

▲在“赵晶技能大师工作室”,赵晶对工友进行技术指导。

“再小的一个零件,最终也会成为战车的一部分。我们每加工一个零件,都是在为国防事业作贡献。”受师傅的影响,工作中的赵晶对每项任务总是力求完美,做到精益求精。赵晶说,自己并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她从一位位老师傅身上感受到的责任心,让她在工作中养成了较真的习惯。

提起赵晶,她的工友无不对她竖起大拇指,“工作中她特别善于解决特殊的问题,好多不好加工的产品,经过赵晶修改程序,换一种方法,加工起来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工友朱小明说道。

作为一名兵工人,收获荣誉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新的挑战。谈及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赵晶说,“作为一名兵工人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荣誉对我来说既是动力也是新的起点,以后我要更加努力,不断突破自我,创造更好的成绩。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言传身教的实际行动,继续耕耘、继续跋涉、继续奋斗,用智慧和汗水为国防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常静、祝家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