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明星回母校的时候(高星她全家回广东)

栏目:文棚

小芳(散文)

盘点那些明星回母校的时候(高星她全家回广东)(1)

小芳姓何,是何天老爷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孪生姐姐,由于她姐姐不和我们同班所以叫什么我忘记了。小芳的爸爸是我们那里的气象站站长,人称何天老爷,是我们场里少有的直到1980年代中期还扎根边疆的大学生支边者之一。当然到今天,水利局的张伯伯,中学教生物的杨老师等等也还在,如今他们也都退休了。

小芳姐妹俩的成绩很好,在各自的班级都拔尖,而且性格文静,朴素勤快。唯一让人不解的是从小我们都喜欢东家窜西家窜地做作业,但是我和小芳同在一个学习小组却极少去小芳家。小芳的解释是她家的楼上房间逼仄,实在转不开,而且由于离锅炉房远,供热损耗严重,屋里温度也不高。是的,小芳家住的是我们场1980年代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第一栋集体供暖的二层小楼,当时很多人想要都要不到。我记得一次盖了2栋,后来就没再盖,直到2000年代建起商品楼。当年二层小楼把西山头第一间的就是曾经住我家斜对门的田伯伯。据说他也是个大学生。

盘点那些明星回母校的时候(高星她全家回广东)(2)

小芳虽很文静,但闹起来也很疯,三个小伙伴一起上学放学,要是咯吱人,她可是最灵巧又最执着的一个。相处时间久了,我们才知道,她和她姐姐学习之余读了好多好多的课外书。有一次她曾真诚地对我说,好羡慕你妈妈在图书室工作,你可以随便看书。我愣了一下,才恍然大悟,是啊,以后放学我要多上妈妈那里看书才是。就是从那时起,我一个小初中生读了大量的杂书,比如《金粉世家》、《李自成》什么的。不过遗憾的是,那类书我是看不下去的,小时候背诵着千家诗和毛主席诗词以及读着《小灵通漫游未来》、《十万个为什么》长大的我最喜欢的还是郭小川、艾青的诗集,世界知识画报还有快餐式的似懂非懂的《读书》、《人物》杂志。所以相比小芳中国古典文学的素养,我就是个小葱的白。

小芳说起地理和历史知识不疾不徐、头头是道。我们猜这都是她的大学生爸爸教给她的,谁知她说那都是她和她双胞胎姐姐一起自己读来的。小芳的爸爸妈妈都是广东人,小芳姐妹也有着典型的广东人的特征,厚嘴唇,大额头,油黑的头发。只是她们不像一般的广东人比较黑,她俩都很白,皮肤很好很细腻。搞得我从小就以为广东是个水土极其养人的地方。

盘点那些明星回母校的时候(高星她全家回广东)(3)

表姐的好朋友小欧姐姐也是广东人,她的性格和小芳姐妹的性格有点相像,特别忍让。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广东的女孩子都是这样温温柔柔的,怪不得欧姐姐那么善良勤劳却老是被老公欺负。后来听说欧姐老公的腿受了伤,欺负不了人了,欧姐姐才算脱离苦海。但小芳的忍让却是有原则的,有一次班上一个调皮鬼欺负女生,身为生活委员的小芳挺身而出,把兽医的帅儿子口头教训了一番,调皮蛋竟然吐了吐舌头,悄悄坐下不再吱声了,从此,小芳在我们三个小伙伴中的形象越发高大起来,几乎成了我们言听计从的神。

初二那年寒假中,小芳家要搬回南国广东恩平了,她特地打电话到我家来约我和另外一个小伙伴去她家旁边的雪地上照相留念。过了几天,彩色照片洗出来了,当时尚不懂什么叫分别的我们,个个还笑得笑容可掬。殊不知,这一别就是30多年,十几岁分别,如今我们都已经40多岁了。不知小芳父母可好,是否还怀念那8千里之遥的北大荒。而我们这一代人,也都还记得一个曾经为农场贡献过青春的大学生。他叫何天老爷,也记得他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其中的一个,是我初中同一个学习小组的伙伴、玩伴——小芳。

(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外地来稿不论公开发表与否,皆有可能采用。凡当月阅读量达65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请一稿一投。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张鹏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