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曹魏最害怕的是什么(诸葛亮为何要以北伐死磕强大的曹魏)

从228年春天,到234年冬天,诸葛亮在6年间对曹魏进行了6次北伐,上演了三国后期极为悲壮的一幕。最终,诸葛亮被连年征战累垮身体,英年病逝于五丈原,酿成“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恨。

近些年来,网络上有不少文章对诸葛亮6次北伐进行抨击,认为蜀汉实力远远不及曹魏。诸葛亮以6次北伐来死磕强大的曹魏,是穷兵黩武之举。

诸葛亮北伐曹魏最害怕的是什么(诸葛亮为何要以北伐死磕强大的曹魏)(1)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曹魏、蜀汉、孙吴三国的局势。

在这三国中,曹魏控制的区域最大,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部分)、扬州(部分)12个州,面积有近400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大一统王朝的秦朝),在灭蜀前人口有1300万。孙吴控制的区域其次,有扬州、荆州、广州、交州4个州,面积有145万平方公里,人口有500多万。蜀汉控制的区域最小,基本上就是益州1个州,人口也只有100多万。

诸葛亮北伐曹魏最害怕的是什么(诸葛亮为何要以北伐死磕强大的曹魏)(2)

显而易见,曹魏的实力远超孙吴和蜀汉,就算蜀汉和东吴联合起来,也不是曹魏政权的敌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从历史的经验也可以看出,从北至南的统一是大概率事件。曹魏吞并蜀汉和东吴,是必然的事情,只分时间早迟。诸葛亮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出这种大势呢?

那么,是不是坐在那里,什么事情都不干,就等着曹魏大军攻进家门口?

当然不是。其实,里面依然有文章可以做。

详细分析一下,曹魏虽然经济、军事力量都非常强大,但也并非无懈可击。曹魏也有难言之隐,那就是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原。在北方,存在着羌人、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不断对曹魏进行骚扰、进犯;在东北,有公孙渊等割据政权,是曹魏的心腹之患;在荆州,有反复无常的孟达,相当于一颗定时炸弹……

诸葛亮北伐曹魏最害怕的是什么(诸葛亮为何要以北伐死磕强大的曹魏)(3)

当曹魏没有完全统一中原时,就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来与上述势力进行周旋,从而无暇进攻蜀汉和孙吴。在这段时间里,蜀汉和孙吴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

换言之,曹魏完全统一中原的过程拉得越长,蜀汉和孙吴就会活得越久。

如何让曹魏完全统一中原的过程拉得更长?这正是诸葛亮竭尽全力所做的事情——北伐。诸葛亮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北伐,迫使曹魏不得不同时在多条战线作战,阻挠或者拖延曹魏完全统一中原的过程。

诸葛亮北伐曹魏最害怕的是什么(诸葛亮为何要以北伐死磕强大的曹魏)(4)

这是军事上的考虑。实际上,诸葛亮北伐,还让曹魏承担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当年,曹操推行屯田制,给曹魏留下了一份不错的“产业”:“岁有数千万斛,以充兵戎之用。”粮饷问题有了保障。可是,自从诸葛亮开始北伐后,曹魏的日子一天天不好过:“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曹魏为了抵抗诸葛亮北伐,每次都要出动数万大军,耗费大量的粮饷。几次仗打下来,曾经衣食无忧的曹魏,出现了关中无粮、谷帛不足、民有饥色的现象。

有人问,战争都是相互的。既然诸葛亮北伐给曹魏带来了那么多的不利因素,蜀汉自己呢?

诸葛亮北伐曹魏最害怕的是什么(诸葛亮为何要以北伐死磕强大的曹魏)(5)

事实上,诸葛亮在进行北伐之前,就从两方面作了准备。

一方面,诸葛亮在刘备病逝后,立即派陈震、邓芝出使孙吴,对孙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全力修复与孙吴之间的关系,使得蜀汉和孙吴重新结盟。随后,诸葛亮又率部南征,平定蜀汉南方战乱,收服南蛮各族之心。

这样一来,诸葛亮为蜀汉争取了一个比较安稳的环境。至少,当诸葛亮出兵北伐时,不会有人在背后捅刀子。

另一方面,诸葛亮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力,使得蜀汉政治较为清明,政权结构也比较稳定。在经济上,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储备了北伐所需要的兵甲物资。226年,诸葛亮率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操练三军,为北伐做最后的准备。

诸葛亮北伐曹魏最害怕的是什么(诸葛亮为何要以北伐死磕强大的曹魏)(6)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诸葛亮这一系列操作,让北伐有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影响降到了最低,因此对蜀汉经济不会产生太大的副作用。

不幸的是,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北伐也随之而中断。直到253年,当姜维掌握大权后,才重新进行北伐。然而,在这19年内,曹魏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机,对外平定了鲜卑,收复了公孙渊,还两次大败高句丽;对内,则通过大规模屯田恢复国力,实现了经济复苏,在淮南一带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军事集结以及战时军需生产集中地,为统一天下奠定了物资基础。

这时候,姜维的北伐已经起不到什么用处。套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留给蜀汉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参考资料:《晋书:食货志》《三国志·魏书》《三国志·蜀书》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