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为何是大义(春秋大义竟在一字之差)

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观众,仔细留意不难发现,蜀汉大军与魏、吴交战时,旗子上写着“蜀”字。我只能说,这是导演、制作公司的不严谨、不专业所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是否真的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且不论,但刘备一直以中山靖王刘胜后裔自居。刘备从发迹到起兵,最后立国,皆以汉为根本,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为政治口号,所以刘备不可能以“蜀”为国。

后代史学家为了区分汉朝,将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汉朝称为西汉,因为他定都长安;中兴之主刘秀建立的汉朝为东汉,因定都洛阳,洛阳为东都。后来,曹操之子曹丕废汉自立,汉皇后裔刘备碍于形势,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因偏安蜀地,史称蜀汉。但无论是西汉、东汉、蜀汉,它们的国号都是汉,就因为史学家和读者为了方便,将蜀汉简称蜀,误导了后世一千多年。一字之差,却是千秋大义所在。

春秋为何是大义(春秋大义竟在一字之差)(1)

看过小说《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它是一部半史实、半虚构的小说,都知道它是一部智慧之书,是一部歌颂英雄和时代的小说,写的是魏蜀吴三国,但很少有人看明白这本书真正讴歌的是千秋大义,是以刘备所代表的蜀汉为主线,在蜀中遗臣陈寿的《三国志》里消极承认魏为正统,但陈寿骨子里仍然以蜀汉为正统。

从魏晋开始,三国正统之辩就争论了近两千年,但宋哲朱熹、乾隆皇帝仍以蜀汉为正统,小说《三国演义》也在极力推崇蜀汉的正统地位,借诸葛亮之口痛骂曹魏篡汉、东吴孙权不义。三国正统之辩,争论最多的双方,就是魏和蜀汉,东吴孙权称帝实属不义,东吴乃地方军阀,一镇诸侯,孙策、孙权兄弟靠父亲孙坚成名,东吴毋庸置疑属于割据政权,当然不是正统。曹魏和蜀汉的正统之争在于,曹魏是承汉,蜀汉是嗣汉。曹魏定都洛阳,地处中原腹地,又是篡汉自立,后来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因此,说曹魏是正统有一定道理。但定都成都的蜀汉,毕竟是刘邦后裔,刘备的蜀汉是嗣统,成都当时也是陪都,迟早要还都长安,亟待长安收复,所以,蜀汉肯定是正统。

春秋为何是大义(春秋大义竟在一字之差)(2)

《三国志》作者陈寿、宋代朱熹、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清代乾隆皇帝为了维护千秋大义,都是积极承认蜀汉为正统。陈寿之所以在《三国志》里承认魏为正统,是因为陈寿当时在晋朝当史官,而《三国志》也是当时的晋朝政府组织编纂的,众所周知,晋武帝司马炎是篡魏自立,魏又是篡汉,因此只有承认魏为正统,才能间接性承认晋为合法政府。在后代修史,在体例上很大程度承袭司马迁的《史记》,比如天子用本纪,天子去世用驾崩,诸侯去世用薨。

陈寿在修《三国志》时,碍于晋王朝的淫威,曹操篇为“魏武帝本纪”,刘备篇用“先主传”,孙权篇用“吴主传”,将曹操去世写成驾崩,孙权去世写成薨,将刘备去世写成殂,陈寿的内心也十分压抑,痛苦,身为蜀民,却不能为自己的君主正名,他只能在文字上咬文嚼字,痛下功夫。诸葛亮《出师表》,里面第一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为并列复合词,崩和殂的意思差不多,陈寿把曹魏和蜀汉都视为正统,只是刘备方更消极一些。《三国志》定稿已经是经过晋朝皇帝审核过后出版的,这个结果晋王朝应该还是比较满意的。

其实,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良心上是有所定论的。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周朝被秦灭亡后,周朝遗民和王室改姬姓为周姓,纪念其王朝。汉朝虽然灭亡了,从此又多了一个汉民族,这些都是老百姓间接性承认汉朝为正统,民间无不思念刘皇叔。改朝换代时有发生,但影响不了老百姓的是非观、善恶观、民族观,儒家正统思想“忠孝仁义礼智信”已经在老百姓的心里根深蒂固。“魏蜀吴”三国的叫法肯定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叫法应该是“魏汉吴”,准确地说,吴、魏只是割据政权,说是国家,不合礼制,明智地看,东吴、曹魏只是蜀汉的割据政权。“寿亭侯关羽”和“汉寿亭侯关羽”,一字之差,意思天壤之别,此乃春秋大义所在。别让“魏蜀吴”替代了“魏汉吴”,贻误后世,遗祸千年。

代言,本名周林。四川南充人。90后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传》《封神演义之哪吒新传》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