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革命事迹(闻一多在昆明殉难)

闻一多革命事迹(闻一多在昆明殉难)(1)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这一首诗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由它改编的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更是唱遍了中华大地。

1946年7月15日,其作者闻一多惨遭特务暗杀,殉难于昆明。70年过去,我们再次回顾闻一多波澜壮阔的一生,重温历史,才能更好前行,铭记精神,方能薪火相传。

1899年11月24日,闻一多生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水县(今浠水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学渊源,他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十三岁时以复试鄂藉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毅然投身于这一伟大斗争中,发表演说,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中的拓荒者之一。

闻一多革命事迹(闻一多在昆明殉难)(2)

闻一多在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门前的留影

1922年7月,他赴美国留学,在专攻美术且成绩突出时表现出对文学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对诗歌的酷爱。1923年9月,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8年1月出版的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标志着他在新诗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

1937年抗战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迁往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闻一多到临大任教。后临大迁到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闻一多继续在联大任教。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抗战后期,昆明的民主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日益高涨。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闻一多革命事迹(闻一多在昆明殉难)(3)

闻一多最后发表演讲的地方:云南大学至公堂

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特务制造了镇压进步学生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满怀悲愤,撰文揭露真相,挟击黑暗,呼唤民主,亲自为死难烈士出殡。他同广大进步学生一起,组织了众多的争自由、反独裁、反内战的活动,起草和修改了大量的杂文、宣言、通电、抗议书等文稿,言辞激烈,旗帜鲜明,因而被国民党特务列入暗杀黑名单,悬赏40万元买其人头。但闻一多无所畏惧,继续从事各种进步活动。1946年西南联大开始分批北上,为了工作需要,他坚决留在昆明。

白色恐怖下,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 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前往云南大学参加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并在至公堂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悲愤地表示“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追悼会后,他又出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当天下午在回家途中即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

闻一多革命事迹(闻一多在昆明殉难)(4)

位于昆明市区钱局街西仓坡的闻一多殉难处纪念碑

闻一多是近现代中西文化大交汇、大碰撞中成长起来的一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家,他的诗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他的这一生,正如朱自清为他所作的诗中写的那样: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

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

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

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

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叶晔 综合

编辑:曾钞

往期精选

闻一多革命事迹(闻一多在昆明殉难)(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