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咽颊炎的症状及预防(父母可以避开哪些坑)

1.疱疹性咽峡炎是“上火”

很多人家长认为嘴里长泡了就是“上火”,内疚自责自己给孩子吃了什么“热气”的东西导致的,然后开始忌口,鱼不能吃,虾不能吃,连奶都不能喝...,生怕再火上浇油。其实,上火的概念在现代医学里是不存在的,每一种疾病都有客观的原因。疱疹性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国家卫生部的法定传染病,在医院是要上报传染病卡的。疱疹性咽峡炎最常见症状是咽部疱疹,因口腔疼痛而厌食,吞咽困难,烦躁易激惹,发热等等。引起疱疹性的主要肠道病毒是柯萨奇病毒A16,8,10和EV71病毒。

手足口咽颊炎的症状及预防(父母可以避开哪些坑)(1)

2.得了手足口病必须住院

手足口病有极强的传染性,人们对传染病三个字都有着莫名的恐慌,曾经在门诊,我遇到不少手足口病的孩子,不论轻重,家长一来就强烈要求住院,认为不住院肯定治不好。其实,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是轻症的,预后良好。除非出现神经系统或心血管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

3.手足口是病毒引起的,要抗病毒治疗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有的家长会理所当然的推论,病毒那不就是要抗病毒治疗才有效嘛?并不是。自然界的病毒很多种,绝大多数是没有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的,肠道病毒也没有。所以,如果有医生开“阿昔洛韦,利巴韦林,抗病毒口服液”之类的药物,并告诉你这是治疗手足口病的抗病毒药物,那么请抱着怀疑的态度拒绝。

手足口咽颊炎的症状及预防(父母可以避开哪些坑)(2)

4.手足口病疫苗没用,打了也会得手足口

手足口病疫苗,确切的说应该叫EV71疫苗,主要是针对EV71这一种肠道病毒的,对其它类型的肠道病毒没有保护作用。为什么不干脆接种针对所有类型的肠道病毒的疫苗呢?因为根据大量的临床病例和化验检查结果发现,EV71才是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元凶,因此国家快速准确针对性地开发了对抗最凶狠的病毒的疫苗,来保护孩子们。打了疫苗还会得手足口病,因为刚刚说过了,除了疫苗针对的病毒,还有类似于柯萨奇病毒也会引起手足口,但是这些类型绝大多数不会侵犯孩子神经系统,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即使得了,也不用害怕。所以,手足口疫苗非常有必要打,到了年龄就带孩子去接种吧!

5.这也没用那也没用,那怎么治?难道不用吃药吗?

是的,可以不用吃药,疾病有一种痊愈的方式叫做“自限性”,就是不治也会好,所以要纠正一个观念,不是生病了就要吃药哈。那么不吃药不等于对孩子难受的症状置之不理,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让孩子不那么难受,然后等身体自己把病毒杀灭,慢慢地恢复正常状态。例如:增加孩子液体摄入,可以是白开水,奶或稀释的果汁;也可以给孩子喝冰水,吃冰淇淋也行;如果疼痛特别厉害,可以吃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药除了退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止痛作用。

手足口咽颊炎的症状及预防(父母可以避开哪些坑)(3)

做好手卫生,不要接触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三大法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