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三十年的父亲说出了真实身份 开国中将回乡寻母

在我军的开国将军中有一位中将,他堪称我军成长历程的“活化石”。

他从赤卫队一直干到野战军,从游击战一直打到城市攻坚战。

他干过政工,干过后勤,干过野战军军长,还干过军事院校。

他最傲人的经历是在长征中担任中央红军真正的开路先锋,一直走在全军的最前面。刘伯承元帅赞扬他“功不可没!”

他是从“修罗场”冲出来的幸存者,他是为中国革命立下赫赫战功的一代勇将。

但他在解放后回乡寻母时,却发现自己失散多年的老母亲竟然在沿街乞讨!

那么,这位忠孝不能两全的传奇前辈到底是谁呢?

长征的“引路人”

本文要说的这位前辈就是开国中将~刘忠同志。

寻找三十年的父亲说出了真实身份 开国中将回乡寻母(1)

图1

刘忠中将是从八闽大地走出来的红色战将,老家福建上杭,生于1906年,家里是穷苦农民。在亲戚的资助下,刘忠从8岁开始才断断续续念过3年私塾。到了12岁,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他只能辍学干了泥瓦匠。

老娘每次看见这个累成皮包骨头的儿子时,都心如刀绞,和他抱头痛哭:“儿呀!咱们家是太穷了,才让你受这样的罪!娘信你早晚会有出头之日!”

这就是万恶的旧社会,地主老财把穷人逼得只剩一条路,那就是奋起反抗!

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在国民党的围攻下受挫,有一些我党党员分散到刘忠老家,并组织了农会,刘忠终于看见了翻身的希望,并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1928年,他不但入了党,还成了赤卫大队的军需长。

闽西红军在当时发展得很快。1930年6月,红1军团成立。刘忠因为能打仗,有文化,担任了主力红4军3纵19大队的党代表。8月,他身先士卒,带领大队一鸣惊人,在攻打文家市的战斗中缴获步枪100多条,重机枪2挺,还抓了一批俘虏。

寻找三十年的父亲说出了真实身份 开国中将回乡寻母(2)

图2

随后,他打满了4次反“围剿”的全场,一直担任各级政委的职务。到第5次反“围剿”的时候,李德强令红军跟国民党军队大打阵地战,结果损失惨重。

当时,刘忠是红2师5团的政委,团长在战斗中不是牺牲,就是重伤,一连换了好几位,最后一位代理团长在赶往前线的路上还被敌机炸死。最后,实在没人了,刘忠“硬着头皮”担任了团长兼政委。

1934年8月下旬,28岁的刘忠突然被召到红1军团司令部,见他的是比他大1岁的参谋长左权同志。因为刘忠军、政、后勤全干过,而且头脑灵活、战绩出色,所以军团首长在经过千挑万选,反复斟酌后,安排他担任侦查科的首任科长。

寻找三十年的父亲说出了真实身份 开国中将回乡寻母(3)

图3

军团原来的侦查任务都是由作战科执行,这时候突然把侦查工作独立出来,是有什么深意吗?

没错,因为中央红军马上就要开始长征。博古和李德在当时只是有想法去湘西找贺老总会师,但具体计划是什么,要怎么走,要在哪建立新的根据地,他们基本没想过,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由此可见,侦查科的任务异常艰巨,他们要始终走在全军的最前面,负责勘查地形,了解敌情,为全军趟出一条相对安全的路来,并随时绘制成行军路线图。

侦查完,不能口头汇报,要有详细的文字材料,所以,刘忠能当科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上过私塾,会写字。不过,刚当科长时,他也是费了牛劲。

第一篇侦查报告被左权同志改得基本没剩下啥,刘忠弄了个大红脸,但他也没气馁,左权同志也没放弃。于是,刘忠写一遍,左权同志改一遍。

寻找三十年的父亲说出了真实身份 开国中将回乡寻母(4)

图4

终于有一天,左权同志对他说:“把你第一篇报告拿出来对比一下,看看自己的进步有多大!”随后,两人哈哈大笑,

1934年10月10日,10万中央红军拔营开始踏上长征之路,而全军使用的路线图就是刘忠绘制的。

作为长征的“引路人”,刘忠率领侦查科出色地完成了侦查任务,在他们的引导下,中央红军顺利突破了国民党前三道封锁线。但他万万没想到,在湘江江畔,自己却要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十死一生,九死无悔”

1934年11月中旬,红1军团命令红2师5团占领湘江主要渡口。刘忠责无旁贷地率领侦查科提前出发,在11月20日就渡过湘江。

11月21日上午,侦查科对全州进行了化妆侦查,并发现城里没有国民党的主力部队,有的只是地方民团这样的虾兵蟹将。于是,刘忠立刻联系已率领5团抵达江边的团参谋长李棠萼,建议他立刻占领全州。此时,李德那种机械性指挥的弊端显露无疑,部队的任何行动必须有他的命令才行,军团都没有自决权。

寻找三十年的父亲说出了真实身份 开国中将回乡寻母(5)

图5

于是,这个情况从5团逐级向上汇报,等第二天李德同意占领全州时,国民党主力部队早就蜂拥而入,并在城外构筑了防线。

在中央红军以牺牲一多半兵力为代价突破湘江后,刘忠才有机会痛心疾首地向红2师政委说起此事。

老将军后来回忆:如果湘江之战前能抢占全州,打开敌人防线的突破口,也许会少牺牲很多战友。殿后的红34师指战员基本都是他的闽西老乡,最后几乎全军覆没。要不然,开国将军中会有更多的来自福建。

1935年元旦,中央红军在向遵义进发的途中,刘忠率领战友已经以每天急行军50公里的速度冒着大雨赶到乌江边的施秉城。

在施秉,他们摸清了贵州军阀王家烈在此只有1个营的兵力,随后,他们通过“摸哨”,吓跑了“双枪兵(长枪和烟枪)”,从而了解到敌人的真实战斗力。

寻找三十年的父亲说出了真实身份 开国中将回乡寻母(6)

图6

不久之后,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伟大的遵义会议胜利召开。

与此同时,正在休整的刘忠也没闲着。他带着1个战友,拿着电话听筒和5米长的电话线,爬上一根电线杆,给听筒接上电线,把电话线插在地里,竟然听见了敌人正在研究怎么对付红军!

于是,他赶快通知各师的侦查部,用这种方法窃听贵州地区国民党军队的通讯。于是,利用敌人“送”来的这些情报,毛主席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二夺遵义,抢渡了金沙江。

随后,侦查科又迎来一项更加艰巨的任务~过草地。

茫茫草地随时随地都有杀人于无声的沼泽陷阱,在长征之前,红军的任何指战员都从未涉足于此。

寻找三十年的父亲说出了真实身份 开国中将回乡寻母(7)

图7

1935年7月22日,刘忠率部带着3名向导义无反顾地踏入了漫无边际的死亡之海。草地是没有路的,他们需要一点一点地探路,拨开1、2米高的水草,为大部队硬生生地压出一条路来,并做好标记。

当时,3名宝贵的向导中有一名是不会说汉语,但知道路的藏民,有一名是不知道路,但会说藏语的回族翻译,还有一名是既懂点藏语,还知道点路线,但对红军有戒心的汉族商人。

为了安抚这三位“贵人”安心工作,刘忠把马都让给他们,把吃的都给足他们,让这三位的待遇比军团长还高。尤其在张国焘要另立中央,毛主席率领红1、3军团紧急北上后,为了保障中央的安全,侦察工作又骤然提速。

而且,在探路的同时,侦查科还有另外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解决全军的食物问题。

趟过草地要用十几天的时间,而红军随身携带的有限干粮很快就会吃完,在剩下的时间里,能吃的真的只有草了。所以,刘忠和战友们还要负责把看着能吃的野菜、野草都先尝个遍,在确认能咽下去,而且还没毒后,才会交给军团卫生部鉴定,再做成文字材料指导全军。

如果说走过草地的红军指战员都是九死一生,那么,刘忠和他的侦查科战友们则是“十死一生,九死无悔”。

寻找三十年的父亲说出了真实身份 开国中将回乡寻母(8)

图8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终于抵达陕北,长征胜利结束。

林彪、聂荣臻两位首长对刘忠和侦查科的工作极为满意,赞道:“红1军团的胜利,离不开刘忠他们!”

刘伯承首长对刘忠的评价为“长征,刘忠功不可没!

胡耀邦同志对刘忠的评价为“有功之臣”。

抗战开始后,政治过硬、军事过硬、屡立奇功、有文化的刘忠成为“抗大的元老”,从学员队长一直干到分校校长。抗大一共8期,他经历了5期,为抗日培养了数千名优秀的军政干部。

寻找三十年的父亲说出了真实身份 开国中将回乡寻母(9)

图9

1943年3月,刘忠担任了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2年后又担任了386旅旅长。在很多战友的印象里,他是优秀的政工干部,所以对他的军事能力多少都有些担心。

不过,这种担心很快就证明是没有必要的,刘忠打起仗来,那是不一般的凶悍。

一瓢水

刚上任军分区司令的时候,刘忠建议面对鬼子“扫荡”,八路军要主动出击。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军分区其他领导都持反对意见。要说,政工出身的刘忠应该好言相劝,做通大伙的思想工作才是他的风格,但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寻找三十年的父亲说出了真实身份 开国中将回乡寻母(10)

图10

有一次开会,刘忠干脆把望远镜往桌子上一扔,大声喝到:“我这个司令说话不管用?你们都当成放屁是吧?要不,我不干了!”这一下,大伙虽然颇有微词,但还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率部主动出击。

这下好,日军没想到八路军会突然大举反攻,4000多气势汹汹的鬼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抱头鼠窜。从此,又一位抗日“活阎王”横空出世。

1945年9月,为了配合毛主席在重庆与蒋介石的谈判,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发动上党战役。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同志把啃下 “硬骨头”长子城的重任交给了刘忠。

寻找三十年的父亲说出了真实身份 开国中将回乡寻母(11)

图11

这个长子城市是长治的屏障,外围碉堡密布,防御体系甚是坚固。攻坚最好的方法就是拿大炮轰,可刘忠的386旅根本没这条件,一门山炮才20发炮弹,一挺重机枪才1000发子弹。怎么办?

刘忠有办法,他手里有个秘密武器~会打洞的20团。

此战,李忠告诉团长们:“咱们只有一瓢水,如果不能把敌人冻死,死的就是咱们!”于是,20团根本不在外边晃荡,直接在长子城外的村子中穿墙打洞,一直逼近到城墙之下。城上的敌兵光关注城周围的道路和开阔地,根本没想到有人会在眼皮子底下穿墙而过。

9月18日晚7点,总攻开始。反正弹药就这么多,刘忠要求火力全开,敌人被打个措手不及,让我军短促而猛烈的火力压制得抬不起头。20团也不负众望,登城仅用10分钟。随后,兄弟部队汹涌而入。从此,刘忠得了个外号~“一瓢水”。

寻找三十年的父亲说出了真实身份 开国中将回乡寻母(12)

图12*攻克长子城

1946年6月,陈赓把刘忠弄到身边,当了晋冀鲁豫解放军4纵的参谋长。7月,陈赓率领4纵主力迎战从临汾南下的晋军。与此同时,胡宗南的2个旅孤军深入解放区70多公里,坐镇翼城纵队司令部的刘忠称之为“找死”,并向陈赓建议歼灭入侵之敌。

很快,陈赓回电,说自己赶不回去,这仗就完全委托给刘忠指挥。刘忠遂在7月13日夜发起进攻,用优势兵力分头歼灭敌2个团和2个增援的营。

陈赓闻讯,拍手叫好,并向毛主席进行了汇报,毛主席大手一挥,号召全军向陈赓学习。而陈赓说道:“这个作战方法不光是我的,也是刘忠的!”而5天5夜没合眼的刘忠睡了整整1天1夜。

1948年5月,临汾攻坚战胜利后,徐向前首长说道:“刘忠的太岳部队立了大功!”在6月的晋中战役中,刘忠麾下的太岳41团硬扛赵承绶指挥的晋军9个团,又被徐向前首长夸赞为“稳如泰山”。8月,刘忠担任华北野战军15纵司令员,徐先前首长挥笔题词祝贺:钢铁一般的部队。

1949年3月,全军大整编,刘忠成为解放军62军的首任军长,并率部转战大西北、大西南,不愧“一代名将”。

寻找三十年的父亲说出了真实身份 开国中将回乡寻母(13)

图13*刘忠军长率62军通过雅安文辉桥

1950年,刘忠率领62军在四川加紧训练,准备随时入朝参战,可一纸调令把他送到了南京,这是什么新任务?

原来,刘伯承首长正在筹备解放军军事学院,刘忠作为“抗大的5朝元老”早就成为理想的副院长人选。

1955年,刘忠被授予中将军衔。此时,新中国日趋安定,学院的工作也步入正轨,他终于有时间来寻找失散已久的亲人。

在红军时期,因为反动派的疯狂报复,刘忠为了家人的安全,所以忍痛断绝了与家里的联系,他没想到,这一失联竟然会长达20多年。再次回到家乡时,老宅早已人去屋空。

刘忠不甘心,经过四处打听和寻访,他终于在大街上找到了瘦骨嶙峋的母亲,此时,年事已高的老太太只能以乞讨度日。见此情形,身经百战的将军如墙一般当街跪倒,痛曰:“娘呀!儿不孝呀!”遂搂住母亲放声痛哭。

自古忠孝难两全。好在似有老天眷顾,刘忠将军不但找到了母亲,还把母亲接到身边安度晚年。

寻找三十年的父亲说出了真实身份 开国中将回乡寻母(14)

刘将军和母亲、孩子在中山陵

2002年,刘忠中将那波澜壮阔的传奇一生落下了大幕。但他在长征路上那矫健的身影和在铁血疆场上那无畏的英姿将永远凝固在革命的光辉史册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