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细节解密200年(水浒细节解密之)

《水浒细节解密》系列正在继续,本期第八十一回!

之前的水浒细节解密,大锤一直跟列位读者听友,聊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佛道知识。在讲述了佛家道家的诸多事物之后,本期开始我们要聊《水浒传》里其他职业了,我们先说的,就是《水浒传》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职业——店小二。

大锤一提起“店小二”这个名字,列位《水浒传》爱好者肯定耳熟能详了。《水浒传》里充斥着大量的店小二,他们或者助推关键情节发展,或者帮助好汉们传达世情信息,总之就是大量出没的绿叶人物。

水浒细节解密200年(水浒细节解密之)(1)

这其中,不乏令我们读者印象深刻的店小二。比如为虎作伥型的,这就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情节中出现的店小二,充当镇关西郑屠的爪牙,看管着金翠莲父女,被仗义出头的鲁提辖先给了一巴掌再给上一拳头,打得店小二门齿脱落、口中吐血,最后充当了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现场目击证人;

又比如雪中送炭型的,这就是林冲风雪山神庙情节中出现的沧州牢城营前开酒家的李小二。李小二因为早年受过林冲的恩惠,因此当林冲刺配沧州、两人偶遇之后,李小二夫妇俩感念林冲往日之恩,热心照顾林冲起居,而且陆虞候[hòu]等人恰好在李小二酒店内策划谋害林冲,李小二为林冲传递了关键性的信息,让林冲得以有了防备,这才有了火烧大军草料场林冲雪夜大报仇的故事。

水浒细节解密200年(水浒细节解密之)(2)

此外还有各种其他类型的店小二,比如被李逵打吐血的店小二、发现时迁偷鸡的店小二,等等。总之,店小二在《水浒传》中出现频繁,并且作为不起眼的配角,起到了衔接剧情的关键性作用。

大锤先解释一下店小二的由来。关于“店小二”的意思,我们是非常清楚地,一般是古代对客店、饭铺、酒店里面负责接待客人的跑堂伙计的称呼。这个称呼是宋元时代开始出现的,并且大量应用于宋元时代话本和戏剧中,作为话本戏剧的集大成者,《水浒传》沿用了这个称呼。

水浒细节解密200年(水浒细节解密之)(3)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把客店酒馆的伙计叫做店小二而不是店小三呢?根据后世学者的研究,一般认为店小二的称呼是根据一家店里面的大小排行来拟定的,也就是说,默认一家客店饭馆里,店老大是这家店的主人、老板,而主人老板之下第二大的,就是跑堂的伙计了,因此顺序延续下来,店主人是店老大,那么伙计就是店小二了。

其实最开始在宋元话本戏剧中,“店小二”的全称是“店小二哥”,这正是尊称店主人为大哥、尊称伙计为二哥的一个例证。只不过后来,四个字的称呼不如三个字顺口,因此“店小二哥”逐步演变成了“店小二”。

水浒细节解密200年(水浒细节解密之)(4)

在《水浒传》中,有两个关于“店小二”的情节是不太引人注意的,但是同时却也隐藏着一个秘密。

第一个就是,在《水浒传》中,“店小二”是一大类酒铺饭店客店的服务人员的统称。在《水浒传》中,除了“店小二”之外,还出现了同类的其他称呼,比如“酒生儿”、“酒保”、“过卖”等等,并且在书中大量混用。

比如鲁提辖路遇史进,请他们喝酒吃饭,去的酒家里面就是把店小二称为酒保。而在武松醉打蒋门神一节中,武松去快活林蒋门神酒店挑衅,书中前面还叫接待武松的伙计为“过卖”,后文又称呼同一个人为 “酒保”。

水浒细节解密200年(水浒细节解密之)(5)

宋江怒杀阎婆惜一节中,刘唐携带金条来感谢宋江,宋江在酒店里款待刘唐,书中就提到宋江“叫量酒人筛酒与刘唐吃”。也就是说,在《水浒传》中,“酒保”、“过卖”、“量酒人”虽然称呼不同,但是指的都是店小二一类的伙计。

“酒保”这个称呼其实出现的远远早于店小二,在秦汉时期的文献中,我们就能够找到“酒保”用法,它也是店小二的一个别称。“过卖”则是宋代出现的对店小二的一个时代性称呼。

水浒细节解密200年(水浒细节解密之)(6)

不过,在宋元历史民俗资料中,“过卖”和“量酒人”其实并不是一个意思,“过卖”主要是负责接待客人点菜并报菜名给后厨的伙计,而“量酒人”则是负责量酒倒酒的伙计,严格意义上来说,两者的职责并不相同。但是在《水浒传》中,两者通常都是大量混用的。

《水浒传》中另一个使用“店小二”的特别之处在于,在书中,这个“店小二”有的时候可以指店主、老板,有的时候指代的才是店铺的伙计。

比如林冲在沧州遇到的旧识李小二,书中交代他是“酒生儿”,这是《水浒传》原创的店小二又一称呼,但是李小二虽然名为店小二,他在沧州牢城营前经营酒店,他自己就是店主人。

水浒细节解密200年(水浒细节解密之)(7)

为什么《水浒传》会出现“店小二”含义非常丰富、并且包含大量词语混用的情况呢?

这其实并不是《水浒传》独有的现象。从元代杂剧中,我们就大量看到这一类店小二称谓的混用情况,包括不同伙计的店小二统称,以及店家、店主和店小二的混用。

这是因为,这些角色在戏剧故事中主要起一个衔接的作用。在戏剧中,往往只是标志性地出现,传递一下关键消息,他的任务就结束了,因此在宋元话本戏剧创作中,才会高度省略,把店主、店小二等不同人混为一谈,意思就是对台下观众说,这位店小二就是酒店里那个传递消息的人,至于他到底是店主还是店伙计,这一点对于故事情节发展并无意义,因此高度省略的戏剧化情节冲突之下,店小二就演变成了《水浒传》中的模样。

水浒细节解密200年(水浒细节解密之)(8)

而《水浒传》中的各种店小二,或者参与剧情或者交代背景,充分延续了宋元以来话本戏剧的艺术传统。可以这样说,《水浒传》中的店小二们,正是携带了宋元以来话本戏剧发展脉络的历史密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