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奇妙对联集锦(小对联中有大乾坤)

古今奇妙对联集锦(小对联中有大乾坤)(1)

莫高窟中发现的中国最早对联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精髓。小对联中有大乾坤。对联的对仗之工、造语之奇、用智之巧往往令人叹为观止。世界上最早的对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是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书卷中记载的,作于唐代开元年间。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创作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名气更大,是中国最早的春联。

古今奇妙对联集锦(小对联中有大乾坤)(2)

五代孟昶创作的中国最早春联

来看一副有名的拆字联——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此联据说是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代表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产生的妙对。侵略者趾高气扬出了个上联,要清政府代表对出下联,一位清朝官员不慌不忙解决了这个旷世难题。此联一出,全场皆惊。侵略者恬不知耻自称为“王”,端坐台上,不可一世;我方代表厉声斥骂众“鬼”侵我边境,谐音双关,针锋相对,义正词严,令人大呼过瘾。可为拆字联的典范之作。有人在此基础上演绎出更长的对联,有意思。

古今奇妙对联集锦(小对联中有大乾坤)(3)

下面这副也是拆字联的名作: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传说宋代最著名的和尚、大书法家米芾听说苏轼的妹妹(历史上苏轼其实没有这个妹妹)苏小妹是个大才女,就想考考她,于是出了个上联,将“婢”“奴”二字拆开,又巧妙双关,显然有故意贬低苏才女之意。小妹也不是凡辈,以牙还牙,抓住米芾和尚的身份,将僧、佛二字拆开,讽米芾修德不够,难成正果,点中对方要害,用语辛辣,一针见血,不愧才女。米芾只能羞惭而退了。

古今奇妙对联集锦(小对联中有大乾坤)(4)

苏轼和苏小妹

据说,米芾和尚还和苏轼斗过一回嘴,苏轼出对联“狗啃河上骨”,米芾对下联“水流东坡尸”。苏轼上联用“河上”谐音“和尚”,骂得狠啊;米芾不甘示弱,下联用“东坡”双关,针锋相对,妙不可言。

古今奇妙对联集锦(小对联中有大乾坤)(5)

米芾书法

本人最喜欢的双关联是下面一副:

二猿锯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据说明代大学士解缙小时候就是闻名遐迩的才子。老才子李调元很看不起这个毛小子,就出了这个上联,称他为“小猴子”,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不屑之情溢于言表。这个上联的难点就在于绝妙的双关。但这难不倒解缙,他的下联不但双关妙绝,而且用语更犀利,竟称其为“老畜生”,简直太毒了,太有才了。

古今奇妙对联集锦(小对联中有大乾坤)(6)

明代大学士解缙

解缙是古代对对子的高手,据说他9岁时与父亲一起到长江边洗澡,父亲即景出了个上联让他对:千年古树为衣架。解缙不假思索,张口就对“万里长江作浴盆”。这个下联意境开阔,对仗工稳,而且体现少年心事拿云,可谓妙对。

古今奇妙对联集锦(小对联中有大乾坤)(7)

李清照

再看看下面一联有什么特点:

寂寞寒窗空守寡;

浩渺江湖漫漂流。

传说上联是女词人李清照晚年所拟,声称谁要是对得出来,就以身相许。可惜这个上联实在是太难对了,简直是“绝对”:七个字全是一个偏旁,且语句流畅,贴切表达了寡妇生活的孤独凄凉,形式与内容高度融合,了无痕迹。后来有人对“伶仃佛侧倦作僧”“俊俏佳人伴伶仃”“惆怅忧怀怕忆情”都有对仗上的瑕疵,相对来说一个云游僧人所对的“浩渺江湖漫漂流”要好一些,只可惜他是个僧人。

古今奇妙对联集锦(小对联中有大乾坤)(8)

昆明大观楼

说起古代名联,不能不提到清代孙髯翁撰写的“天下第一长联”——昆明大观楼长联。本人酷爱此联,照录全联与各位共享: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古今奇妙对联集锦(小对联中有大乾坤)(9)

昆明大观楼长联

此联真可称为语言的奇迹,很像是一首长调的词,置之宋词名篇之中亦毫不逊色。上联写滇池风物,似风景游记;下联记云南历史,似读史随笔。全联180字,气势磅礴,情景交融,用典贴切,妙语如珠,联想丰富,一气呵成,令人惊叹。

古今奇妙对联集锦(小对联中有大乾坤)(10)

书法家楚图南书昆明大观楼长联

结尾“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对“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韵味最足,嵌入数字,连用短句,句句有声;又寓情于景,把愉快闲适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郭沫若曾经赞叹:“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古今奇妙对联集锦(小对联中有大乾坤)(11)

晚清楹联家钟云舫和他的《锦城江楼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虽然号称“天下第一长联”,但其实它不是中国最长的对联,只不过名气压倒了其他长联罢了。真正的中国第一长联是晚清楹联家钟云舫在狱中撰写的《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长达1612字,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钟云舫还撰有《六十自寿联》《锦城江楼联》(即成都望江楼联)等长联,因此被称为“联圣”。

古今奇妙对联集锦(小对联中有大乾坤)(12)

钟云舫撰中国第一长联《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

近现代也有一则关于对联的有趣掌故。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陈寅恪出国文科试题,其中对对子一题出的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不少学生对“猪八戒”“沙和尚”,驴头不对马嘴。陈先生给出的答案是“祖冲之”,对仗极工,两个人物一虚一实,可谓绝对。当时有学生对下联“胡适之”“王献之”等也给了满分。

古今奇妙对联集锦(小对联中有大乾坤)(13)

陈寅恪拟制的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对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