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论文(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在指导封建社会的教育实践中,具有权威性两千年间,其影响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一、教育活动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的先世是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孔子的三世祖孔防叔受华氏之逼,举家逃亡到鲁国孔子3岁时,父亲去世17岁时,母亲去世他的父亲孔纥(叔梁纥)是一名武士  孔子大约是在三十而立之年前后,开始从事教育活动,他的教育生涯有40多年虽然他中途也做了几年官,曾当过鲁国的大司寇并兼摄相事,但并没有停止他的教学工作从30岁开始直到73岁,孔子的教育活动可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一、三、五阶段是驻地教学,第二、四阶段是流动教学  第一阶段,孔子30-35岁,在鲁国开始办私学,是为驻地教学孔子的第一批弟子中,有颜回的父亲颜由,少孔子6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指出:颜由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孔子家语》也说:孔子始教于阙里而受学焉在第一阶段孔子招收的弟子范围已经很广泛,就连贵族孟僖子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也拜孔子为师当时鲁国国君也很支持孔子办学,在南宫敬叔与老师一同到周室学礼时,还向他们提供了一乘车、两匹马和一名童仆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昭公率军队攻伐季孙氏,季孙、叔孙和孟叔三家联合反抗昭公失败,鲁国都城动乱孔子逃到齐国,结束了他第一阶段的教学活动  第二阶段,孔子35-37岁,在齐国进行流动教学在此期间,孔子曾向齐景公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政在节财的政见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游教和游说是同时进行的  孔子在齐国住了两年左右《史记·孔子世家》记: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由于其道不能用于齐国,孔子只得又返回鲁国  第三阶段,孔子37-54岁,在鲁国驻地教学其间最后有4年是因当上中都宰并升至大司寇,边做官边教学孔子47岁时,曾退而修《诗》、《书》、《礼》、《乐》,以教弟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这十几年中,是孔子教育思想、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时期孔子这时期所招收的弟子几乎遍及当时的各主要诸侯国  第四阶段,孔子55-68岁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天,孔子受到鲁国三卿之一的实权派人物季桓子冷遇,愤然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流浪式流动教学时期这期间,孔子到过卫、曹、宋、陈、蔡、郑、楚等大小十几个国家,他带着数十个随从弟子,诸如子路、子贡等,走到哪里便将私学办到哪里当时交通十分不方便,世局也很不安宁,孔子游说办学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不但经常忍饥挨饿和担惊受怕,而且前途渺茫但是,孔子并不灰心丧气,从没有停止他的教学活动在他带着弟子去曹适宋中途,还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就连在陈蔡绝粮的危困时刻,从者病,莫能兴,但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孔子14年的流浪生活,虽没有使他自己当上一官半职,但他的弟子冉有和樊迟在鲁国做了官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41岁的冉有为季氏将左师,以突击战术打败了齐军这时,季桓子已死,他的儿子季康子掌握政权经冉有说服季康子,把孔子从卫国迎回了  第五阶段,孔子68-73岁,为孔子在鲁国讲学时期孔子回到鲁国后,并没有得到季康子的起用这时,他已不再求仕,而是继续聚徒授业并驻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孔子把删《诗》、《书》,定《礼》、《乐》和修《春秋》等等的文献整理工作与他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了教育质量虽然孔子晚年从卫回鲁,教学时间不过5年左右,但这一阶段是他兴办私学的极盛时期  从孔子教育活动的五个阶段来看,他堪称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把毕生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  二、教育主张  教育主张是教育家从事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孔子很重视教育作用,而且强调学习他提出了有教无类,不但在于使教育下移,也是对他所主张的教育作用理论的具体实施  孔子认为,人类的天赋并没有多大差异,其所以造成素质的差别,主要是因为教育和环境习染的影响一个人有没有受过教育,他所处的环境俗习是不是良好完善,都能直接使一个人变得高尚或鄙野,变得好学或闭塞《论语·阳货》记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明确提出了人的先天素质本来是接近的,因为受到外界环境习染的不同,彼此相差就很远了一个人能够正确对待外部环境,甚至改变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关键便是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当然孔子所谓的环境和习染范围很狭,仅仅限于择友和择邻,并不是指一个人周围所有的外部世界他曾经对弟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说,同行的人中有比我好的,我就跟着他学有比我差的,我就以他为诫孔子还提醒学生们,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如果小时候受到不好的习染,久而久之,就会习以为常,这会毁了一个人这是孔子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孔子强调的教育作用,包括有老师传授和学生自我教育两方面单有前者是不够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必须要和老师的传授相辅相成孔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常常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和学习自觉性唯有做到这一点,教育的作用,才能更为有效  有一次,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的回答反映了子贡已经懂得自我教育和自觉学习的道理他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学问到处都有,就看你怎样去学  子贡的话讲得很清楚,周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仍保存在人间有贤能的人,能够学到大处;而没有贤能的人,只会学会小节既然到处都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就随处可学,为什么非得跟定一个老师,专门去学习呢  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人们的素质不能得到提高,往往造成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状况这是孔子最忧虑的,因而他的一生,坚持诲人不倦,提倡教育,正是为了要解除他的这些忧虑  孔子崇礼,是他受奴隶主贵族礼乐制度影响过深的结果因而他谈论的教育作用,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也就是说,使他的教育实践产生出难以克服的矛盾《论语》一书,是孔子的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行录往往同一主题,孔子在言谈中前后论述并不相一致如教育的作用,他既然肯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并将此作为他的教育学说认识论的基础,即可以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知识道德水平但是,他却又宣扬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即认为聪明才智与笨拙愚蠢是先天决定不能改变的这样,教育也就失去了作用这同他说的生而知之者上也和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是一脉相承的,把生而知之与困而不学对立起来于是,孔子从这里出发,又得出了另一个完全绝对的结论,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反而在推行愚民政策了孔子的这些自相矛盾的论述,恰恰反映了在时代剧变之时,思想意识领域内出现的种种互相矛盾观点,是人们所处于的历史环境和地位所决定的孔子正处于社会新旧交替之际,奴隶主贵族旧的传统观念和新兴地主阶级的革新意识,同时反映在孔子的思想之中由于孔子长期生活在鲁国,必然较多地受到保守观念的影响,在他思想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进步与落后的矛盾毕竟孔子的教育作用论,还是较多地体现了新兴封建势力的进取精神,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他的性相近,习相远的崭新命题,在教育大变革中,不失为新兴封建势力向没落奴隶主阶级争夺教育权的锐利武器而孔子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是说后者总要超过前者,人类才有发展,社会才能进步这些话,既反映了孔子对学生寄予的无限希望,也反映了孔子认为在未来社会的改造中,教育也起着很大作用  三、德育的要求  孔子关于德育教育阐发的理论,涉及面很广其中心点,就是要求学生做一个贤人贤人的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论语·述而》),这也是他的德育的标准志于道,就是处处都要坚持道孔子所谓的道指两个方面:一是忠,二是恕  忠,在于重道义孔子强调君子义以为质,即要求言行合乎社会道德标准,并且做到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当然,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所以孔子又提出首先要能够轻私利道义与私利是对立的,重道义必然要轻私利孔子几次提醒弟子要见利思义(《论语·宪问》),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没有私心,便能坚持道义,义然后取,便合乎道了有次,孔子非常形象地告诉学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采用不义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在孔子看来如同浮云一般能够轻私利,这是志于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恕,与忠是配合的忠是对人,恕是对己一个人为忠,做到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而为恕,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论·卫灵公》)前者,要求自己有良好的愿望,也努力帮助别人实现它;后者,自己不愿遭受的痛苦等等,也不应要求别人去做,不要去折磨别人  据于德,就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上的道德准则德的内容更加广泛,孔子还是着重个人修养,主要表现在孝梯、忠信等品德上  依于仁,仁指爱人孔子将仁作为道德标准向弟子讲述,在《论语》中记录达105次之多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要求统治者应该切实做到仁他认为,统治者能做到仁,国家便治理好了在孔子阐述哲学思想的论著中,谈仁的内容很多,每每从伦理道德上分析,似乎抽象得很《论语·乡党》记,有次孔子的马棚失火了,他从朝廷回来知道了这件事以后,首先问的是伤了人没有?却不问马匹怎样这个事例很典型、很具体的说明了孔子所谓的仁儒家学派育人的目标,最重要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也就是教育学生都成为君子因此,儒家办的私学,都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很可能同受教育者多为成人有关孔子在这方面的要求尤其明确,他对年轻人的学习,首先是要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然后再考虑做学问他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仁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只有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说话谨慎而守信用,关心爱护大众,能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品德都能切实做到以后,便可以学习文化了  四、智育的要求  智育的要求,包括给学生以什么样的知识和怎样传授这些知识前者主要是教材的选择,这在前述孔子所办私学一节里,已作了详细介绍后者,指教学方法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他的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向不同程度的学生传授同样的教材,便要使用种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这方面,孔子总结的经验既丰富又实用,特别是他不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引导他们积极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符合认识论的要求的,所以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孔子的教学方法,可以归纳成四大特点:  (一)善于启发  从形式上看,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似乎教师是处在主动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任务的完成,在于把教材内容全部讲解完毕;而学生则以听完教师的讲解,便是完成学业因此,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虽然也称得上把课程讲完,但决不能算是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应该以学生掌握老师传授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为衡量填鸭式教学,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使学生主动自觉地理解老师的讲解,因而囫囵吞枣,自然谈不到教学效果了所以,孔子反对将知识灌注给学生,而是主张启发学生自觉学习  《论语·述而》中,记录了孔子善于启发学生的一条原则,即不愤不启,不排下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曰开其意,发曰答其词心求通,口欲言,正是思维活动处于最积极状态,这时听讲的学生注意力也最集中,老师如能在关键的地方加以点拨,往往会使学生豁然开朗,加深理解同样,老师以相近的事物或相似的道理,启发学生举一反三,也容易收到极好的效果在此基础,再作进一步引导,更能迅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随着学习成果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愈来愈大,学习才能坚持,学习才能深入  春秋战国时期,教师讲课,全是口授方式孔子运用了两种口授的启发方法  一是谈话法,避免教师从头讲到尾,课堂上显得呆板沉闷谈话法采用师生就某一命题相互谈论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谈话法中,教师善于提出合宜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提得合适,应该是一门教学艺术  所谓合适,是指能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他们的兴趣孔子是一位善于向学生提出各种不同问题的老师据《论语》中记载,他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常常带有启发性有次孔子同学生谈论各人志向,他先向学生说:我的年龄比你们都大,你们也不用拘束平时你们常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现在,如果有人知道你,要请你们出去干一番事业,你们怎样打算呢?这样的启发,既不生硬,也不带有命令式和家长式味道,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都很高兴地谈出了自己的志向大家谈了自己的心愿,孔子才有可能进行指导  孔子运用谈话法的同时,也启发学生提问如果光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不会提出问题,表明学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还没有很好掌握鼓励学生也能向老师提出问题,才算谈话法获得成功,教学取得效果孔子的弟子曾经向老师提过许多问题,涉及面也很广诸如:问仁、问礼、问政、问孝、问知、问士、问友、问耻、问话、问行、问君子……等等,在《论语》中,达一百多处  孔子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是仅仅正面答复很多时候,他还根据学生的提问,再从反面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来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以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自己未知问题的能力,这更是谈话法的妙用  二是举例法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采用举例手段,或直比或类比,鼓励学生产生联想,往往触类旁通,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有次,弟子问齐国的管仲懂不懂礼节孔子回答说:齐国国君宫殿门前,砌了一座照墙(如同照壁),管仲门前也砌了一座照墙国君设宴招待外国的君主时,饮食器皿放在器具台上,管仲也同样砌了这样的台子你说,管仲懂礼还是不懂礼呢?老师举出例子,使学生自己判断举例本身就是一种启发  当然,孔子提倡的启发式教学,由于他有生而知之者,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天才论的观点因而他的所谓启发,也有一定局限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对的教师的启发,要针对学生愤悱的情况至于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未免不足了举一反三,这是经过启发,产生联想的结果如果举一而不能反三,便认为学生学习能力太差,不再加以教导,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是不公允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固然有他的才智,即使不能举一反三,也决不能轻易肯定他愚笨,应该继续千方百计地启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因材施教  在一个学习集体中,每个成员由于各人的生活环境、早期教育和经历不同,其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甚至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接受知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的学生,同一内容应有不同的传授方法另外,由于各人境遇不同,各人的兴趣、爱好、志向也不一样,教师还应该针对各人的特点进行教育,发挥各人的长处,以加强教育的效果上述两方面综合起来,便是因材施教的要求  孔子办私学,招收的学生不少但是,孔子采取的教育或教学方式,还是注重个别教育因为他的教与学的活动是一对一的,所以因材施教就格外重要  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施教强调的是针对性,没有对学生的了解,施教所向便很不明确,结果会造成隔靴搔痒,毫无效果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了解,他对学生言行的观察是很细致的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廋是隐藏、隐匿的意思经过他对学生仔细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还有什么能隐瞒得了的呢?  如果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先得考查他的下降原因究竟是受外界干扰,还是他自己不努力,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掌握了这些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否则费了劲儿,却不见效果  孔子正是通过对弟子的深入了解,常常对同一个问题,根据不同的人的特点,便有不同的回答这方面的事例,《论语》中有不少的记载最典型的一次是子路和冉求向孔子提出闻斯行诸(一听说,就该立即去做吗?)的问题孔子对他们的回答,则各有侧重孔子回答子路说:有父亲和兄长在,得先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再动手干孔子回答冉求则说:当然,一听说就应该动手干显然,孔子对两个学生提问的回答备不相同所以公西华听了以后很不理解,不免要向老师问:子路提的问题,老师回答先要征求父兄的意见冉求提出同样的问题,老师却鼓励他马上动手干我实在有些不明白了所以特向老师问个清楚孔子分析给他听:子路这个人胆子大,敢作敢为,冒冒失失反而容易把事情做坏,所以教育他遇到事情不妨先退一步,至少先去请示父兄,然后再动手干而冉求胆小,做事缩手缩脚,少有闯劲,所以教育他遇到事情得抓紧些,一听说马上就去做这是孔子掌握了学生的特点而施以的不同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孔子的因人施教,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的  (三)循序渐进  学习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所谓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必须经过知识的积累、消化,才能得到牢固的掌握,从而达到运用自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是一种获得理解周围事物,处理周围矛盾能力的手段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从学到用,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知识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的变化,才能运用到实际中去知识量的积累需要通过认识和理解,不能像一本字典或辞典那样机械地储存资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单靠老师满堂灌,把学生的脑子当作容器,而是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  循序渐进包括深度和广度老师传授必须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否则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并因此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数学,学生不会加减,就不能去学乘除学习语文,学生不会造句,也就不易写成文章  循序,实质上是遵守人类的思维、认识规律,这是科学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也不等于放慢进度,不等于一再重复问题在于老师对序是否能够正确掌握  《论语·宪问》记录子路有次向孔子提问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君子子路一连问了三次,孔子也回答了三次但每次的说法都不一样,而是把问题向深处引导,从而使子路对做一个君子的了解更加全面第一次回答是修己以敬,第二次是修己以安人,第三次是修己以安百姓能够做到修己以安百姓,便是十分崇高的君子了,连尧舜都很难做到首先孔子要求的是从自我做起,作为一个君子,最起码的是自己要有良好的修养,然后再修己以安百姓这样由浅入深,子路也容易理解了  孔子反对教学上的速成“欲速则不达”,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孔子在教学上的循序渐进,受到了学生们赞扬颜回说他的老师: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采用有步骤、有程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在学文上,从博入手,逐渐扩大知识领域  在学礼上,从约入手,一步步提出严格要求老师的这种教导,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要放弃学习都做不到了  (四)学思并重  学习也是思考过程学习而无思考,即使能背诵老师讲解的全部内容,仍是一堆死知识,不会变成自己的才智孔子有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将学与思的关系,说得很透彻  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发展,两者有内在的联系,不可偏废光学而不动脑筋,不去作种种思考,学了也无用,只能人云亦云,跟在人家后面作应声虫光动脑筋而不学习,没有知识做为依据,这样的动脑筋,也仅是空想而已,没有一点用处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与其空想不如多读书他反对学而不思,更反对思而不学既不学又不思的人,是最难教育的人所以孔子说他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避免思成为一种空想,首先要求学习要扎实,获得巩固的知识知识的巩固来自反复学习,学而时习之是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经常的复习,是为了温故而知新,在于通过温故巩固学习成果和取得新知识  肯学还得善思,肯学而不能善思,容易使人钻牛角尖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有九种思考,其中的视思明、听思聪、疑思问,是同学习思考相关的观察的时候,要多问自己看明白没有,不要仅仅留下一个印象  倾听的时候,要多问自己听出道理来没有,不要仅仅记住一些内容遇到疑问的时候,要考虑怎样向人家提问,要问到要害的地方,特别要善于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与问是统一的,问,实际上是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一种弥补学而不足的手段有学有问,才称得上学问孔子鼓励学生多问,他赞誉卫国大夫孔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已经不容易了,如果能不耻下问,学习会更加完善孔子将下问之上加以不耻两字,说明有疑惑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好问的学习中有了疑问,是学习上的进步,而把疑问藏在心里,不向别人请教,甚至不屑向人家请教,这又成了妨碍进步的一大障碍下问还得有勇气有人考虑自己提的问题是不是太浅薄,会被人笑话,也有人考虑自己提的问题是不是太狭窄,使人为难还有人考虑自己比人家年长,或比人家职位高,提出疑问,是不是有失身份总之,他们不以学习为前提,而考虑其他因素过多,这样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与思的结合,既需要学而时习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思考同时还要能够不耻下问,才会有温故而知新的收获  孔子提倡学与思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的科学方法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学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应该说从学到实践,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孔子的孙子孔伋在《中庸》提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深刻而全面地总结了孔子的学、思、习、行教学过程博学、审问的重点是学,慎思、明辨的重点是思,笃行便是实践孔子将上述几种教学方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中不少精华,还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所继承,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论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论文(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论文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在指导封建社会的教育实践中,具有权威性。两千年间,其影响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一、教育活动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的先世是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孔子的三世祖孔防叔受华氏之逼,举家逃亡到鲁国。孔子3岁时,父亲去世。17岁时,母亲去世。他的父亲孔纥(叔梁纥)是一名武士。  孔子大约是在三十而立之年前后,开始从事教育活动,他的教育生涯有40多年。虽然他中途也做了几年官,曾当过鲁国的大司寇并兼摄相事,但并没有停止他的教学工作。从30岁开始直到73岁,孔子的教育活动可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一、三、五阶段是驻地教学,第二、四阶段是流动教学。  第一阶段,孔子30-35岁,在鲁国开始办私学,是为驻地教学。孔子的第一批弟子中,有颜回的父亲颜由,少孔子6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指出:颜由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孔子家语》也说:孔子始教于阙里而受学焉。在第一阶段孔子招收的弟子范围已经很广泛,就连贵族孟僖子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也拜孔子为师。当时鲁国国君也很支持孔子办学,在南宫敬叔与老师一同到周室学礼时,还向他们提供了一乘车、两匹马和一名童仆。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昭公率军队攻伐季孙氏,季孙、叔孙和孟叔三家联合反抗。昭公失败,鲁国都城动乱。孔子逃到齐国,结束了他第一阶段的教学活动。  第二阶段,孔子35-37岁,在齐国进行流动教学。在此期间,孔子曾向齐景公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政在节财的政见。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游教和游说是同时进行的。  孔子在齐国住了两年左右。《史记·孔子世家》记: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由于其道不能用于齐国,孔子只得又返回鲁国。  第三阶段,孔子37-54岁,在鲁国驻地教学。其间最后有4年是因当上中都宰并升至大司寇,边做官边教学。孔子47岁时,曾退而修《诗》、《书》、《礼》、《乐》,以教弟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这十几年中,是孔子教育思想、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时期。孔子这时期所招收的弟子几乎遍及当时的各主要诸侯国。  第四阶段,孔子55-68岁。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天,孔子受到鲁国三卿之一的实权派人物季桓子冷遇,愤然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流浪式流动教学时期。这期间,孔子到过卫、曹、宋、陈、蔡、郑、楚等大小十几个国家,他带着数十个随从弟子,诸如子路、子贡等,走到哪里便将私学办到哪里。当时交通十分不方便,世局也很不安宁,孔子游说办学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不但经常忍饥挨饿和担惊受怕,而且前途渺茫。但是,孔子并不灰心丧气,从没有停止他的教学活动。在他带着弟子去曹适宋中途,还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就连在陈蔡绝粮的危困时刻,从者病,莫能兴,但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孔子14年的流浪生活,虽没有使他自己当上一官半职,但他的弟子冉有和樊迟在鲁国做了官。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41岁的冉有为季氏将左师,以突击战术打败了齐军。这时,季桓子已死,他的儿子季康子掌握政权。经冉有说服季康子,把孔子从卫国迎回了。  第五阶段,孔子68-73岁,为孔子在鲁国讲学时期。孔子回到鲁国后,并没有得到季康子的起用。这时,他已不再求仕,而是继续聚徒授业并驻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孔子把删《诗》、《书》,定《礼》、《乐》和修《春秋》等等的文献整理工作与他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了教育质量。虽然孔子晚年从卫回鲁,教学时间不过5年左右,但这一阶段是他兴办私学的极盛时期。  从孔子教育活动的五个阶段来看,他堪称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把毕生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  二、教育主张  教育主张是教育家从事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孔子很重视教育作用,而且强调学习。他提出了有教无类,不但在于使教育下移,也是对他所主张的教育作用理论的具体实施。  孔子认为,人类的天赋并没有多大差异,其所以造成素质的差别,主要是因为教育和环境习染的影响。一个人有没有受过教育,他所处的环境俗习是不是良好完善,都能直接使一个人变得高尚或鄙野,变得好学或闭塞。《论语·阳货》记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明确提出了人的先天素质本来是接近的,因为受到外界环境习染的不同,彼此相差就很远了。一个人能够正确对待外部环境,甚至改变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关键便是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当然孔子所谓的环境和习染范围很狭,仅仅限于择友和择邻,并不是指一个人周围所有的外部世界。他曾经对弟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说,同行的人中有比我好的,我就跟着他学。有比我差的,我就以他为诫。孔子还提醒学生们,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如果小时候受到不好的习染,久而久之,就会习以为常,这会毁了一个人。这是孔子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孔子强调的教育作用,包括有老师传授和学生自我教育两方面。单有前者是不够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必须要和老师的传授相辅相成。孔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常常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和学习自觉性。唯有做到这一点,教育的作用,才能更为有效。  有一次,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的回答反映了子贡已经懂得自我教育和自觉学习的道理。他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学问到处都有,就看你怎样去学。  子贡的话讲得很清楚,周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仍保存在人间。有贤能的人,能够学到大处;而没有贤能的人,只会学会小节。既然到处都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就随处可学,为什么非得跟定一个老师,专门去学习呢!  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人们的素质不能得到提高,往往造成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状况。这是孔子最忧虑的,因而他的一生,坚持诲人不倦,提倡教育,正是为了要解除他的这些忧虑。  孔子崇礼,是他受奴隶主贵族礼乐制度影响过深的结果。因而他谈论的教育作用,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也就是说,使他的教育实践产生出难以克服的矛盾。《论语》一书,是孔子的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行录。往往同一主题,孔子在言谈中前后论述并不相一致。如教育的作用,他既然肯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并将此作为他的教育学说认识论的基础,即可以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知识道德水平。但是,他却又宣扬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即认为聪明才智与笨拙愚蠢是先天决定不能改变的。这样,教育也就失去了作用。这同他说的生而知之者上也和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是一脉相承的,把生而知之与困而不学对立起来。于是,孔子从这里出发,又得出了另一个完全绝对的结论,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反而在推行愚民政策了。孔子的这些自相矛盾的论述,恰恰反映了在时代剧变之时,思想意识领域内出现的种种互相矛盾观点,是人们所处于的历史环境和地位所决定的。孔子正处于社会新旧交替之际,奴隶主贵族旧的传统观念和新兴地主阶级的革新意识,同时反映在孔子的思想之中。由于孔子长期生活在鲁国,必然较多地受到保守观念的影响,在他思想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进步与落后的矛盾。毕竟孔子的教育作用论,还是较多地体现了新兴封建势力的进取精神,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他的性相近,习相远的崭新命题,在教育大变革中,不失为新兴封建势力向没落奴隶主阶级争夺教育权的锐利武器。而孔子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是说后者总要超过前者,人类才有发展,社会才能进步。这些话,既反映了孔子对学生寄予的无限希望,也反映了孔子认为在未来社会的改造中,教育也起着很大作用。  三、德育的要求  孔子关于德育教育阐发的理论,涉及面很广。其中心点,就是要求学生做一个贤人。贤人的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论语·述而》),这也是他的德育的标准。志于道,就是处处都要坚持道。孔子所谓的道指两个方面:一是忠,二是恕。  忠,在于重道义。孔子强调君子义以为质,即要求言行合乎社会道德标准,并且做到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当然,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所以孔子又提出首先要能够轻私利。道义与私利是对立的,重道义必然要轻私利。孔子几次提醒弟子要见利思义(《论语·宪问》),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没有私心,便能坚持道义,义然后取,便合乎道了。有次,孔子非常形象地告诉学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采用不义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在孔子看来如同浮云一般。能够轻私利,这是志于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恕,与忠是配合的。忠是对人,恕是对己。一个人为忠,做到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而为恕,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论·卫灵公》)。前者,要求自己有良好的愿望,也努力帮助别人实现它;后者,自己不愿遭受的痛苦等等,也不应要求别人去做,不要去折磨别人。  据于德,就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上的道德准则。德的内容更加广泛,孔子还是着重个人修养,主要表现在孝梯、忠信等品德上。  依于仁,仁指爱人。孔子将仁作为道德标准向弟子讲述,在《论语》中记录达105次之多。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要求统治者应该切实做到仁。他认为,统治者能做到仁,国家便治理好了。在孔子阐述哲学思想的论著中,谈仁的内容很多,每每从伦理道德上分析,似乎抽象得很。《论语·乡党》记,有次孔子的马棚失火了,他从朝廷回来知道了这件事以后,首先问的是伤了人没有?却不问马匹怎样。这个事例很典型、很具体的说明了孔子所谓的仁。儒家学派育人的目标,最重要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也就是教育学生都成为君子。因此,儒家办的私学,都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很可能同受教育者多为成人有关。孔子在这方面的要求尤其明确,他对年轻人的学习,首先是要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然后再考虑做学问。他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仁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只有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说话谨慎而守信用,关心爱护大众,能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品德都能切实做到以后,便可以学习文化了。  四、智育的要求  智育的要求,包括给学生以什么样的知识和怎样传授这些知识。前者主要是教材的选择,这在前述孔子所办私学一节里,已作了详细介绍。后者,指教学方法。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他的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向不同程度的学生传授同样的教材,便要使用种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这方面,孔子总结的经验既丰富又实用,特别是他不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引导他们积极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符合认识论的要求的,所以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孔子的教学方法,可以归纳成四大特点:  (一)善于启发  从形式上看,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似乎教师是处在主动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任务的完成,在于把教材内容全部讲解完毕;而学生则以听完教师的讲解,便是完成学业。因此,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虽然也称得上把课程讲完,但决不能算是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应该以学生掌握老师传授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为衡量。填鸭式教学,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使学生主动自觉地理解老师的讲解,因而囫囵吞枣,自然谈不到教学效果了。所以,孔子反对将知识灌注给学生,而是主张启发学生自觉学习。  《论语·述而》中,记录了孔子善于启发学生的一条原则,即不愤不启,不排下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曰开其意,发曰答其词。心求通,口欲言,正是思维活动处于最积极状态,这时听讲的学生注意力也最集中,老师如能在关键的地方加以点拨,往往会使学生豁然开朗,加深理解。同样,老师以相近的事物或相似的道理,启发学生举一反三,也容易收到极好的效果。在此基础,再作进一步引导,更能迅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随着学习成果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愈来愈大,学习才能坚持,学习才能深入。  春秋战国时期,教师讲课,全是口授方式。孔子运用了两种口授的启发方法。  一是谈话法,避免教师从头讲到尾,课堂上显得呆板沉闷。谈话法采用师生就某一命题相互谈论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谈话法中,教师善于提出合宜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提得合适,应该是一门教学艺术。  所谓合适,是指能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他们的兴趣。孔子是一位善于向学生提出各种不同问题的老师。据《论语》中记载,他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常常带有启发性。有次孔子同学生谈论各人志向,他先向学生说:我的年龄比你们都大,你们也不用拘束。平时你们常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现在,如果有人知道你,要请你们出去干一番事业,你们怎样打算呢?这样的启发,既不生硬,也不带有命令式和家长式味道,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都很高兴地谈出了自己的志向。大家谈了自己的心愿,孔子才有可能进行指导。  孔子运用谈话法的同时,也启发学生提问。如果光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不会提出问题,表明学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还没有很好掌握。鼓励学生也能向老师提出问题,才算谈话法获得成功,教学取得效果。孔子的弟子曾经向老师提过许多问题,涉及面也很广。诸如:问仁、问礼、问政、问孝、问知、问士、问友、问耻、问话、问行、问君子……等等,在《论语》中,达一百多处。  孔子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是仅仅正面答复。很多时候,他还根据学生的提问,再从反面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来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以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自己未知问题的能力,这更是谈话法的妙用。  二是举例法。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采用举例手段,或直比或类比,鼓励学生产生联想,往往触类旁通,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有次,弟子问齐国的管仲懂不懂礼节。孔子回答说:齐国国君宫殿门前,砌了一座照墙(如同照壁),管仲门前也砌了一座照墙。国君设宴招待外国的君主时,饮食器皿放在器具台上,管仲也同样砌了这样的台子。你说,管仲懂礼还是不懂礼呢?老师举出例子,使学生自己判断。举例本身就是一种启发。  当然,孔子提倡的启发式教学,由于他有生而知之者,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天才论的观点。因而他的所谓启发,也有一定局限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对的。教师的启发,要针对学生愤悱的情况。至于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未免不足了。举一反三,这是经过启发,产生联想的结果。如果举一而不能反三,便认为学生学习能力太差,不再加以教导,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是不公允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固然有他的才智,即使不能举一反三,也决不能轻易肯定他愚笨,应该继续千方百计地启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因材施教  在一个学习集体中,每个成员由于各人的生活环境、早期教育和经历不同,其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甚至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接受知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的学生,同一内容应有不同的传授方法。另外,由于各人境遇不同,各人的兴趣、爱好、志向也不一样,教师还应该针对各人的特点进行教育,发挥各人的长处,以加强教育的效果。上述两方面综合起来,便是因材施教的要求。  孔子办私学,招收的学生不少。但是,孔子采取的教育或教学方式,还是注重个别教育。因为他的教与学的活动是一对一的,所以因材施教就格外重要。  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施教强调的是针对性,没有对学生的了解,施教所向便很不明确,结果会造成隔靴搔痒,毫无效果。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了解,他对学生言行的观察是很细致的。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廋是隐藏、隐匿的意思。经过他对学生仔细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还有什么能隐瞒得了的呢?  如果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先得考查他的下降原因。究竟是受外界干扰,还是他自己不努力,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掌握了这些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否则费了劲儿,却不见效果。  孔子正是通过对弟子的深入了解,常常对同一个问题,根据不同的人的特点,便有不同的回答。这方面的事例,《论语》中有不少的记载。最典型的一次是子路和冉求向孔子提出闻斯行诸(一听说,就该立即去做吗?)的问题。孔子对他们的回答,则各有侧重。孔子回答子路说:有父亲和兄长在,得先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再动手干。孔子回答冉求则说:当然,一听说就应该动手干。显然,孔子对两个学生提问的回答备不相同。所以公西华听了以后很不理解,不免要向老师问:子路提的问题,老师回答先要征求父兄的意见。冉求提出同样的问题,老师却鼓励他马上动手干。我实在有些不明白了。所以特向老师问个清楚。孔子分析给他听:子路这个人胆子大,敢作敢为,冒冒失失反而容易把事情做坏,所以教育他遇到事情不妨先退一步,至少先去请示父兄,然后再动手干。而冉求胆小,做事缩手缩脚,少有闯劲,所以教育他遇到事情得抓紧些,一听说马上就去做。这是孔子掌握了学生的特点而施以的不同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孔子的因人施教,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的。  (三)循序渐进  学习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所谓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必须经过知识的积累、消化,才能得到牢固的掌握,从而达到运用自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是一种获得理解周围事物,处理周围矛盾能力的手段。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从学到用,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知识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的变化,才能运用到实际中去。知识量的积累需要通过认识和理解,不能像一本字典或辞典那样机械地储存资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单靠老师满堂灌,把学生的脑子当作容器,而是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  循序渐进包括深度和广度。老师传授必须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否则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并因此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数学,学生不会加减,就不能去学乘除。学习语文,学生不会造句,也就不易写成文章。  循序,实质上是遵守人类的思维、认识规律,这是科学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也不等于放慢进度,不等于一再重复。问题在于老师对序是否能够正确掌握。  《论语·宪问》记录子路有次向孔子提问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君子。子路一连问了三次,孔子也回答了三次。但每次的说法都不一样,而是把问题向深处引导,从而使子路对做一个君子的了解更加全面。第一次回答是修己以敬,第二次是修己以安人,第三次是修己以安百姓。能够做到修己以安百姓,便是十分崇高的君子了,连尧舜都很难做到。首先孔子要求的是从自我做起,作为一个君子,最起码的是自己要有良好的修养,然后再修己以安百姓。这样由浅入深,子路也容易理解了。  孔子反对教学上的速成。“欲速则不达”,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孔子在教学上的循序渐进,受到了学生们赞扬。颜回说他的老师: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采用有步骤、有程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在学文上,从博入手,逐渐扩大知识领域。  在学礼上,从约入手,一步步提出严格要求。老师的这种教导,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要放弃学习都做不到了。  (四)学思并重  学习也是思考过程。学习而无思考,即使能背诵老师讲解的全部内容,仍是一堆死知识,不会变成自己的才智。孔子有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将学与思的关系,说得很透彻。  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发展,两者有内在的联系,不可偏废。光学而不动脑筋,不去作种种思考,学了也无用,只能人云亦云,跟在人家后面作应声虫。光动脑筋而不学习,没有知识做为依据,这样的动脑筋,也仅是空想而已,没有一点用处。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与其空想不如多读书。他反对学而不思,更反对思而不学。既不学又不思的人,是最难教育的人。所以孔子说他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避免思成为一种空想,首先要求学习要扎实,获得巩固的知识。知识的巩固来自反复学习,学而时习之是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经常的复习,是为了温故而知新,在于通过温故巩固学习成果和取得新知识。  肯学还得善思,肯学而不能善思,容易使人钻牛角尖。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有九种思考,其中的视思明、听思聪、疑思问,是同学习思考相关的。观察的时候,要多问自己看明白没有,不要仅仅留下一个印象。  倾听的时候,要多问自己听出道理来没有,不要仅仅记住一些内容。遇到疑问的时候,要考虑怎样向人家提问,要问到要害的地方,特别要善于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与问是统一的,问,实际上是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一种弥补学而不足的手段。有学有问,才称得上学问。孔子鼓励学生多问,他赞誉卫国大夫孔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已经不容易了,如果能不耻下问,学习会更加完善。孔子将下问之上加以不耻两字,说明有疑惑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好问的。学习中有了疑问,是学习上的进步,而把疑问藏在心里,不向别人请教,甚至不屑向人家请教,这又成了妨碍进步的一大障碍。下问还得有勇气。有人考虑自己提的问题是不是太浅薄,会被人笑话,也有人考虑自己提的问题是不是太狭窄,使人为难。还有人考虑自己比人家年长,或比人家职位高,提出疑问,是不是有失身份。总之,他们不以学习为前提,而考虑其他因素过多,这样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与思的结合,既需要学而时习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思考。同时还要能够不耻下问,才会有温故而知新的收获。  孔子提倡学与思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的科学方法。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学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应该说从学到实践,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孔子的孙子孔伋在《中庸》提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深刻而全面地总结了孔子的学、思、习、行教学过程。博学、审问的重点是学,慎思、明辨的重点是思,笃行便是实践。孔子将上述几种教学方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中不少精华,还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所继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