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1)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2)

貘(mò)科动物体型像猪,但略大,鼻子圆长,可自由伸缩,尾短皮厚,毛少且长,前肢四趾,后肢三趾,善于游泳。幼貘身体都利于伪装的白纹和斑点斑纹。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3)

貘科是哺乳纲奇蹄目仅存三个科之一,现仅存貘属1属5种。其中可分为山貘、中美貘、南美貘、卡波马尼貘及马来貘5种,前4种都分布在美洲,只有马来貘一种分布于东南亚。

山貘

Tapirus pinchaque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4)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5)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6)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7)

山貘,也称毛貘、安第斯貘,分布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的安第斯山脉地区。现存野生山貘数量估计少于2500只。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8)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9)

山貘体长约1.8米,肩高0.8-0.9米,重量150-225公斤。身体大部分长有棕色至黑色的长毛,唇部四周为白色。成年山貘臀部有两块无毛区域。栖息于海拔1400-4700米的山地森林中,主要以灌木、蕨类等植物为食。

中美貘

Tapirus bairdii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10)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11)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12)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13)

中美貘,生活在中美墨西哥东南部、伯利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和巴拿马等国的茂密丛林中。

中美貘体长通常为2米,肩高1.1米,重量220-300公斤。脸部、喉部有一块乳白色印记,面颊上则各有一个暗点。身体的其他部分则为深褐色或灰褐色。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14)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15)

主要以树叶和落下的果实为食,行走时的轨迹呈锯齿状。一般居住在水的附近,尤其喜欢游泳和涉水。

中美貘被列为濒危动物,其主要面临的威胁是栖息林地的减少和偷猎。

南美貘

Tapirus terrestris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16)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17)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18)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19)

南美貘,又名巴西貘或低地貘,栖息在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及亚玛逊盆地近水的地方。它们的分布地北临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及圭亚那,南至巴西、阿根廷及巴拉圭,西至玻利维亚、秘鲁及厄瓜多尔。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20)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21)

体长1.7-2.1米,肩高0.7-1.1米,重200-250公斤。南美貘呈深褐色,腹部色淡。颈部及耳缘白色,由头顶至颈背有一道短而直立的鬃毛,带黑色,身上的毛短而光滑。

夜行性,白天于林中休息,傍晚于湖、河边活动觅食。听觉敏锐,警惕性很高,善于游泳,南美貘当受惊时会走入水中。南美貘是草食性的,食用叶子、芽、嫩枝及细小的树枝,也盗食农田的瓜果和根叶。

卡波马尼貘

Tapirus kabomani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22)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23)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24)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25)

卡波马尼貘,又名小黑貘,是2013年在巴西和哥伦比亚发现的一种貘,卡波马尼貘是自1992年中南大羚在越南和柬埔寨被发现以来第一次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也是近一百年来首次发现新的奇蹄动物。

体长大约1.3米,肩高0.9米,重量110公斤左右。它的体形比之前认为最小的貘-山貘还要小。样貌与南美貘相似,毛发颜色比南美貘深。

卡波马尼貘栖息于热带林地,是夜间活动的动物,通常为独居,以植物的叶和种子为食。

马来貘

Tapirus indicus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26)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27)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28)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29)

马来貘,又叫亚洲貘、印度貘,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泰国、柬埔寨和缅甸,生活在低海拔的热带雨林。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30)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31)

马来貘体长1.8-2.4米,尾长5-10厘米,肩高90-107厘米,重量250-320公斤。身体浑圆,皮厚毛硬,全身除中后段有白色体毛外,其它部位皆呈黑色。

马来貘会在日夜交接时觅食,植食性,喜好植物的嫩枝芽、树叶、水果、草及水生植物,它们的食性很广,能吃将近一百种的植物。

已灭绝的物种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32)

Tapirus augustus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33)

Tapirus californicus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34)

Tapirus cristatellus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35)

Tapirus merriami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36)

Tapirus polkensis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37)

Tapirus rondoniensis

世界犀牛日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4月27日-世界貘日(38)

Tapirus veroensis

以下是没有图像参考的已灭绝的貘

  • Tapirus greslebini
  • Tapirus copei
  • Tapirus johnsoni
  • Tapirus lundeliusi
  • Tapirus mesopotamicus
  • Tapirus oliverasi
  • Tapirus rioplatensis
  • Tapirus tarijensis
  • Tapirus webbi

中国的文献记载

《尔雅·释兽》:“貘,白豹。”郭璞注:“似熊,小头庳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节。”所述似大熊猫,从现存貘类体色来看,可能为马来貘。

明代马欢的《瀛涯胜览·旧港国篇》记载:“又山产一等神兽,名曰神鹿,如巨猪,高三尺,前半截黑,后一段白花毛纯短可爱。嘴如猪嘴不平,四蹄亦如猪蹄,却有三跲。止食草木,不食荤腥。”

在中国有关貘的传说并不存在吃掉噩梦的描写,据说使用貘的毛皮做为坐垫或寝具可以避免疾病和厄运,还有绘制貘的画来避免邪气的风俗,唐代曾有人在屏风上绘制貘。这种民俗信仰传播到日本后,据信是“避免噩梦”被解释为了“吃掉厄运”。

唐代的书籍‘唐六典’中有关于叫做“莫奇”的神将梦吃掉的记述,亦有将此与貘混同的说法。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动物世界”

iltaw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