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

银幕之上,影像永恒。

昨日(6月8日),蓝天野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5岁。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1)

从艺一生,蓝天野先生塑造过很多经典角色。他说,“好的剧本一念,就有画面浮现在眼前,用诗的语言去贯穿一件朴实而动人的故事”

40年前,蓝天野先生参演的经典电影《茶馆》面世。电影中,他饰演的秦仲义戏份并不算多,只出现在头尾戊戌变法失败后、解放前夕的两幕中,中间的军阀混战时期,秦仲义的经历都在王掌柜的讲述中。

然在蓝天野的演绎下,开场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要用全副身家实业救国的“秦二爷”,尾声处老态龙钟、自嘲“不知好歹”的“秦某人”被塑造得出神入化。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2)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3)

市井百态众生相

要说老舍先生作品见长处,人物塑造绝对值得再三称道。在演员们的演绎下,这些形象也更加立体、活灵活现。

故事中,王掌柜、秦二爷、常四爷是“正面人物”的代表。三人初次同框,壮年秦二爷、常四爷还因“救国之道”牛角对牛角,王掌柜“端水”般地两面说好话;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4)

三人再次同框,却已近暮年,秦二爷、常四爷没了当年的锐气,但“好人”相惜,却更令观众感慨当年他们的意气风发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5)

在常四爷身边,故事设置了一位同为旗人的松二爷。故事伊始同提着鸟笼悠闲地来茶馆消遣的两人,一相对比,在时代剥去了他们的“铁杆庄稼”后,更显鲜明——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6)

常四爷在出狱后与洋人大干了几场,清亡之后,开始卖菜、卖花生仁,靠着一膀子力气过生活;会写会算的松二爷却拉不下脸面,日渐潦倒,尽管如此,却仍精心饲养黄鸟做“最后的体面”,最终也落得饿死收场。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7)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8)

其余的三教九流,更是“各显神通”,寥寥几个场面便勾勒出人物性格。

患有沙眼,号称“有我黄胖子,谁也打不起来”、专替人调解纷争的黄胖子,在松二爷被抓时假意躲开;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9)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10)

横行霸道的二德子,见人的不同嘴脸,一下显露了欺善怕恶的本性;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11)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12)

还有贯穿全篇的几个人物——做着缺德事的刘麻子,惯于吃白食、抽大烟的唐铁嘴,狐假虎威不断作恶的宋恩子、吴祥子……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13)

相较之下,《茶馆》里的女性群像十分“美丽”。

王掌柜夫人在康顺子再来茶馆时,直接主张将她留下,相处日久,渐成家人。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14)

被庞太监强买而去的康顺子,出宫之后带着“儿子”大力,展现了女性耐劳、坚韧的一面,将预示着国家希望的大力培养成了八路;解放前夕,跳梁小丑三皇道以过好日子为名想接她走,一番朴实的话语却让人直呼解气。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15)

即使是“傍”着小刘麻子、小唐铁嘴的女招待小丁宝,对待王掌柜时语气真诚、对待“金主”却句句揶揄;尾声处偷偷给王掌柜报信说“小刘麻子没安好心”的场景,更有种“仗义每多屠狗辈”之感。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16)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17)

投射时代的影像魅力

《茶馆》的魅力,在于通过一个“小社会”,折射出时代的变化,以及大时代之下芸芸众生的境遇。

如何呈现?不少妙笔在生花。

>>>“莫谈国事”

电影中,茶馆墙上贴着的“莫谈国事”标语被反复强调▽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18)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19)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20)

但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无论在哪个时代,茶馆里讲述的“莫不是国事”、茶馆与王掌柜自身所遭遇的经历,“莫不与国事相关”

>>>三个时代的街景与茶馆的“改良”

基于原作剧本,电影的场景必然简单——老裕泰茶馆店内,和店门口的街道,构成了主要的空间。

街道上,从晚清充满旧社会风貌的小摊贩,到军阀混战时期街上到处可见兵过如篦的军人,再到解放前夕游行的学生、店附近开起了电影院。时代在改变,处于底层人民的乞丐依然在街边,又表示着时代未根本改变,人们还在期盼着曙光的到来。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21)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22)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23)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24)

王掌柜一生念叨着“改良”,则体现在了茶馆装饰布置的“改良”上。

晚晴时,镜头在呈现全景外还特写了煤油灯炮、铜茶壶;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25)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26)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27)

军阀混战时期,店内挂起了各国国旗、茶馆内新添置了洋唱片机、王掌柜说起了英文,暗示着各军阀后面真正的角力者,也无形中透露出王掌柜圆滑处世的形象;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28)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29)

解放前夕,入口处摆起了卖香烟的橱柜,柜面上也开始了“茶钱先付”的规矩。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30)

细节处,让简单的场景做到了丰满填充。

>>>礼节、习惯的改变

《茶馆》第一幕时,吸引观众目光的除开社会众生各自谈的事外,还有各种花式的请安礼节▽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31)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32)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33)

尤其是二德子、黄胖子那一连串的“yo homie”更是显得哗众取宠▽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34)

即便到了民国,松二爷再见王掌柜时,还是保留着一连串的请安路数,教人哭笑不得▽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35)

这些礼节,映射着封建王朝的腐朽,尤其当王掌柜、康顺子分别时真挚的鞠躬,更反衬了这些没有注入真情的问候其无用之处。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36)

>>>电影手法的融入

电影《茶馆》由话剧改编,台词情节基本完全忠于原著,但很多电影手法的融入让影片带来更多信息量。

比如三幕之间的转场

当庞太监的青面獠牙褪去后,旁白声中,呈现出熊熊烈火燃烧的景象,寓意着腐朽的封建王朝被革命烈火包围;随后,一转眼,便是二十多年过去;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37)

第二幕尾声,当刘麻子被当街正法,倚靠着门的王掌柜将眼神躲开,再回首看来,场景不变,而角色已入花甲之年——又是二十多年已过去。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38)

两次转场间的数十年,全都留在留白中。其间发生的遭遇,便由每幕开场时乞丐说的数来宝中道来,随着数来宝每句词的讲述,画面也呈现着声画蒙太奇。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39)

在镜头语言和构图方面,也完成了许多侧写的效果

比如在一件事发生时,镜头通过旁观者的反应来间接呈现了场景的氛围和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40)

让观众乐道的尾声处,王掌柜分别侧过身子述说常四爷、秦二爷的一生,又用这种负空间构图,传递着他们是社会中的“少数人”,而“多数人”正是王掌柜自己。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41)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42)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43)

最令人怅然的部分当属最后三人撒纸钱,用老年间喊喊的规矩为自己祭奠的场景——

一扔用全片仅有的俯拍镜头;二扔用纸钱空中特写镜头。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44)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45)

随后,三人相笑分别,为自己、也为旧时代送了葬。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46)

而在这一幕之前,秦二爷的这句话,又在此时此刻让人别有触动。

茶馆秦二爷现状(茶馆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47)

蓝天野用表演艺术让角色在故事里为自己祭奠,而我们缅怀他,从他的作品始

-END-

主编:依梧

作者:宵夜

编辑:五魁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