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李白谁有遗憾(瞿弦和朗声吟诗)

《柴门掩雪图》轴

明代唐寅所作

纵84cm,横48.7cm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杜甫和李白谁有遗憾(瞿弦和朗声吟诗)(1)

《柴门掩雪图》题画诗

明·唐寅

柴门深掩雪洋洋,榾柮炉头煮酒香。

最是诗人安稳处,一编文字一炉香。

煮酒一壶,吟诗一首

待一场雪落,问一声冬安

拥毳衣炉火,乐得自在

这是古人在冬天里的极致浪漫

在明代著名画家唐寅笔下

冬景是定格的瞬间镜头

是凝固的片刻记忆

他所作的《柴门掩雪图》轴

描绘出一片意境深远的冰天雪地

画中雄伟险峻的雪山气势磅礴

一座阁楼藏于山腰处

两侧的古树枝条相互缠绕

门前的溪水自流向下

又见孤舟泊于岸边

船夫坐在舱里躲避风雪

山下还有独行之人撑伞漫步雪中

路边有一茅屋酒肆,店幌随风飘动

似乎等着与独行者相遇

杜甫和李白谁有遗憾(瞿弦和朗声吟诗)(2)

在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的舞台上

朗诵表演艺术家瞿弦和

携手青年舞蹈家李响

带领观众入画《柴门掩雪图》轴

领略画中意境

李响化身撑伞行人,

独身在大雪中赶路

瞿弦和所饰老者则静坐于木船中

焚一炉香,手持书卷几本

独行者白衣长衫,网巾束发

在雪中随着笛声悠扬起舞

连带着衣角荡起的雪尘都饶有意趣

他转身来到画中酒肆收伞歇脚

船中老者拄一竹杖漫步吟诗

情至深处畅然而笑

曲终之时

赶路者留下诗篇于酒肆书案

继续撑伞独行

杜甫和李白谁有遗憾(瞿弦和朗声吟诗)(3)

唐寅在明代是“吴门四家”的代表人物

又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他在诗词书画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介绍

唐寅学习了董源、李成的绘画手法

以及南宋时期的绘画风格

但前人的笔法

在《柴门掩雪图》轴中发生了改变

这与唐寅的心境有一定关系

我们通过沉寂的雪景

可以一窥画家的内心世界

雪是大自然馈赠的一张巨大宣纸

留白写意都交由创作之人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

这幅画作以自然之大衬人之渺小

过路人用伞挡住了脸

让人不知其身份,留出了想象空间

画家运用小斧劈皴与豆瓣皴画山

再以淡墨渲染立体感与空间感

营造出能令观者“走进去”的冰雪世界

杜甫和李白谁有遗憾(瞿弦和朗声吟诗)(4)

《柴门掩雪图》轴中的“柴门”

是中国艺术创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

这其实是文人的一种自谓

表现出“安贫而乐道”的豁达精神

而雪的意象所指也是创作者的内心表达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说道

画家画的也不单单是雪

而是大雪之中人的表现

大雪封山,人还是要烧火煮酒

这是画家心中自有丘壑与诗文

只要心中有诗文

再大的雪与我何干呢?

杜甫和李白谁有遗憾(瞿弦和朗声吟诗)(5)

苍茫冬日,皑皑白雪

有冬入怀,落雪成诗

诗人和画家

拨开了藏于雪下的生命力

“最是诗人安稳处,一编文字一炉香”

在寒冷的冬季里

创作者的内心世界

凝固成了画作中的一点诗情

成了诗人笔下渲染不开的浓稠浪漫

墨痕行过之处是化不开的柔情

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一片安顿心灵的天地

杜甫和李白谁有遗憾(瞿弦和朗声吟诗)(6)

来源: 央视综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