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如何描写蜀道之难的 李白另一首写蜀道难

说到李白写蜀道难的古诗,我们都会想起他那著名的“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李白著名的写《蜀道难》的古诗,全诗比较长,而且充满想象力。

李白是如何描写蜀道之难的 李白另一首写蜀道难(1)

高中的时候我们都曾经学过这首古诗,其中有很多精彩的诗句,但是也有很不太不太常见的字眼。我们很熟悉其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我们对于这首诗歌当中的“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生僻字眼也是很头疼。

除了那首古诗之外,李白还有另外一首古诗写到了蜀道难。而且于那篇故事长篇大论不一样的是,这首古诗只用中间的十个字就写出蜀道之艰险。

李白是如何描写蜀道之难的 李白另一首写蜀道难(2)

且看: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送友人入蜀》,是李白的一首送别诗,写于公元743年,李白时年42岁。在这首古诗当中最精彩的诗句莫过于“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只用这十个字,就把蜀道的艰险融入其中,精妙绝伦。

李白是如何描写蜀道之难的 李白另一首写蜀道难(3)

蜀地是李白的家乡,他很清楚当地的交通状况。所以在这首古诗送别友人的时候,直接就写出“崎岖不易行”的评价。“蚕丛”指的是蜀国的开国国君,而“蚕丛路”则是指代进入蜀地的道路。

接下来的这十个字就是对“崎岖不易行”的解释,这里的道路如何崎岖难行?就在于“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在通往蜀地的道路上,山崖从人的脸庞突兀而起,说明崎岖山路之窄小,极言道路艰险;而后写山间白云伴随着马头升起,极言蜀道在崇山峻岭之中穿梭,地势很高,也很危险。

李白是如何描写蜀道之难的 李白另一首写蜀道难(4)

在随后的两句古诗当中,李白写“秦栈”,写“春流”更进一步深化了蜀道难的内涵。去往十蜀中的道路非常少,很多地方只能搭上“秦栈”。本来路在崇山峻岭之中,穿梭就非常的危险,更何况下面还有“绕蜀城”的“春流”,一脚不慎,掉下去就是万劫不复。

最后的两句古诗,李白回到送别主题的诗歌上面来,“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他了解友人此次入蜀是为了建功立业,是为了功名利禄,所以劝诫对方“升沉应已定”,一切都已经是注定的,不必去蜀地找隐居以算命著称的“君平”。

李白是如何描写蜀道之难的 李白另一首写蜀道难(5)

李白的这首古诗非常精彩,最出名的诗句就是“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把蜀道难的惊险体现的淋漓尽致。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两句古诗带给我们身临其境之感,让我们对于蜀道难的艰险非常真切的感知。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