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7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主席寄语

民盟7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

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代表我们31万盟员,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七十华诞,祝伟大祖国的明天更加光辉灿烂,祝全国人民的明天更加幸福安康!

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想当年,中华民族危难深重,中国人民贫困交加,为在拯救民族危难之事业中贡献一份力量,我们的民盟先贤们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主同盟这个政党组织,开启了与中国共产党共克时艰、共担风雨、共襄伟业的合作历程,在这段光辉历程中,民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以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凝聚和领导全中国人民,创造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美好明天。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认知,在民盟章程中,把自觉拥护、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我们立盟的重要基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框架下,我们民盟多年来坚持“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等领域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共和国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有我们民盟的一份努力和汗水。

目前,全盟正在积极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在这个活动当中,我们把回顾合作历程、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命力作为重要内容,力争使全体盟员在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有一个质的提高,在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水平上有实质上的提升。

再次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

参政议政结硕果为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谋良策

民盟7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块宝地,具有丰富的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上世纪80年代,民盟中央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1988年6月底,民盟中央在山东省东营市举行“黄河三角洲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战略研讨会”,盟内外专家和学者就振兴黄河三角洲提出意见和建议,认为开发黄河三角洲的时机已经成熟,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全面推进。1992年12月,时任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率队赴黄河三角洲考察。

在此次调研基础上,结合之前多年的成果,民盟中央向中共中央报送了《关于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建议》,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黄河两岸的中华儿女全力投入到宏伟的经济建设中,重新认识黄河,并从根本上改变黄河面貌的时刻已经到来。文中提出了五条建议:第一、把黄河三角洲列入沿海经济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第二、把黄河口的治理,列入国家重点规划;第三、充分发挥石油开发对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启动作用;第四、加速港口与铁路的建设,完善已有机场,开启通用;第五、建设黄河三角洲开发基金,适当增加国家用于该区域农业开发的资金规模。建议信获得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得到时任中共中央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批示。1996年,江泽民同志亲自到黄河三角洲视察。

促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中共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推进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民盟中央组织各方力量,深入开展“促进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点考察调研。

民盟7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3)

2018年4月,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分别率队在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开展调研。民盟中央还委托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盟组织开展延伸调研。最终形成《关于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促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建议》,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从战略规划、立体交通、信息网络、要素市场、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八个方面系统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二是加快构建中央政策支持、长三角区域内统筹协调、充分发挥上海龙头作用等三个层面的保障体系。

民盟7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4)

该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2018年11月5日,指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7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审议通过并印发。

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

2015年8月,受国务院领导同志委托,民盟中央组织全盟力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接到调研任务后,时任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亲自率课题组,深入北京、江苏、河南、重庆四省市考察调研,并主持召开教育专家、高校负责同志座谈会,时任民盟中央副主席、现任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副主席张平、徐辉、龙庄伟、王光谦等分别主持或参加调研座谈会。历时一个月,课题组先后组织召开五次专家座谈会和多次小范围研讨会,听取了东、中、西部39所综合性大学、重点特色高校、民办高校、高职院校负责人的意见,征询了10多名盟内外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学者的意见建议,为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在充分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课题组结合近年来民盟中央系列调研成果,起草并向国务院提交了《深化改革 创新机制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政策建议信,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十个重大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政策建议信递交后,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批转教育部落实相关建议。

2016年5月,教育部就《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向民盟中央征求意见,民盟中央从以新理念引领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发展共享水平、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四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民盟中央多条建议被采纳。

关注城市灾害应急管理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民盟中央开始关注城市突发灾害应急管理问题。2003年3月,针对我国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民盟中央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建议”的提案。

在大会期间,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为尽快落实该提案,专门邀请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卫生部、国家气象局、国家地震局、北京市政府等有关部门进行了现场协商办理。与会者普遍认为这份提案非常重要、非常及时。提案经全国政协交民政部办理后很快得到批复。民政部在认真研究了这份提案后,提出了在应急预案、救灾物资储备、城市灾害紧急救援力量建设、科学技术应用、培训和宣传教育方面的具体工作计划。

民盟7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5)

2004年7月3日,民盟中央在京举行以“灾害管理运行机制”为主题的2004年度“灾害与社会管理”专家论坛。时任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出席。

此后,民盟中央在参政议政工作中持续关注灾害与社会管理问题。当年,民盟中央研究决定举办“民盟中央灾害与社会管理专家论坛”。随后,民盟中央又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常委会上作了题为《强化我国城市灾害管理的思考和建议》的大会发言。2008年,时任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了《关于确立“避防为先”战略思路、进一步强化灾害与应急社会管理建设的建议》,得到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推动了中国灾害应急管理建设工作,多条建议被国家采纳,完善了国家灾害应急管理法规和条例。该提案被评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

大学校长联谊活动

民盟7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6)

2019年7月30日,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参加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联谊活动,在论坛中与大学校长们交流。

2005年,民盟中央联合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共同发起和主办“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联谊活动” (以下简称“联谊活动”),以“民间交流”的形式,邀请四地的著名大学校长在以交流联谊为主的宽松、和谐氛围中,就四地的高等教育合作进行广泛和深入探讨。联谊活动至今已先后在江西、云南、吉林、内蒙古、四川、江苏、贵州、广东、陕西、浙江、青海、黑龙江和台湾、港澳等地成功举办了15届,参与历届活动的高校已达58所,前后任校长总计110位。目前,联谊活动已成为统一战线系统知名“品牌”、台港澳和大陆地区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优势平台。

联谊活动的宗旨是:“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推进合作、扩大共识”。四地大学校长们在活动期间“高密度”的同伴同行,为彼此间筹划、商讨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独有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各高校间通过联谊活动达成的合作项目有近千项之多。

联谊活动的重头戏是“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论坛”,校长们围绕“改革”“创新”“双一流/顶尖大学建设”“大学发展战略”等问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相互借鉴、互补发展、拓展合作。话题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高校教育本身,向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校的社会责任、中华教育面向世界的历史责任等拓展。南京大学原校长陈骏说: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共通的,我们应该携手共进,一起解决,从而使中华民族的教育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大陆举办的历届联谊活动,均安排对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及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的考察。连续8年参加联谊活动的台湾东吴大学校长潘维大说:“去过东部,再来到西部,对中国取得当前发展成就的不容易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会特别鼓励台湾的年轻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真的要来看看这片不同的山水和不同的人文,你会有新的想法,也一定会有更多的思考。”

民盟7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

2014年7月14日,第十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联谊活动中,民盟中央原主席蒋树声(前排左三)、时任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前排左四)参观贵州大学新校区规划。

民盟中央原主席蒋树声,亲自策划发起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联谊活动”,为联谊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继任的民盟中央原主席张宝文,现任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都亲自部署联谊活动筹备工作,并全程参加,真诚地与四地校长们交朋友,使联谊活动更加稳固,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联谊活动呈现出层次高、形式新、影响大、亮点多、凝聚力强的特点,推动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之间交流与合作,共识进一步扩大。曾志朗(曾任台湾地区“政务委员”、“教育部长”,现任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校长)评价为:四地的大学校长们,从“聚合”到“组合”、“整合”,现在已经发展到了“融合”。

社会服务立品牌 “烛光行动”

农村教育“烛光行动”作为民盟最知名的社会服务品牌之一,自2007年实施以来,在帮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公平方面做出了很多成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2年1月,“烛光行动”荣获“2011年度中国扶贫创新项目奖”,2012年12月,中共中央走访民盟时强调,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意义深远,对推动“两基”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月,“烛光行动”入选国务院扶贫办100个社会扶贫创新案例。

民盟中央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深化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品牌建设,通过“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等形式,丰富“烛光行动”的内涵。各地盟组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烛光行动”,主要包括以下形式和做法: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开展一对一、手拉手结对帮扶;“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东西部省区之间联手互助,合作开展;充分整合盟内外资源,壮大“烛光行动”的力量;捐赠图书和学习用品,设立奖学奖教基金等方式,帮助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工作条件;在开展“烛光行动”过程中注重议政调研工作,及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调研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等。

“烛光行动”自开展以来,各地盟组织及广大盟员纷纷响应。民盟中央开展的“烛光行动·同心助学”工程,召开了东部十省市民盟组织参与毕节试验区精准扶贫“同心助学”工作经验交流会,东部十省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捐赠图书、教学设备,发放奖教金等形式倾力帮扶,圆满完成了“同心助学”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大大改善了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管理水平,提高了教育质量。

东西部省区之间联手教育扶贫已坚持多年,组织协调全国各地的优秀盟员教师为毕节七星关区、广宗县和黔西南实验区等地的数千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全学科培训和心理课程辅导。民盟中央与盟员俞敏洪担任总裁的北京新东方教育集团,连续11年开展“烛光行动——新东方教师社会责任行”,并积极推进“烛光行动——新东方双师课堂”建设,分别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上给贫困地区的教育以大力支持。同北京四中网校合作开展的“远程教育烛光行动”,为农村地区带去了价值数千万元的远程教育资源。与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开展合作,将优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引入农村教育“烛光行动”中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9月,“烛光行动”已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盟组织中全面开展,共培训乡镇、农村中小学校长30万余人次,捐赠图书112万余册,为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盟7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8)

“黄丝带”帮教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民盟部分地方组织根据监狱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探索在监狱、戒毒所等地开展针对特殊人群的社会帮教工作,到本世纪初规模不断扩大。响应中共中央加强社会建设工作的号召,民盟中央在总结前期部分省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2013年正式统一命名为“黄丝带”帮教行动,并发动全盟各级组织广泛开展。2013年,正式统一命名为“黄丝带”帮教行动,并发动全盟各级组织广泛开展。

几年来,各地民盟组织加强与当地司法行政部门和监所管理机构的联系,在监狱、未管所、戒毒所、社区矫正中心等监所管理机构的支持配合下,不断创新帮教形式,丰富帮教内容,扩大帮教范围,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帮教活动。如安徽开展“十百千万项目”(举办十场就业推介会、挂牌建设一百个黄丝带帮教基地、开展一百场专家巡回演讲、走访一千户特殊人群家庭、开展一万人次志愿者服务)、上海社区矫正采取“三师助一”模式(教师、律师或企业家、心理咨询师)、重庆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南京进行音乐帮教等等,受到当地司法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同时,各地民盟组织结合帮教工作中了解到的情况,分析整理,总结提炼,通过两会平台或者有关渠道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改进有关工作的意见建议。

社区服务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尤其是近20年来,民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建设,开拓了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做贡献的重要新领域。

民盟结合自身优势,有的放矢,突出以教育、科技文化建设、医疗卫生条件等为重点,卓有成效。民盟上海市委会的“百名律师义务法律咨询”活动每年在上海十个区县同时举行;民盟青岛市委会在多个社区筹办“同心社区服务站”,广泛开展信息咨询、文化传播、医疗服务、定点帮扶等社会活动,在全国民主党派中率先探索多方位服务社区建设的新模式。全盟上下共聚“人、才、物、智”,开展诸如教育培训、义诊送药、捐资送暖、慰问演出等各种社区服务工作,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