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1)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2)

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鸭绿江中上游,与朝鲜的两道(两江道、慈江道)、三郡(中江郡、金亨稷郡、慈城郡)隔江相望,国境线长132.5公里,辖区面积3008.5平方公里,全市辖7个乡镇6个街道,7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人口21.6万。临江1902年建县,1959年撤销临江县成立浑江市,临江被降格为镇级体制,1985年升格为区,1992年撤区设县,1993年撤县设市。

临江历史文化悠久

夏、商时期属青州和营州,唐渤海国时期为西京鸭绿府所在地,是渤海国五京之一和通往长安朝贡道的交通枢纽。1902年(清光绪28年)设临江县,成为鸭绿江沿岸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有过“正阳门外,日过千帆”繁荣景象。1947年,陈云、肖劲光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指挥了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3)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4)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5)

四保临江纪念馆

现存有唐渤海国冶铜遗址、伪满皇帝溥仪退位遗址等3处国家级、28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拥有还阳参酒、民间剪纸等6个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6)

伪满皇帝溥仪退位遗址

临江资源极为丰富

临江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全市有原麝、瓜鲵等野生动物250余种,山参、高山红景天等野生药用植物1000余种,是“中国高山红景天之乡”和“国家北药基地”;矿产资源已探明和开采的有硅藻土、煤、铁、镁、铜、金等46种,其中硅藻土和炼镁用白云石储量及品位居全国第一,被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硅藻土工业城”和“中国硅藻土产业科技示范基地”。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7)

稀有金属矿石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8)

境内温泉、矿泉遍布,水能资源丰富,已建成中小水电站43座,总装机6.3万千瓦。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9)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10)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11)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12)

龙润温泉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13)

七道沟瀑布

临江生态环境优良

气候温和湿润,森林总面积30.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6.69%,先后设立临江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原麝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鸭绿江马口鱼种质资源保护区、五道沟国家湿地公园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天然氧吧,养生福地”的美誉,被评为“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最美县城”“中国长寿之乡”。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14)

临江自然风光秀丽

比较突出的旅游资源单体有125处,陈云旧居、“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精品线路和100个著名红色景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中国最具开发价值的十大旅游城市”。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15)

陈云旧居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16)

四保临江纪念馆

临江发展前景良好

市八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五三一”发展战略,矿产新材料、矿泉饮品、医药健康、文化旅游、边境经济产业“新五样”初具规模。

矿产新材料产业方面

栗矿公司、嘉合康宁等双停企业实现稳定复产,大塬、金豹、盛东等一批重点转型项目竣工投产。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17)

矿泉饮品和医药健康产业方面

农夫山泉、葵花药业、厚爱集团等一批全国知名的“旗舰型”企业相继落户。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18)

农夫山泉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19)

厚爱集团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20)

葵花药业

文化旅游产业方面

鸭绿江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重点旅游项目加快实施,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中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和“2018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环长白山、沿鸭绿江旅游枢纽城市地位得到提升。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21)

边境经济产业方面

互市贸易场馆主体完工,已启动省级互市贸易点申报。跨境电力输送项目完工,有力保障境外合作项目良好运营。紧盯产业转移趋势,敢闯敢试,实施出境劳务加工项目4个,签约境内劳务加工项目6个。2019年,出境加工贸易额占比达到全省的一半以上。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22)

洞天福地显清幽(洞天福地胜境临江)(23)

边境贸易

来源 : 临江融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