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不进急门的原则(俗语东西七不送)

财不进急门的原则(俗语东西七不送)(1)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在串门的时候都习惯带着礼物,互相赠送。这属于中国自古流传的习俗之一。甚至成为了一种规矩,《礼记》中的话:“礼尚往来。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直到现在,仍然是大部分国民认可的行事准则。不夸张的说,送礼已经成为了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既然送礼是如此重要,关于送礼的时机和内容也就有相应的说法了。比如时机通常要挑有喜事的时候送,这样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送礼不能送的太频繁,这样接受礼物的人可能会心生疑惑,反倒不美。同样礼物的挑选也有讲究,俗话说:东西七不送,送了人散财也空。七不送是什么?这句话说的是真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财不进急门的原则(俗语东西七不送)(2)

什么时机送什么礼

自古以来,什么时候送什么礼是约定俗成的,而且送某样东西往往意味着特别的含义。

比如在古代,在婚礼之前,有一个环节称为“纳采”。也就是男方请媒婆初次登门提亲的过程。在女方同意后,男方通常要送礼,而礼物是一只大雁。这个礼物现在看起来很奇葩,其实是有特别含义的。因为古人认为大雁一生只有一位伴侣,伴侣死后终身不婚,是忠贞的象征。所以作为缔结婚约的象征,暗示夫妻二人会白头偕老。

财不进急门的原则(俗语东西七不送)(3)

还有一个词叫“衣钵”,字面意思就是衣服和钵盂,也有人理解为袈裟和钵盂。其实这个词关乎传承,所谓的“继承衣钵”,通常指得到某人的真传,也获得了为世人认可的弟子身份。之后再收徒授业的时候,有了名正言顺的师承,可以流传下去了。这里的衣服和钵盂,暗指吃穿,也是一种有特殊含义的礼物。

最被广大民众所熟知的,还有一种小礼物叫做“定情信物”,多见于才子佳人的故事中。比如男子送给女子的玉佩,扇子,女子送给男子的手帕,香囊,甚至一缕青丝等等。这种礼物其深意自不必细说,当然也不是随便哪个人就有机会得到的。可一旦收了礼物,如果变心之后,始乱终弃,就难免被世人唾弃。

财不进急门的原则(俗语东西七不送)(4)

财不进急门的原则(俗语东西七不送)(5)

除了具有特殊意义的礼物外,普通的送礼场合对于礼物的规定就宽泛多了。比如送礼通常以投其所好为宗旨,量力而为最好。但是在旧俗中有这样几种礼物是最好不要送的。包括伞、钱包、鱼缸、钟表、鞋、白蜡烛和枕头。

其中在闽南语中伞字的发音同散,而雨伞的发音同给散,意思就是把散送给人。在中国人的字典里,团圆是重要的幸福衡量标准,让别人离散,是让人不喜欢的寓意。为了讨口彩,所以不能送伞给别人。

财不进急门的原则(俗语东西七不送)(6)

同样因为读音的问题,钟表也不适合送人。因为送钟谐音送终,对收礼的人是一种不吉利的祝福,所以也不被大家所接受。

除此之外,还有物品本身所代表的含义特殊,所以不适合送人的情况。比如鞋子,因为鞋子往往象征着远行,送给别人鞋子有让人离开的含义。尤其在情侣之间,送鞋子被认为是不好的兆头。

财不进急门的原则(俗语东西七不送)(7)

最后说一下枕头,枕头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古人通常觉得枕头是比较私人的物件,也代表着高枕无忧的含义。如果冒然把枕头送给别人,也就是把好运送了出去,等于是自己坑了自己。

蜡烛因为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含义,其中以白色和红色最为常见。红色多用于婚礼,寿诞等喜事,而白色多用于丧事。由此可以得出,送礼的时候送白蜡烛会让人感到不解,也是不吉利的象征。

财不进急门的原则(俗语东西七不送)(8)

最后说一下枕头,枕头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古人通常觉得枕头是比较私人的物件,也代表着高枕无忧的含义。如果冒然把枕头送给别人,也就是把好运送了出去,等于是自己坑了自己。

有的礼物,看起来不大合适,但却因为不同的解释反而很讨收礼人喜欢。话说有一位县官老爷初到某地上任,当地富商名流纷纷设宴款待。酒过三巡后,当地首富献上了一份礼物,县官一看,有点不高兴,因为礼物是一个纯金的棺材。棺材这东西有点晦气,可没等官老爷发怒,商人急忙解释到:棺材棺材,升官发财呀。老爷这才转怒为喜。

财不进急门的原则(俗语东西七不送)(9)

送礼的改变

可见无论送什么礼物,都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而那些所谓的送礼忌讳,在现在的时代,有很多已经不再适用了。因为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光送礼的内容,就连送礼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过年过节,往年的大包小包送到家,已经不再常见了。特别在某些企业,领导向员工表达对于努力工作的感谢的方式,可能都体现在一张小小的卡片上——礼品卡。这种新形式,因为独有的便利性和易携带性,开始被大部分人所接受。

财不进急门的原则(俗语东西七不送)(10)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上送礼也成为一种广受年轻人喜爱的形式。送礼人在网上下单后,随着付款结束,物流人员就会把礼物送到收礼人手中。即使不在一个城市,甚至不在一个国家,对方也能接受到你的礼物,感受到你的情谊。算是一种非常便利的联系感情的方式。

结语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无论什么时代,送礼都是成年人维系感情和拓展人际圈子的必修课之一。不管喜不喜欢这种方式,但它作为人际交往的基础,关于其中的规矩和忌讳,还是应该心里有数的。以免花了钱和时间,不但没有搞好关系,反而引发了对面的不满,那就得不偿失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