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诱鱼的假饵(以假乱真愿者上钩)

最诱鱼的假饵(以假乱真愿者上钩)(1)

金秋时节天气凉爽,人们告别炎炎夏日,户外活动逐渐增加。此时,鱼肥水美,正是垂钓的大好时节。一人一杆,动静相宜,在山清水秀的环境里,垂钓者既可以消除生活中的紧张情绪,又可以收货美味的食材。

今年,在欧美国家中流行的仿生饵逐渐在国内垂钓爱好者中流行起来。各类以假乱真的仿真鱼饵,能够满足不同垂钓模式、不同水体环境的垂钓需求,又简化了垂钓者制作复杂饵料的过程,降低了参与“门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加入垂钓运动的行列。

随着仿生饵产业的不断发展,产品的功能性更加完善。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仿生饵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 本报实习记者 贾淘文

“洋货”改良打开国内市场

9月19日,记者在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的一家垂钓用品商店了解到,现在常见的仿生饵种类已经非常丰富。

店内的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仿生饵是近几年才被国内垂钓爱好者所接受的产品。此前,仿真饵在国外比较流行,因为最早的仿生饵只适用于‘路亚’的垂钓方法,即:以仿生饵模拟自然界中的小生物,通过垂钓者全身的运动,在鱼竿和钓线的配合下,让鱼产生自然的捕食反应,以达到上钩的目的。这与中国的垂钓方式正好相反,中国式垂钓讲究修心养性,垂钓者静静地通过鱼漂去观察水中鱼的反应。因此,仿生饵在国内有些‘水土不服’。近年来,随着国内仿生饵产业的发展,大量适合国人垂钓方式的产品应运而生,比如:蚯蚓、红虫、蝇蛆等小型鱼饵,通过技术改良,让仿生饵逐渐在国内垂钓领域广泛应用。”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国产仿生饵不仅制作工艺更加逼真,而且还增加了独特的“香味诱食”功能。

在一家专营垂钓用品的网店,客服人员向记者介绍:“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垂钓的水域环境和所垂钓的鱼种,选择相对应的仿生饵。这些仿生饵可以重复使用,一瓶就能用一年左右。不仅外形逼真,就连味道也做到了高度的还原,仿生蚯蚓、小虾、红虫要比真的鱼饵还要腥,并且能够保证饵料在水中持久地释放味道,更快地刺激鱼类进食。” 引领休闲方式多元化

9月21日,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某垂钓园走访。一位老钓友向记者介绍:“钓鱼讲究的是‘三分技术,七分料’,能不能‘上鱼’饵料是关键。很多钓友的饵料配方都是自己多年摸索出的‘密不示人’的绝活,制作难度大、使用材料丰富,不下几年的功夫,一般人很难摸出门道。”

在垂钓园内的渔具商店中,记者看到传统饵料的经营货架上,也摆放了一些仿生饵产品。一位购买仿生红虫的顾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垂钓对我来说是一种休闲方式,这种仿生饵免除了我制作鱼饵的繁琐工序,让钓鱼变得更加轻松。”

垂钓园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现在很多年轻人将垂钓作为一种亲近自然的休闲方式,钓上来多少鱼不重要,他们享受的是悠闲惬意的轻松氛围。仿生饵降低了垂钓的‘门槛’,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垂钓这件事。”

团体标准促进行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1年山东省威海市就已经荣获“中国钓具之都”的称号,成为国产仿生饵的重要生产基地。目前,威海有几十家企业从事仿生饵生产,并已经形成较大出口规模。

为了让仿生饵产业走向健康发展道路。今年,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启动了《仿生饵》团体标准制定工作。中国文教用品协会副理事长胡红江表示:“此项标准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先导工程,要从提升安全、环保、质量指标方面加强研究。国内仿生饵消费逐年扩大,国外仍然是重要市场,企业要加大国内市场开发力度。同时,企业应重视自有品牌建设。今年消费品市场监管力度加大,生产企业一定要注重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共同努力,把团标制定好,为规范仿生饵市场行为、提高产品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