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印象古镇简介(话说南门头)

文 | 杨颖立

西关印象古镇简介(话说南门头)(1)

1

明《万历嘉兴府志》第二卷“城池”:“本府城隍肇自三国吴,筑有子城,唐乾宁中,镇将曹信更筑其外。……水旱门各四:东曰青龙,后改春波;西曰永安,后改通越;南曰广济,后改澄海。北曰望京,后改望吴。”

嘉兴先有子城,后筑有更大范围的罗城。

志书中所说“城池”是指罗城所围的区域。关于造城墙的确切年代,清《光绪嘉兴府志》卷四“城池”就说的更清楚:“府城,唐乾宁三年,嘉兴镇将曹信筑。”由此推断,四座城门的形成应在唐乾宁三年(896年)。

因为这一年嘉兴被筑起的罗城围了起来,为了百姓出行方便,便在东西南北各开了城门,后一直沿用到城墙毁没。然而这些正式的命名的“春波”、“通越”、“澄海”、“望吴”只是官方的叫法,民间为了方便一般都以东门、西门、南门、北门称之。

尽管嘉兴四座城门早已不存在,可在嘉兴人的心中是留有它的位子的。其实在嘉兴人的心中四门并已不是光光指“门”,而是一个地理位置,而且已存在有1100年之久。

西关印象古镇简介(话说南门头)(2)

2

正因为嘉兴的四座城门成了城乡沟通的必经之路,逐渐在四座城门之处形成了人们聚集之地。

清乾隆三十四年,嘉兴人项映徽著,王寿、吴受福增补的反映嘉兴风土人情的《古禾杂识》卷之二就有嘉兴四座城门的记述:“禾城四门,风景各殊。昔谚有曰:‘北门米脚子,南门大粽子,西门叫化子,东门摆架子’。”

《古禾杂识》成书于公元1769年,那时嘉兴的东西南北门已是繁华之地,还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米脚子”即搬运粮食的挑夫,盖因北门多米行,这说明北门已成商品的集散地;西门多乞丐,则因官员差旅多经此处,乞讨容易;东门多绅富人家,讲究规矩架子。

而南门吴受福强调道:“南市极短,止通乡傤,无大店铺,仅见鬻糕团小经营,而某家角黍最大,乡下人竟趋之。” 这说明,在清末,南门因通乡间,以农人进出为主,仅有一些卖糕团之类的店铺,但这些店铺,尤其是粽子, 由于个大,深受农人的欢迎。

西关印象古镇简介(话说南门头)(3)

3

现今由于城市的扩张,东西南北四门不存,以四座城门命名的地理位置也淡出了嘉兴人的视线。然而由于一家餐饮企业的出现,使“南门头”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旧时,在嘉兴人的意识里,一出市心弄,南面一片都是“南门”。范围一大故事就多,人文气息也扑面而来。唐代名相陆执就出生在南门的甜水井、唐代另一宰相裴度也曾在南门的放鹤洲居住、明代宰相朱国柞也曾在放鹤洲有别业、清代名臣钱陈群曾住南门莲花桥。就近代而言,南门更是出了沈均儒、诸辅成、钱正英、汪胡桢、朱生豪等名人。这是嘉兴广义的“南门”。

而就狭义而言,“南门”就是南门大街,也就是吴受福谓之的“南市极短,止通乡傤”。因是农民进城的要道,南门的商业似乎都迎合了农民的需求。农民进城要买农具、种子,于是就有了农具店、种子店、杂货店;农民进城要吃饭,于是就有大饼油条、包子馄饨、烧卖小笼等点心铺,其中有一种叫“嘆馄饨”(嘆,嘉兴哩语,就是用油煎)的美食,曾在南门头风弥一时。

还有酱园、豆腐店、生面店等。有一家名为“为农”的小饭店,顾客以进城农民为主,每日人满为患,其实从饭店的名称就可知是面向农民的。这一特色一直沿续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这说明尽管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南门仍保持着明清以来“南市极短,止通乡傤”的格局。

西关印象古镇简介(话说南门头)(4)

4

嘉兴人是聪明的。为了明确地理范围, 广义的就被称为“南门”,狭义的就被称为“南门头”。

旧时,嘉兴方言中,在说地名时往往会在地名后加一个“头”字,如:丽桥头、桦树头、牌楼头、河滩头、浜底头等等。尽管它只是个语气的助词,但这个“头”字却含义丰富,它既有表示范围的意思,也有表示方向的意思、更有肯定位置的意思。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一格局由于嘉兴城市的大规模改造及城市的扩张才被打破。南门这片区域已成市的中心地带,“南门”这一地理位置已不存在,然“南门头”这一称谓却还常挂在人们的口头。

为什么?

这要归功于一个叫“嘉兴南门头梅湾街餐饮有限公司” 的企业。

现今,嘉兴人们挂在口头上,带“头”字最多的地名应该是“南门头”了,不过这个“南门头”不但是一个地名,而且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是大有咀嚼、值得回味的。因为,现今你一说去“南门头”,那肯定就是这家餐饮公司。

这家餐饮公司是由五芳斋公司、嘉兴市供销社、嘉兴市城投公司三家合资组建,一开张就在嘉兴引起了轰动。他不但将“南门头”拉回了嘉兴人的记忆,更主要的是让那些栖身于市井弄巷的小吃点心进入了大雅之堂,使一直挣扎于民间的“嘉湖细点”有了展示和推广的机会。

嘉兴是“嘉湖细点”的发祥地。“嘉湖细点”是江南点心的代名词,以精细味美著称于世,明清以来以一己之力与宫廷的“官礼茶食”分廷抗礼,这是我们嘉兴人的骄傲。

现在的“南门头”不但汇集了诸如粽子、馄饨、烧卖、汤包、汤团等“嘉湖细点”中的水点,也汇集了酥糖、麻饼、糖糕、云片糕、绿豆糕等“嘉湖细点”中的干点。可以说,对“嘉湖细点”的传承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更有甚者,还挖掘了许多嘉兴旧时的菜肴,让已经开始式微的禾菜,又立体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当中、味蕾之上。

现今,“南门头”已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而是嘉兴人回忆往事的载体,是乡愁的感知地。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