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需要温暖(这个冬夜很温暖)

11月25日,根据有关防控要求开展,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对相关人员和环境进行筛查,并开始封闭管理。大白褂、健康码、核酸检测、物资车、食堂阿姨……在复旦大学师生的镜头下,一个面对新冠的江湾校区展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上海开展疫情防控的精细之处……

这个冬天需要温暖(这个冬夜很温暖)(1)

核酸检测

有序开展

11月25日中午,根据上海市、杨浦区两级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的相关要求,复旦大学江湾校区迅速启动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

这个冬天需要温暖(这个冬夜很温暖)(2)

中午,在江湾校区廖凯原法学楼前,医护人员开始架设核酸监测点。14:00左右,师生陆续在这里做核酸检测。大家全力配合“大白”完成鼻咽拭子的采样,现场井然有序。这项工作伴着上海初冬的阳光,一直持续到夜幕低垂。

这个冬天需要温暖(这个冬夜很温暖)(3)

后勤保障

令人安心

江湾校区师生凭教师卡、学生卡进入学校场所,校内秩序井然;运送被褥、行军床、食品、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的车辆,源源不断到达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后厨的工作人员也加班加点,直到晚上八点半左右,他们仍在为师生们提供晚餐。

这个冬天需要温暖(这个冬夜很温暖)(4)

这个冬天需要温暖(这个冬夜很温暖)(5)

晚饭时间,有的同学在教学楼一楼用餐,也有同学在教室用餐。学生林思玮今天下午一点半带着换洗衣服、牙膏牙刷到达江湾,晚上六点半左右,她吃上了晚饭,觉得味道“还不错”。

这个冬天需要温暖(这个冬夜很温暖)(6)

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顾周琳在一个月前,和一位室友在迪士尼也经历过等待、核酸检测和隔离。这一次,整个寝室都很淡定,大家安心睡午觉。顾周琳说:“经过上次的事,我们觉得学校是有保障的,所以这一次更加相信了。”

师生需求

及时回应

中午,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戴桁宇建立了第一个“江湾互助群”。他和法学院的同学们一共建了四个互助群,用来交流物资需求和人员情况,同时更新着一个名为《江湾物资需求及信息问答》的在线表格。他们还收集学生的需求和疑惑,反馈给校团委和学生会的老师同学们。“大家的需求主要还是集中在生活物品上,洗漱物品、药品、手机充电器等等。信息收集到的不少了,大家尽量协调资源互相帮助。”戴桁宇说。

这个冬天需要温暖(这个冬夜很温暖)(7)

校团委青志部也建了江湾疫情防控志愿者微信群,为江湾校区的师生们运输、发放物资,微信群一发起,消息便接连不断,志愿者们一直在协调工作安排,帮助发放晚餐、床板、日常用品等。晚上22:00后,志愿者们仍在搬运床板和躺椅。深夜里,负责值班的同学还在岗位上……其他许多同学也主动成为志愿者,据悉,面对疫情防控先后有超300多人报名加入,为更多人服务。

这个冬天需要温暖(这个冬夜很温暖)(8)

线上直播

带来陪伴

夜晚,歌声在教学楼响起,一场临时的演唱会开始了。留在江湾校区的复旦大学校园十大歌手、校合唱团成员、歌王旦生战的参赛者纷纷为学生们表演才艺。法律(非法学)涉外律师方向2021级硕士生纪博文说,学生们在A教围着栏杆听唱歌,还有人打地铺,在上面打扑克。学校给学生们买了零食,每个教室放了零食和插排。

20:30,同样在江湾校区隔离的法学院副教授熊浩通过腾讯会议与大家云端相见。21:00,团委学生艺术团在Blibili平台开启“同舟共济 助力江湾”的FM220特别直播……“这可能是个让大家日后难忘的夜晚,我来陪大家聊聊天。”熊浩在直播开始的时候说道。

这个冬天需要温暖(这个冬夜很温暖)(9)

复旦大学团委学生艺术团指导老师朱逸骏介绍,原本艺术团并没有安排这样一场直播,但因为上海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导致江湾校区封闭管理,很多师生只能在校园内等核酸检测结果,所以就开展了这样一场直播,尽力给到一些精神安慰。“突然而来的封闭管理,感觉大家都还有点懵,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为师生们做点实际的帮助,给在江湾校区的大家一些鼓励,一些支持。”

这个冬天需要温暖(这个冬夜很温暖)(10)

当天夜晚,一部分志愿者严阵以待,守着漫长的冬夜,确保校区封闭期间能够应对各种状况……面对上海疫情防控措施,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师生们高效、团结,暖意浓浓。

编辑:吴百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