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热了防暑注意事项(真的会热死人做好防暑)

近期,江苏多地持续高温,江苏疾控提醒大家:千万要做好预防,谨防中暑,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太热了防暑注意事项?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太热了防暑注意事项(真的会热死人做好防暑)

太热了防暑注意事项

近期,江苏多地持续高温,江苏疾控提醒大家:千万要做好预防,谨防中暑!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防中暑要注意哪些?中暑了要怎么办?要避免哪些错误操作?

“热死人”绝不是夸张!

可别轻视了中暑,中暑的危害超乎想象。

中暑的医学定义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

中暑病情可轻可重,重度中暑可引发死亡,尤其是热射病,死亡率高达80%以上。啊!!!不是要防中暑吗?怎么又扯到“热射病”了?

是这样的,热射病是重度中暑的一类,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急症,病死率高,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救治,死亡率可高达50%。它有3个突出特征:

高热(体温超过40℃);

没有汗液排出;

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

大学湘雅三医院吕奔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揭示了热射病的重要致死机理——高体温通过Z-DNA结合蛋白-1(ZBP1)诱发过度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进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以及多脏器损伤。

所以,预防中暑,大家必须要重视。

怎么知道中暑了,

有什么症状可帮助判断吗?

其实,中暑是有先兆的,若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出汗、口渴、头晕、眼花、耳鸣、四肢无力、胸闷、心悸、恶心、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升高(<38℃),就要小心,自己可能要(或已经有点)中暑了。

尤其是从事高温、强辐射作业,如冶炼、炉窑等;高温、高湿作业,如印染、缫丝、深矿井作业;夏季露天作业,如夏天的建筑、施工、农田劳动、环卫等室外作业;夏季高强度作业,如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等。

以上作业人群及年老体弱多病者、儿童和孕妇是一些中暑的高危人群,出现上述症状更要警惕,马上做好防暑降温,移步至阴凉通风处,及时喝水,注意休息,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预防中暑做到这几点

每年有很多人死于高温,预防中暑非常重要:

1.准备好防暑必需品备好防晒用具,如涂防晒霜,戴宽檐帽、充足的水;穿宽松透气浅色服装,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

2.科学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水,可每隔15~20分钟补水200毫升,水温不宜过高。大量出汗,要额外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也可适当饮用糖水或运动饮料。

3.注意散热可以用冰毛巾擦身体或是风扇进行物理降温。炎热难挡时可用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5秒,有助降低血液温度。

4.改善工作条件,如减少热源、合理布置、隔热、通风降温,设隔热休息间和调整作息时间等。

5. 结伴行动,关心高危人群:在高温环境工作时(环卫工、建筑工人、消防员、快递员、交警等),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同事间应彼此留意健康状况。

6.建议65岁以上老人的家人朋友,至少每天上下午2次电话确认老人的健康状况。

万一发现有人中暑,

急救“五招”很重要!

一般情况下,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病人经过现场救护可以恢复正常,所以遇到中暑不要过于慌张,掌握以下急救方法:

一移: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电扇为他扇风或开空调,解开或脱去外衣,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二敷:头部先用温水敷,后改为用冷水、冰水敷。

三饮:饮用含盐饮料,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补充部分无机盐。

四擦:因高温、高湿、无风,身体散热困难时,可用冷水或冰水擦浴至皮肤发红。

五降:当中暑者体温高达40℃以上,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时,尤其是热射病患者的救治,要遵循3个原则:1.快速、有效、持续降温;2.迅速补充液体时,要静脉补液;3.控制躁动和抽搐。同时拨打120,尽快把患者送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另外要提醒的是,以下几种中暑急救错误做法要!避!免!

1、自行服食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如果用退烧药来降温,身体对药物的代谢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药物的副作用更大。

2、过度擦拭酒精不仅会刺激皮肤,使用过量甚至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3、敷冰块、冰袋过冷反而导致血管收缩而无法顺利散热。

4、浸泡在冷水里血管遇冷急速收缩后,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急症。

5、涂抹感觉清凉的外用成药(如万金油)油性物质更不利于散热。

最后,要提醒的是常在室内也要警惕中暑。不是只有户外暴晒才会中暑,通风差、温度高的室内小环境也可能引起中暑。

37岁装修工人出现热射病,急救36小时

从事装修工作,今年37岁的小张,为了赶早干活,7月5日清晨就开始了了工作,在闷热的室内工作4个小时后,出现头晕,乏力,虚弱,频繁呕吐等症状,被工友们送进了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急诊。在预检分诊处测量生命体征,体温39.9摄氏度,血压仅有78/56mmHg,预检分诊处的护士考虑患者可能是中暑,立即将患者转运至急诊抢救室。

医生接待患者后,结合患者病史和症状,除了考虑是中暑,还考虑到了患者有热射病的可能。护士立即给患者开放了2条静脉通路,予以4摄氏度生理盐水静脉输注,同时给病人准备了冰毯进行物理降温。后抽血报告显示患者转氨酶比正常上限升高了3倍,并且患者既往没有肝病史,近期也没有服用药物和大量饮酒,结合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工作4小时,血压下降,频繁呕吐,肝功能异常,并且入院后导尿发现患者尿量明显减少,确诊为热射病。

“热射病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热环境下从事体育竞技、军事训练和高强度劳动等活动的常见的疾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省中医院紫东院区危急重症中心副主任仲跻巍分析说,热射病的发病机理一是热暴露使核心温度升高造成的直接对各器官系统的损害;二是热暴露引起的热应激、内毒素血症,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免疫功能紊乱,会造成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如不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可高达60%以上。

经过持续给患者冰生理盐水输注,冰毯物理降温,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经过36小时的救治,患者意识水平恢复,尿量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血压恢复到124/78mmHg,复查肝功能,转氨酶较入院时小幅下降。经过评估,患者达到了离院标准,回家休养。

特别提醒:这样也十分容易导致中暑,尤其是一些老人,担心开空调浪费电,又住在通风不良的老房子中,这样十分容易导致中暑。所以对于老人等中暑高危人群,即使在家不出门,也应开空调或开窗。做好通风,以免中暑。

通讯员冯瑶 记者杨彦

来源: 扬子名医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