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借水调歌头来怀念什么(一树梨花压海棠)

词人借水调歌头来怀念什么(一树梨花压海棠)(1)

一树梨花压海棠

宋代词人张先(990年-1078年),字子野,与柳永齐名。其词多以爱情为题材,情味深婉。因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的名句,被人称为“张三中”;又因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三句都有“影”字,所以又被人称为“张三影”。

“云破月来花弄影”句出自《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这是张先的代表作,也是北宋词坛的名篇。意思是,词人喝酒,听那《水调》声声,醉酒醒了,愁还没醒。送走了春天,春天何时再回来?临近傍晚照镜,感伤逝去的年景,如烟往事,空自让人沉吟。鸳鸯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倩影。帘幕遮住灯光,风没停,人安静了,明日落花定然会铺满园中小径。“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犹如夜空里一簇火花,在哀愁中透露出片刻芬芳。难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

这一名句,还有一段美谈。时任工部尚书宋祁,慕名拜访张先,令人通报:“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朗中”,张先回答说:“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两个文人各以得意之作称呼,可谓惺惺相惜。

为人津津道的,当属老夫少妻风流韵事了——

张先老而不衰,在80岁耄耋之年,竟然娶了18岁的少女为妾。苏轼和朋友们前去拜访,并赞叹张老前辈得了如此美娘子。问起体会,他毫无尴尬之态,出口成章:“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轼听后,连声叫好,也和诗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苏轼以梨花比喻苍苍白发,以海棠比喻少女红颜,既有欺凌之势,也有娇羞之美,这明是调侃张先“老牛吃嫩草”,好在他人虽风流,心却豁达,不以为耻,反而哈哈大笑。

更令人瞠目的是,张先又以85岁高龄再次纳妾,震惊整个北宋文坛。苏轼又赠诗曰:“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言外之意,老张你这年龄,眼看就要见上帝了,等你老死了,小媳妇照样嫁年少公子哥儿,总不能让人家年轻轻就守寡吧!张先不但不生气,还和了一首诗,并跟东坡说,“我也就是找个做伴的!”是啊,张先风流归风流,但这良好平和的心态,颇值得我们点赞。

张先自己快活,还帮别人快活。相传,宰相晏殊非常欣赏张先的才华,每每置酒招待,都令侍妾陪酒,演唱张先的词曲。久而久之,大老婆不干了,差人把侍女撵走了。从此,晏殊觉得生活没了情趣。一天,张先来做客,填了一首《碧牡丹·晏同叔出姬》,以侍女的口吻写自己憔悴的心情,晏殊令官妓演唱,当唱到结尾“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时,晏殊深情悲切,不禁感叹“人生行乐耳,何自苦如此!”随即赎回侍女。张先就是这样以快活之心推己及人,以情动情,帮别人追求自己的快活,管他大老婆高不高兴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