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雍正片段(甄嬛传雍正最高明的演技)

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甄嬛传雍正片段(甄嬛传雍正最高明的演技)(1)

01

《甄嬛传》的雍正皇帝,除了铲除年羹尧和敦亲王一党,政事上的表现其实不多。

因此我还是打算从爱情说起吧,其实无论是对待爱情还是对待政事,雍正帝的作风都是一致的,大可以由此及彼。

总有人拿《甄嬛传》跟TVB的《金枝欲孽》比,我认为这两者强调的重点不同。

《金枝欲孽》是典型的女人戏,而《甄嬛传》则是女人戏表象下的男人戏,真正的主角不是甄嬛,而是皇帝,女人,不过是皇帝身后的背景而已。

在玩女人心计上,《金枝欲孽》已经做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了,后面的基本上难以有什么更大的突破,所以电视剧的《甄嬛传》的主要视角其实写的是雍正。

这也是我觉得《甄嬛传》电视剧高于原著的地方,也是郑晓龙导演的厉害之处。

一方面,他回避了前人已达到的宫斗剧的高度。

另一方面,他拍出了一个在后宫里不幸的皇帝,但还是皇帝。

在这之前的电视剧,无论是《雍正王朝》还是《康熙王朝》,主要场面都是朝堂上的皇帝,而类似于《孝庄秘史》里的皇帝又过于儿女情长。

郑晓龙导演就抓住了这个点做突破,所以《甄嬛传》能从众多宫廷剧中脱颖而出。

这是郑晓龙的高明之处,同时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他为什么会选择陈建斌来饰演雍正了。

源于陈建斌身上的正剧范儿,他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和一个笑容,都喜怒不形于色,让人猜不透,哪怕在后宫都是如此,这样才是雍正。

如果挑一个帅哥小鲜肉来演这个皇帝,那么这剧就会立刻沦落成为后宫言情剧了。

女演员们只需要花团锦簇,各安其份就行,陈建斌才是真正稳住场子的那个人。

所以《甄嬛传》看了无数遍之后,透过众多华服丽人,发现最出彩的角色竟然是雍正。

他的性格是隐的,一直让人琢磨不透的,但是在这“隐”的过程中,随着剧情的发展,皇上的变化还是能无声无息的让观众感觉到了,他老了,累了。

比如皇上服用丹药后,陈建斌说话的语速都比从前慢得多了。

这就是最高明的表演,不露痕迹,我初次看着觉得很自然,不用力,好像天然就应该是那样的。

但是你回头一想,其实不是,就是演技太好,太精彩,与角色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对比甄嬛,孙俪演技固然很好,但多少还有点“演戏”的痕迹。

甄嬛的性格是情节推进的,是显的,一步步的从烂漫少女到后来的心狠手辣,是一个个故事转折导致的,相对容易演一些。

甄嬛传雍正片段(甄嬛传雍正最高明的演技)(2)

02

如果把皇帝当成一种职业的话,雍正无疑是个合格的皇帝。

而且雍正皇帝也很爱甄嬛,但是他的爱是怎样的呢?

皇帝可以有三宫六院,佳丽三千,他认为他这样说是已经对甄嬛好到无以复加了。

朕若不做这个皇帝,只是个富贵王爷,有皇后这个贤妻,你与世兰两个美妾,便足矣。

但是甄嬛当时的眼神,是颇感失落的。

甄嬛传雍正片段(甄嬛传雍正最高明的演技)(3)

甄嬛心中当然知道皇帝不可能只爱自己一人,但“愿得一心人”的奢望被再度证实是镜花水月时,虽然明白也难免伤感。

所以若甄嬛可以选,她毋庸置疑地应该选择果郡王。

若是让我来选择,也毋庸置疑地选择果郡王。

原因太简单了,果郡王能给予甄嬛的,才是专一的爱。

无论你是否相信这种一往情深此生不渝的真爱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至少在《甄嬛传》里,它是存在的。

比起权势富贵,如此深切的感情,才是更加难能可贵的。

而且果郡王对甄嬛也很有吸引力,所以毫无疑问地,但凡甄嬛有得选,必然选择果郡王。

何况甄嬛当时和华妃已经是明敌,皇帝内心也清楚这一点,可他全然不以为意。

因为在皇帝的心目中,嫔妃们都应该围着自己转,以自己的利益为利益,她们之间的恩怨都是争风吃醋的小儿科罢了。

他做不到站在嫔妃们的立场上去想到,这些根本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纵然有惨烈的事实摆在皇帝面前,他囿于自身的立场,最多做到理性层面的理解,不可能有感性层面的体会。

所以他说娇妻美妾,纯然是从自己的心意出发,根本没考虑过甄嬛的感受。

当然皇帝本身有着延续皇家后裔的责任,多纳嫔妃没什么不对。

但片子是拍给现代人看的,多少要迎合一下现代人的价值观,所以甄嬛被塑造成了一个追求现代派爱情的角色。

从这点来看,皇帝确实满足不了甄嬛的愿望。

所以我觉得,甄嬛抛弃了皇帝拿自己当美妾的爱、拿自己当替身的爱,转而追求和果郡王两情不渝的爱,也没什么不对。

皇帝有皇帝的立场,甄嬛有甄嬛的立场,这两种立场本身无对错之分。

关键在于甄嬛掌握了皇帝的立场,而皇帝不知道甄嬛的立场。

皇帝在明,甄嬛在暗,所以皇帝最后才败给了甄嬛。

所以我的文章会从甄嬛的立场出发,说明雍正为什么该si。

然后转回到雍正立场,来看看他是不是因为做的不够好才会si。

甄嬛传雍正片段(甄嬛传雍正最高明的演技)(4)

03

我剖析人性的理念一向都是:从立场出发谈观点,从立场出发看行为,脱离了立场谈观点和行为就是耍流氓。

皇帝多纳妃嫔,太正常不过了。

第一是要给皇家开枝散叶,第二是要满足自身的欲望,当然不仅仅是指xing欲。

每个女人,也可以拓展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只有许多人加起来才能满足皇帝各方各面的需求。

她们之间有overlap,也有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特质。

皇帝为什么说一个宜修 一个年世兰 一个甄嬛就够了?

因为这三个人加起来就能满足皇帝绝大部分的需求,而单靠一个甄嬛是满足不了的。

那为什么果郡王觉得甄嬛一个人就够了?

首先,果郡王比皇帝知足。

其次,果郡王明白爱情是相互的,如果自己对甄嬛三心二意,如何能要求甄嬛对自己全心全意?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有舍才能有得,以己度人,理性利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道理放在生活上、爱情上、经济上,放在任何方面上都是一样的。

纵然一个甄嬛满足不了果郡王方方面的需求,他也必须放弃那些别的,才能得到最重要的甄嬛。

甄嬛传雍正片段(甄嬛传雍正最高明的演技)(5)

那难道皇帝完全不明白这些道理吗?当然不是。

他对年羹尧,对宜修,对朝政大事,对后宫小事,绝大部分时候他就是在贯彻这种自己付出以求回报的理念,这也就是一个明君该做的。

但是他对甄嬛的爱情这件事上,处理的不好,所以最终被甄嬛弄si。

他口头上说一妻两妾就够了,其实他做到了吗?他没有。

纵然这三个人就能满足他绝大部分的需求,他的欲望还有边边角角,需要其他零零散散的嫔妃来填空。

皇帝纳嫔妃,几乎是没有成本的,然后又有祖宗规矩撑腰,他做不到像果郡王一样去考虑什么有舍才有得。

因为他完全没必要舍啊,全天下的女人,只要他看见一个新鲜的喜欢的,他就可以收一个啊,就跟很多渣男的集邮性质是一样的。

你要集邮,没有问题。

关键是你能不能承担这个集邮的代价。

正常情况下的皇帝们是可以承担的,嫔妃们根本没得选。

即便是在这个剧里,我们也看到了,即使你是皇帝,如果你违背了做人做事的起码准则,你什么都想要,不考虑别人,你也不会有好下场。

甄嬛传雍正片段(甄嬛传雍正最高明的演技)(6)

04

虽然我多数时候是从正面看问题,现在就要从反面看一回。

雍正对苏培盛说的这几句话,从正面理解就是说甄嬛比别人都强,从反面理解就是别人也各有各好。

你就说这个安嫔吧,唱个歌能让你觉得舒坦,祺嫔虽然也温柔殷勤,要说二者平衡,当属莞嫔。

别说甄嬛不在,就算甄嬛在,皇帝也要听安陵容唱歌,也要看祺嫔的撒娇卖萌,更要品味叶澜依的野性美。

事实上,雍正不光不满足于一个娇妻两个美妾,也不满足于现有的各色花朵,他还要不停地充实后宫。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人越老就越控制不住自己,起码咱们的皇帝是这样的。

年纪越大,越不知节制,又吃丹药又召幸大量年轻嫔妃,就跟《红楼梦》里贾赦似的“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的放在屋里。”

甄嬛传雍正片段(甄嬛传雍正最高明的演技)(7)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嫔妃也不是木头人,皇帝能满足人家的xing需求么?

所以孙答应就跟贾赦的小老婆们一样,怨怪雍正年纪大了,耽误了自己的青春。

这个事孙答应做的有错吗?

从立场上来说没错,你雍正满足不了人家,人家寻找别的渠道有什么错?

只要孙答应自己能承担事发的后果,是好是歹全是她自己的事儿,别人没资格来指责她,更没资格站在忠君的立场上指责她。

但是,同样是tou情,我要指出沈眉庄做得不对,孙答应做得无可厚非。

从立场上来说沈眉庄也没错,只要她自己认清楚这个道理,自己能承担事发的后果,包括把沈家温家祖宗十八代的人头都豁出去她也无所谓。

她要与温实初相好就是她自己的选择。

但是眉姐姐没充分认识到她这事情的严重性就稀里糊涂地做了,所以我说她是方法错,而不是立场错。

甄嬛的tou情就是立场和方法都没错。

理论上来说只有一个人有资格站在皇帝的立场上来指责孙答应不忠,那就是皇帝自己。

其他替皇帝指责孙答应不忠的人,要么就是在为自己谋取利益,要不就脑子不清醒。

但是仔细思考一下,皇帝的这个立场站得住脚吗?

朕是天子,为什么你们要背叛朕?

为什么就不能背叛天子?这是老天爷规定的吗?君权天授是不容置疑的吗?

除了枪杆子的威慑和笔杆子的洗脑,人民为什么就应该忠于天子呢?

天子给不了人民需要的东西,还要求人民无条件地遵从,这不就是违背了经济学原理吗?

孟子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中国的封建时代本来是有很重的民本思想和平等互利的理念的,可惜全被秦的统一毁掉了。

后来的儒家文人更是硬生生地把孔孟的观点扭曲成了无条件的忠君,这就是统治集团笔杆子洗脑的力量。

孟子说: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无论是管理团队还是管理国家人民,道理都是一样的。

双方要在付出与回报之间做等价交换,没有什么忠心是天经地义的。

甄嬛传雍正片段(甄嬛传雍正最高明的演技)(8)

05

但皇帝也是人,这是皇帝最大的悲哀了。

是个人,他就要有人的心理和情爱寄托,纯元便是这个寄托了。

她没有生命,所以也没有任何威胁,她干净,她得到他完全的信任,所以谁稍微碰一下,皇上便会出现不合常情的勃然大怒。

都说后宫里的女人悲哀,但是这个能控制所有人命运的天子,他真的能呼风唤雨吗?

所有人都以为他能,他自己也以为他能,事实是不能。

这种认知比安陵容一直以来的清醒认知“我从来只是一枚棋子”还要残酷。

他不是不了解华妃的性格,也不是对华妃没有感情,但情势所迫,他只能忍痛赐死她。

当皇后宜修跪在他面前,哭诉她对纯元的嫉妒,他恶心,但是却无力。

当他看上甄嬛的妹妹,而浣碧和玉娆都婉拒了他,他暴怒下想必也感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怎么世上竟然有我得不到的东西?

总以为这般对甄嬛,总可能换回她几分真心,结果命都送她手上。

君臣父子,娇妻美妾,都不可信,与亲生母亲都生嫌隙。

太后弥留之时,母子还在争论。

太后想见老十四,雍正不让,铁面无情。

太后眼睛一闭,皇上跪地,心心念念怨恨的却是:

哄孩子睡觉的摇篮曲,母后从来只为老十四唱,而却从未为儿臣唱过。

而当年的父王康熙皇帝最爱的是老十七,亲自教他读书骑射,这些雍正皆不如他。

雍正,他有太多不可言说的隐痛。

世上不是所有人都真正敬他爱他,理解他,他高估了自己,他很明白。

但他不能低头,他是九五至尊,他岂能为了小儿女之事烦恼。

他得让所有人知道,很多人爱他,不像他小时候,怎样争,也没有人爱他。

他走在人群中,却孤独得像一匹狼。

他这一辈子是容不得别人,但也没容下他自己。

所以心烦意乱之时,给故去的纯元写信:宛宛类卿,却不如你。

若不是孤独至极,谁愿与虚拟的影子共舞?

甄嬛传雍正片段(甄嬛传雍正最高明的演技)(9)

~未完待续~

(图/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推荐阅读:

甄嬛传叶澜依∣敬你三杯酒,一杯敬过往,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来生

《甄嬛传》宜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甄嬛传》曹琴默∣曹贵人结局之必然性

《甄嬛传》安陵容∣最终,在甄嬛眼里,她竟连个“恨”字都配不上

甄嬛传:从“无辜”的瑛贵人身上,我看到三阿哥最“蠢萌”的一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