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师批改作业要用两道杠(代批作业现象背后还有硬伤)

此前,江苏一位家长称要退家长群,引发了舆论对家长代批作业的探讨。12月10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教育部一直坚持杜绝家长代批作业的现象。但也有教师反映,家长批改作业只是表面现象,这背后还有另有硬伤。

为什么老师批改作业要用两道杠(代批作业现象背后还有硬伤)(1)

1995年,宁海的一位数学老师,开创了一种新的批作业方式"只打勾不打叉"。

那天戴老师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一个细细弱弱的声音响起:"老师,别给我打叉,让我改对给我100分吧"。

戴老师很好奇,为什么孩子这么执着地想要100分?后来他才知道,不是孩子喜欢100分,是家长过于喜欢100分了。既然学生有这样的需求,那他就要让这种需求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说干就干,他琢磨了好几天,决定批改过学生的作业后,不标明具体的错题在哪,只把错题的数量标在作业下面,让学生们自己去找,只要学生自己找到并且改正了,就每道题奖励10分上不封顶。

为什么老师批改作业要用两道杠(代批作业现象背后还有硬伤)(2)

这一创新方式给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带来了改观,原本马马虎虎的孩子,开始认真改起了作业,原来粗心的小毛病改掉了不少。但也有不少家长质疑,如果孩子们连作业上的叉都承受不起,以后生活中遇到什么难处怎么办。

不过也有人说,戴老师的方法很好,很适合用来鼓励小一点的孩子学习。

25年前的这一方法,后来也被不少人沿用。重庆市的一名山区教师陈伟在教孩子们英语的时候,因为大多数家长文化水平不高,觉得英语没什么用,学生们也没兴趣,初期教学的时候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陈伟心里明白,大山里的孩子们心理敏感,缺少自信。所以他从来都不给孩子们的作业打叉,只是在错误的地方画个红点或者打个圈,等孩子们改正了再改成勾。

陈伟班里有个小张同学,他父母外出打工,小张平时就跟奶奶一起生活,平时不爱说话也不爱学习。陈伟没事就带点小礼物,或者对他言语鼓励。慢慢地,小张的英语也能考到90多分了。

为什么老师批改作业要用两道杠(代批作业现象背后还有硬伤)(3)

这原本是为了鼓励孩子,保护他们幼小自尊心的方法,演变至今却有些变了味。

一名数学老师反映,现在学生的作业水平,已经成为了教师工作质量考核的重要一环,所以孩子们的作业必须全对,老师连一个红叉都不能打。

为了保证作业交上来之前是全对的,老师不仅会拜托家长帮忙"检查",还会找班级的小组长再检查一遍,如果还有错误,就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去改好,最后打上勾才算完。

这名老师说,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小学,到了初中,孩子们的考试变多,依靠考试就足以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了。

为什么老师批改作业要用两道杠(代批作业现象背后还有硬伤)(4)

虽然这样的现象只是个例,不能代表所有家长代批作业的现象,但也可见家长与老师并不是敌对关系,大家各自有各自的苦衷。前有家长深夜未批改作业,遭点名批评,后有老师迫于考核不敢打叉。

央视评价称,培养孩子是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家长应该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学校应该侧重孩子学业,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二者分工不同,缺一不可。

编辑:古月

来源:央视网、上游新闻、宁波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