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登在哪里被击毙 拉登为何要策划

灰色与黑色交杂的烟雾滚滚翻腾,本是暖系的明黄色火焰只带给人不安,大楼像是被拦腰打了,即使再怎么模糊不清,即使再怎么摇摆不定,那段伴随着阵阵惊呼的视频还是让很多人至今难以忘却,故事出现在2001年9月11日的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参考着这个本来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时间,它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名字:“9.11事件”。

本拉登在哪里被击毙 拉登为何要策划(1)

除了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两架民航客机撞倒的一号楼与二号楼,周围还有五个建筑物因震动而坍塌,作为世界最大的单体行政单位建筑,美国最高军事指挥机关的五角大楼也被另外的客机袭击,结构损坏并局部坍塌,而在此之前,若是问起美国最为安全的建筑,五角大楼必在名单之列并位居高位。这么明晃晃地“打脸”激起了美国的戒备与怒火,美国政府花费高达五万亿美元,耗时足足十年之久,只为追杀那个他们心中的头号嫌犯,本拉登。

也许是习惯,也许是传统,很多人在待人待事的最开始都存在着部分刻板印象,当然这些印象并不都是坏的,拿哲学里的话术来说,世界存在着它的双面性,你以为的并不完全是你以为的。现在,让我们拉回话题,今天主人公本拉登。关于他,或许大家最熟悉的身份,应该是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要犯这个名头,美国政府指控他为1998年大使馆爆炸案与9.11事件的幕后主谋。然而若是去了解下本拉登的生平,蒙着恐怖分子头头面纱的他似乎又有些不同之处。

本拉登在哪里被击毙 拉登为何要策划(2)

作为富有的代名词,沙特阿拉伯的地里流淌着“黄金”,而本拉登出生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富商家庭,家里主要涉及建筑业,与皇室也有着非常亲密的联系。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赢在起跑线的他并没有因此感到满足,长久坚持的努力加以良好的教育条件,使得他非常优秀,从他未来能与美国周旋十年来说,出于理性的角度,本拉登是个实实在在的聪明人。结束了中学阶段,本拉登顺利地进入了KAU大学攻读经济与工商管理,后来也有不同的说法,土木工程或是行政管理,不过这点不好考究,也许未来会有答案。

本拉登很快进入了家族企业,也许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对于年轻而又抱以理想的青年来说过于无聊,他用极短的时间便厌倦了这般生活。在成为我们熟知的恐怖分子头头之前,他做过工程师,头脑非常好用,凭借着地形资源优势,在石油与建筑业大展拳脚,在个人资产最高时约有数十亿美元,根据后来美国军方的保守估计,本拉登能自由支配的财产约有五亿美元向上,这也为他未来的恐怖活动提供了大量的金钱保证。

本拉登在哪里被击毙 拉登为何要策划(3)

富二代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富一代,这开始是个励志故事,若是依旧驰骋商界,或许他能富足得过完人生,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选择,后来的本拉登偏爱于硝烟、战火、恐慌与泪水。

说到这里,我想声明一下,可能是由于每个人的见解不同,再加上各方放出的消息不同,本拉登的故事其实有多种多样的版本,比如死亡时间与地点,我们里讲到的基本是最为被大众接受,即最普遍的说法,偶尔会穿插不同专家的猜测,大家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很多正统的教几乎都有着类似因果循环的说法,既然做了事,必然是有原因促成事情的发生,本拉登也不例外,他的“”起源于1979年的阿富汗战争,这算是他的起点。争端在国家之间从来都不罕见,甚至于中东地区而言,战争都不算少,苏联进攻阿富汗时,观念相同的阿拉伯人疯狂反对苏联的入侵,作为疯狂的伊斯兰教粉丝,本拉登也融于其中。他不惜暂停学业,也要与信仰类似的朋友们前往阿富汗,参与了“伊斯兰圣战组织”,以此反对苏联红军,直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本拉登在那里陆陆续续生活了十年时间。

本拉登在哪里被击毙 拉登为何要策划(4)

本拉登在阿富汗创立了个名为“服务营”的组织,开始的意义为招募阿拉伯志愿者,1988年在他的授意下,“服务营”转身变为了“基地”,在当时只是改变了名称,现在来说却是创造了个凶名满满的组织。

这时,本拉登与美国以及部分西方国家还是相当不错的,老话说得很有道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据说美国在此时期对他的组织提供过很多军事武器装备援助,总价格达2.5亿美元,这也是他们关系最为亲近的时候。阿富汗生活除了让本拉登多了批忠心耿耿的追随者,还使得他结识了个观念相同的“朋友”——塔利班

本拉登在苏联撤军以后便回了沙特阿拉伯,原本以为能好好生活的他很快便再度遇到意外,1991年的海湾战争。有了比较丰富经验的本拉登向沙特王室建议启用“基地”组织,却被回绝,后来沙特王室同意让美国驻军,这点彻底惹恼了本拉登。从阿富汗战争开始,他已坚定认为“西方世界是霸权主义”,美国驻军无疑是引狼入室,他愤怒地写信给国王,指责他背叛教义,他自比贫穷与正义的穆斯林代表,对全部迎合西方势力的政府嗤之以鼻。

本拉登在哪里被击毙 拉登为何要策划(5)

本拉登对政府有意见,沙特政府对本拉登又何尝不是没有想法,双方明里暗里互怼。当然,作为经历过战争,非常能干的人,本拉登的行为不止口头,如刺杀王储与教主、东非美使馆爆炸、多起自杀式袭击,很多案件后面都有着他的手笔。

沙特政府因此取消了他的国籍,后来的本拉登流亡于苏丹、也门,在1996年去往了“朋友”管理下的阿富汗,塔利班首领奥马尔对他的到来非常欢迎,将他视为尊贵的客人,后来即使面对美国的压迫,奥马尔也没有将本拉登交出,“基地”组织于此大肆扩张

本拉登与美国之间的“爱恨情仇”拉的时间很长,他将美国视为头号敌人,既然有了敌人,那就需要准备“打”。根据美国方面的记载,本拉登与美国首次大范围大规模的较量,是1998年的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爆炸,随后不久,驻坦桑尼亚大使馆也出现“轰隆”巨响,两次袭击共有上千人伤亡。众人人心惶惶之际,本拉登出现在了网络上,身着迷彩服,背着枪宣布:“圣战”开始。

本拉登在哪里被击毙 拉登为何要策划(6)

伴随着双方之间斗争越发严重,本拉登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于是,就有了惊骇世界的“9.11事件”。那是在二战结束后,美国本土上出现的最为严重的恐怖袭击,包括19名恐怖分子在内,遇难人数高达2996人,由于各国各势力对损失的计算不同,我们这里只说联合国的统计结果,因为此事,美国损失约有2000亿美元,全球经济损失约是1万亿美元,本拉登的悬赏金额被提到了5000万美元。被彻底惹恼了的美国通过了爱国者法案,于2001年10月7日,由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对阿富汗发动“反恐战争”。

本拉登极力否认美国对他的指控,他说过:

“我所信仰的教义就不允许我做出这种事情。”

但这些说法并不影响美国讨伐他,也不影响他再度开启逃亡生涯。美国作为搞事大国,尽管有人拍纪录片来表示本拉登并无过错,但他与美国的梁子太深,无法解开。

本拉登在哪里被击毙 拉登为何要策划(7)

若是寻找用于形容躲避美方追捕的本拉登,我想“狡兔三窟”这个词汇应该相当有意思。阿富汗的托拉博拉山区洞穴密布,他最开始躲藏于此,美国军队往往在得到消息赶往某个洞穴时,他已经早早逃走,这样你追我跑的生活持续一年多,美方抓关键人员的行动几乎算得上毫无收获,美方多次怀疑本拉登已经死亡,却在放出他的死亡信息时,本拉登总会以录像的形式出现在互联网上。

在审讯抓来的人并未得到己方想知道的信息后,美方将目光放在了他的录像带上,本拉登的录像是有背景的,美国政府找来许多地理、地质学专家,企图从蛛丝马迹里找到他的所在,只可惜最后还是无用功

2010年,中情局的人员经过极长时间的跟踪后,终于将本拉登的行踪锁定在了某个建筑物里,建筑物作为三层高的小楼平平无奇,但若是细看就会发现它的反侦察能力做得极好,无论是防止外人看到内部的七英尺高的外墙,还是出门必被焚烧的垃圾,尽管里面看似只住了两个人,但是外挂晾晒的衣物却暴露了第三人的存在。

本拉登在哪里被击毙 拉登为何要策划(8)

2010年12月中情局局长向国会申请对建筑进行大规模搜查的资金,而分析师们却对此仍抱有专业性的怀疑,毕竟是他们追查了近十年的人,不能放松半分。直到2011年的5月,美国军队“海豹突击队”在总统奥巴马的命令下闯入小楼,击毙闻声而来的两人后,成功杀死了本拉登,这场持续了十年的追捕战终究落下了帷幕。

参考文献:环球新闻 新华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