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别名(7个关于茶叶的别称)

茶在被称为“茶”之前有许多叫法,也有许多趣味雅号,这些称呼的背后或是一个让人莞尔一笑的故事,或是一股流行风潮。闲来无事,不如一探茶叶3个趣味别称背后的故事吧。

不夜侯

茶叶的别名(7个关于茶叶的别称)(1)

原文出自西晋张华的《博物志》,内称:“饮真茶,令人少眠,故茶美称不夜侯,美其功也”。意思是喝了茶水之后,让人消除睡意,便封其为“不夜侯”,以表彰茶叶的“功绩”。

水厄

茶叶的别名(7个关于茶叶的别称)(2)

南北朝时期,茶有个代用语唤为“水厄”。喝茶为啥成了“水难”?

漏影春其实是一种大约出现于五代或唐末、流行于宋代的玩茶方法。

宋代陶谷《清异录》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种做法。大意为用绣纸剪出镂空的艺术形状,铺在茶盏中,撒上茶粉后取出绣纸。再用其他的食材摆出一张精美的茶画,观赏之后用沸水激荡冲饮。

因此,茶在宋代的一段时间便唤作“漏影春”。

涤烦子

茶叶的别名(7个关于茶叶的别称)(3)

唐朝人认为茶是可以洗去心中的烦恼,帮助止渴的饮料。

唐代诗人施肩吾诗中写到:“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借此说明饮茶能够洗涤烦闷与困苦,所以涤烦子这样精准又俏皮的名字就落在了茶叶身上。

消毒臣

茶叶的别名(7个关于茶叶的别称)(4)

唐武宗的一名宰相说天柱峰茶可以消酒肉毒,曾命人煮该茶一瓯,浇于肉食内,用银盒密封,过了一些时候打开,其肉已化为水, 因而人们称茶为消毒臣。

苦口师

茶叶的别名(7个关于茶叶的别称)(5)

晚唐时期,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皮光业一进门, 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若无睹,急呼要茶喝。所以,仆人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尔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酪奴

茶叶的别名(7个关于茶叶的别称)(6)

南北朝时期,南方人饮茶风俗盛行,而北方民族则称茶与奶酪为奴。大战期间,南齐秘书丞王素投归北朝。刚刚北上时,他从不吃羊肉和奶酪,经常吃鱼喝茶。 多年后,北魏孝文帝设宴。王素居然大吃羊肉,喝奶酪粥,孝文帝很奇怪,便问:“爱卿是南方口味,以你之见,羊肉和鱼羹,茶水和奶酪浆,哪一个好?”

王素答道:“羊是陆地上最好。鱼则是水族第一,都是极好的。如果凭借味道比较,羊肉就好比齐、鲁等大国,鱼就是邾、莒小国。茶最不好,只配给奶酪作奴隶。”孝文帝听后,大笑。

本篇稿件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茶语网无法联系上图片作者,请作者见稿后速与我们联系(feedback@chayu.com),以便奉上稿酬。文章转载需注明来自茶语网,否则涉权必究。

文丨茶语网编辑部

更多好文可微信搜索公众号“中国茶叶榜(zgcybtea)”关注查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