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

前阵子,小北在新文化街的天津百饺园参加了小学同学聚会,属实说因多年未见,很多同学基本都认不全了,也叫不上名字,不过一细聊起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那股子劲头还是有的。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1)

小北曾经就读的小学是西绒线小学,位于西单路口东南,回想起来,学校可真是巴掌大点的一块儿地,就一栋5、6层的教学楼,外加楼前面的一块空地。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2)

一个乒乓球石头桌案,一个单杠,一个跳远的沙坑,两个不太标准的篮筐篮板,还有根升国旗的旗杆,这大概是楼前空地上的全部家当了。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3)

“还没我家小区的停车场大呢”,“你还真别说,咱小学后来就改成停车场了,还改过一阵儿汽车维修学校,大概2000年以后吧”,“现在呢,西绒线小学早撤编了,咱想回母校看看,都没地方了,这西单建的我都快认不出了”......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4)

诚如同学们所言,母校已经撤编,西绒线小学不在了,别看这学校当年不起眼,如果今天还在的话,挤破了头想让孩子来这儿读书的家长一定少不了,毕竟是西单寸土寸金的地界儿啊。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5)

当年小北的同学们,就住在学校周边:西绒线,前后牛肉湾,油坊,嘎哩,西安福,新旧帘子,新平路,贤孝里......这些个阡陌交错的胡同里。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6)

大家回忆着当年一起去校门口的义利快餐吃红烩泥肠饭,惦记着去四川饭店吃碗担担面和麻婆豆腐;有时候放学回家后,住牛肉湾的同学们会被家长指派着去久恒泰打瓶酱油或芝麻酱;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7)

还有推着售货车走街串巷的八店老张,以及永聚兴一分钱一块的话梅糖和麦芽糖;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8)

出了前牛肉湾的路口,就是西单音像大世界;边上还有邦尼炸鸡店,那原味鸡炸的总感觉比如今“开封菜”的好吃。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9)

西单音像大世界 图片来自《北京晚报》

而牛肉湾的后身,如今中国人寿保险大厦的位置,当年是一片儿工地空场,放学踢球,就喜欢来这儿。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10)

后来,在一轮轮的拆迁进程中,这些胡同陆陆续续都“消亡”了,同学们的家随之搬到了鲁谷、马家堡、天通苑......如今再路过西单时,大家都似是“异乡人”,对曾经的故土既熟悉又陌生。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11)

或许,很多北京人都会对此感同身受吧。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12)

这些年北京消失的胡同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13)

胡同是北京文化的经络血脉,可最近这20多年来,北京的胡同被拆掉了不少,骨血尽失,也难怪大家现在都在感慨老北京的文化也在渐渐消亡。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14)

西新/旧帘子胡同

小北有几个同学,就住在西旧帘子胡同、西新帘子胡同,十几年前的一次拆迁,这两条胡同不复存在。取代它们的是居民楼,以及周边陆续建起的商业用楼。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15)

名医关幼波的诊所曾经位于西旧帘子胡同69号,可真是专治疑难杂症啊,要是有今天的互联网、新媒体宣传,简直不得了。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16)

小细管胡同

在东城区魏家胡同,从胡同东口向西,不出百米便会看到南侧一个被封堵上的巷口。矮栏杆将这里圈起,形成一个封闭的区域,里面堆放着一些杂物,外侧停放着几辆机动车。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17)

图片来自“北晚新视觉 id:takefoto2009”

旁边墙上挂着红底白字的标识牌,“小细管胡同”,表明这是条已经不能通行的路。

菜市口胡同

据说因为明代的内阁首辅严嵩的府邸设在这里,早年间叫做丞相胡同,曾号称是北京名人旧居最多的胡同。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18)

可惜随着两广路扩建,菜市口改造,丞相胡同没了。而整个菜市口的丁字街,过街楼,大吉片儿,都被改的面目全非了。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19)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20)

那些年在北京吃过的快餐店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21)

如今上班工作,或是出门旅游,吃快餐已是常事,可放在20多年前,在北京街头吃一次快餐是新鲜事,甚至是件上档次的事。当年京城街头,您开过洋荤的快餐店,很多已难寻觅。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22)

义利快餐厅

前文提到的小北母校门口的义利快餐厅,是建国后北京的第一家西式快餐,位于西单西绒线胡同西口,开业于1984年,比前门的肯德基都要早上几年。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23)

提供的食品有:汉堡、炸牛排、炸鸡、沙拉、冰淇淋、咖啡、果汁,还有带着豌豆的茄汁鸡蛋饭和带奶油冰淇淋的黑咖啡。大概是02年因为西单路口规划建设,义利没了。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24)

香妃烤鸡

80年代的西单劝业场北门外,就是香妃烤鸡。当时那里每天都顾客盈门,饭点排队等上半天是“日常”。还没有肯德基的时候,那用特制调料腌烤、肉嫩皮焦的烤鸡,还有独特油香的油酥烧饼已经俘虏了很多孩子的“童年”。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25)

时至今日,香妃烤鸡也只剩下了缸瓦市等极少的店面。

前门肯德基

1987年,前门路口开了中国第一家肯德基(当时还叫“肯德基家乡鸡”)。刚开业时,人多到当时前门店1400多平米,能同时接待500名顾客的就餐面积也盛不下,队伍生生排到了门外。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26)

东四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

1987年,北京东四西大街出现了一家牛肉面连锁店,这就是“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红白蓝相间的店面装饰,快餐托盘里放一碗牛肉面——比起纯西式的炸鸡快餐,抛开顶着“美国加州”的名头,牛肉面的中式饮食方式本身更加自带流量。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27)

所以分店一家接着一家开,在京城可是火了好多年。

东直门必胜客

1990年必胜客的第一家门店在东直门营业,拉开了洋快餐在北京大街小巷“遍地开花”的序幕。不过或许是因为价格的缘故,相比人们对肯德基炸鸡,还有后来麦当劳汉堡的趋之若鹜,人们对必胜客披萨却似乎没有那么热衷了。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28)

图片来自:“北晚新视觉 ID:takefoto2009”

王府井麦当劳

1992年,圆滚滚的黄色大M牌匾坐落王府井大街南口,牌匾上那个四肢纤细、调皮的红鼻头小丑一下赢得了很多北京人的心......记得当时一家店内能坐下700个人呢!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29)

荣华鸡

来自上海的荣华鸡,大概在1992年左右于东四路口北开了第一家点,走“中西结合”的路线,一个炸鸡腿,一份蛋炒饭,两小碟小菜和一碗汤,价格则介于肯德基和其他中式快餐中间。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30)

那时借着“东风”的荣华鸡也着实火爆了好一阵,可惜大概在2000年左右,荣华鸡最终衰落了。

邦尼炸鸡

小北前文也提到过的,曾位于西单路口东南,相比中西结合的荣华鸡,邦尼炸鸡更像肯德基一点。可以说是个缩减版的肯德基——80%相似的味道 大约2/3的价钱,所以当时还是火了一阵子的。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31)

德克士

您大概不知道吧,卖炸鸡汉堡的德克士和康师傅是“兄弟”!做为一个诞生在美国的快餐品牌,德克士在1996年被台湾顶新集团收购,一年后的1997年,德克士有了北京的店面。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32)

大概是有“中国基因”在,所以人们在铺天盖地面包胚的洋汉堡海洋里,竟然能尝到米饭胚的米汉堡这种独特口味。

艾德熊

对于不喝酒的小北来说,这个地方是天堂!记得第一家店开在了北四环联想桥当代商城旁边。招牌就是替代可乐和啤酒的“乐啤露”。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33)

对了,它家还有撒黑胡椒的卷曲薯条,那时肯德基和麦当劳还只有普通原味薯条,完全不一样的口味儿又是独一份儿。

派派思

2000年后,小北常常去逛王府井,求妈妈带我去吃过好几次的派派思。它以大力水手的形象和名字命名,招牌的不是炸鸡汉堡居然是甜品:柠檬派和比酥客!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34)

另一个特色,就是店面装饰和背景音乐,都是爵士乐为主,鲜明的风格在当年快餐店里也算是另类了。

丽华快餐

虽说到了2000年,但对于大多数北京人来说,叫外卖还是件敢想不敢做的事儿,导致提供外卖的快餐店屈指可数。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35)

丽华快餐能通过短信、QQ订餐,风雨无阻又便宜可口,很快就成了上班族,老百姓的心头好。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36)

现在外卖层出不穷,咱也不愁吃那一口,只是像丽华快餐这种承诺:“一份起送”,“30分钟送达”的快餐主力军越来越少.......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37)

这些年北京“消失”的市场和商场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38)

近年来,北京市加大了三环内的市场疏导、整改,很多陪伴北京人的市场、商场,都纷纷撤离,或者闭店歇业,曾经的喧嚣热闹,已成往日云烟。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39)

西单劝业场

想当年,劝业场的门口两侧分别是阿兰餐厅和西单快餐店。这里的夜市既卖衣服、箱包,还有新华书店,以及“京城第一美”理发馆。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40)

一到夏天,在真维斯、班尼路专卖店门口就围过来不少卖冷饮的小商贩,桌子或平板车上的大冰坨子镇着北冰洋、可口可乐、芬达、雪碧……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41)

西单百花市场

相比较嘈杂的西单劝业场,隔壁的百花市场更为规整,很多人喜欢这儿的台球厅,一泡就是一天的节奏。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42)

崇文门菜市场

四九城内曾经最火爆的菜市场,国际友人都时常光顾,那年月北京街头还没有这么多大型超市,网购更是没影儿,周末来崇菜买鸡鸭鱼肉,基本就是为了改善生活。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43)

崇菜如今搬到了广渠门,但格局、模式已和从前大不一样。

隆福寺大厦

从东四人民市场的大棚,到后来的隆福寺大厦;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44)

从东宫影院和蟾宫影院的老式座椅,到吃不够的丰年灌肠;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45)

一把大火,将隆福寺的财运烧没了,也把几代北京人的童年记忆封存了。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46)

官园市场

官园的花鸟鱼虫市场,那是多少老北京人的挚爱宝地,前两年也没了。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47)

天秀市场

天秀市场,曾是德胜门地区最大的综合市场,这里商品齐全,关键还物美价濂,2016年6月正式停业。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48)

三利百货

老北京人经常购物的地方,在安定门附近的居民眼里,这是块国营的老招牌,2013年8月正式停业。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49)

会城门商场

四九城内近些年来刮起的“老国货”热,就是会城门商场带动起来的,于2014年11月30日正式停业。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50)

红桥玩具市场

位于天坛东门对面的红桥玩具市场几乎陪伴了两代北京人的成长,当时流行“买玩具,去红桥”口头语,在2015年10月底正式停业。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51)

北辰购物中心

对于亚运村附近、安慧里社区的老住户们而言,北辰曾经代表着“高大上”,创造过轰动商超行业的“北辰现象”。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52)

高档名牌,美食云集,大型超市.....先进和前卫,曾是北辰门庭若市,令大家趋之若鹜的“卖点”所在。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53)

可在2018年初,曾经烜赫一时的北辰,也关张了。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54)

这些年北京几乎绝迹的“吃食”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55)

炒肝、豆汁儿、涮羊肉、烤鸭......北京小吃名吃名扬四海,可还有些则已被大家遗忘,想当年,这些吃食可都是如网红般的存在。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56)

羊霜肠

用羊的小肠灌上羊血制成,因为羊小肠里多挂有肠油,翻过来后,白似秋霜,故名霜肠,曾经小贩们推着车走街串胡同的叫卖,如今胡同都快拆没了,住户也没几个老北京了,所以这吃食,您也就甭惦记了。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57)

爆米花

胡同口,戴着一副黑套袖的老大爷,点着炉火,上面架着一门如微缩版“虎门大炮”般的爆米花机,随着“嘭”的一声巨响,一团白烟升腾而起,热腾腾、香喷喷的爆米花便装满了口袋。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58)

苏造肉

早年间,苏造肉可是宫廷佳肴,长条肥肉,吃起来却不油腻,如今这菜吃不上了,不过好在您可以吃到穷人版本的,名曰“卤煮”。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59)

炸三角

以前北京的大街小巷经常听到“油炸的,三角哇,韭菜虾米馅的”的吆喝声,炸三角也就成了京城一道名吃,不过现在想吃就难了,据说都一处现在还有卖的。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60)

烂肉面

在老舍先生的《茶馆》中,“烂肉面”曾多次地出现,肉质鲜嫩软烂,面条劲道爽口,如今北京街面上的面馆越来越多,可想吃上这一口,却是越来越难。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61)

炸肉火烧

也是很难再吃到的一款京味儿小吃,下锅炸制后,色泽深黄,外酥内软,汁多味美,葱香味浓郁,牛肉馅非常滑嫩。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62)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63)

这些年,北京失去了“崇文和宣武”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64)

不知不觉间,宣武和崇文“离开”大伙,已过去8年,身份证上曾经的“110103”和“110104”,被永远封存。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65)

曾经,崇外的金伦大厦,变成了搜秀;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66)

曾经,“菜百”还没搬到白广路,更不是什么“黄金第一家”;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67)

曾经,锦馨的豆汁儿是磁器口的招牌,锦芳的元宵一到正月十五就卖到脱销,如今这“二锦”都挪了窝,换了地儿;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68)

曾经,两广路飞沙走石,道阻且长,如今拓宽了,敞亮了,23路的老司机开车再不用提心吊胆了。

感人落泪的北京 泪崩这些年北京失去的(69)

鸽哨阵阵,沙燕徘徊,花落花开,岁月枯荣......属于老北京的风貌渐行渐远;或许每个时代都有不可避免的日新月异,可心里有念想的人,总会情不自禁,时时缅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