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眼光看待孩子(看见孩子是一种能力)

成人眼光看待孩子(看见孩子是一种能力)(1)

雨后的公园很清新

中午吃饭,儿子不太饿,边吃边玩,磨磨蹭蹭。奶奶喊他快点把粥吃掉,儿子煞有介事地喊我一声说,妈妈,奶奶刚才说的把猪吃掉,难道是要我吃掉一头肥胖的猪吗?

儿子的黑色幽默逗得大家都哈哈哈哈笑成一片。

有一次,晚上带娃们在楼下打羽毛球,突然儿子问我“妈妈,你有秘密吗?”这家伙的,直接给我整懵了。三岁的孩子何出此言?也许,他是想了解秘密是什么意思。

不一会儿,场地旁边来了一条狗狗。当时儿子正在跟我打球,挥舞的球拍突然因为狗狗停下了,狗狗也突然顿了一下,没敢动。

对峙中,儿子楞在一旁问我,狗狗为何不走了?我说小狗狗怕你打它,所以不敢走了。正说着那边走过来一个颤巍巍的老太太,儿子已经开始准备打球了。

看这架势,老太太专门停下来等儿子挥球拍,结果儿子也摸不准会不会打到老奶奶,半天不敢动。老太太确认安全后就晃悠悠地走了。

转眼儿子特意跑过来告诉我,妈妈,我停下了,没有动。我马上肯定他的行为,是的,儿子真棒呢,知道停下让奶奶先过去。儿子补充道:也让狗狗过了,没有拍到它。

孩子的眼里任何生命都是一视同仁,这些尊重和教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的。不用刻意去教,他自己就知荣辱,懂进退。

有时候,儿子跟我聊天,会突然话锋一转,来一句“你怎么这么凶?”给我吓一跳。问他为何这么说,他说樱桃舰长里面葡萄小朋友这么说的。原来是哲思之旅中讲的一个故事台词。最近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复述听过的故事,然后还念念有词,不懂的马上就要求助。

说完这句话,然后问题来了:“妈妈,凶是什么意思呢?是胸口的胸吗?”

我说,不是胸口的胸,而是凶巴巴的意思,就是说话很厉害,让人害怕的意思。他紧接着就追问了,“那白雪公主的后妈就是那样的吗?”

听到这里我噗嗤一声笑了起来。看来他的记性还挺好嘛,无论是理解音频故事,还是听我平时讲话。

偶尔面对女儿颐指气使的样子,我气不过就会拿她和白雪公主后妈比较。看来这些都被儿子默默吸收装进脑子里了。

成人眼光看待孩子(看见孩子是一种能力)(2)

阳光洒下 欣欣向荣

儿子马上要入园了,每天听我分享老师发来的新消息,笑逐颜开又满心期待。

自从知道自己分在了小一班,他逢人就说“我是在小一班呢”,语气里满是自豪。

而且现在说话也开始变换各种花样。当他想要喝牛奶,他会喊我说“妈妈,我想要喝牛~~”

我知道他的小心思,故意问他,“你要喝一头牛?!”

每当这时,他就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说“不是牛,是牛奶”。

作为一个资深小话痨,儿子每天嘴巴不停,如果不理他也没关系,他自己会不停地自言自语。我在旁边实在是被吵得受不了了,就说他睡觉时间能不能不要说话了。

“妈妈你都不跟我说话,我只好自己说了。”说罢就马上就位躺好自己的位置,更神奇的是,一会儿就能完成自主入睡了。

这段时间实在是过于专注自身,无暇顾及俩娃。女儿在学校有同学们和老师的陪伴,倒是没受什么影响,回到家的状态比之前疫情被关在家里看起来好多了,开朗热情,能言善辩,跟弟弟各种互动。

可是,儿子我能感受到他开朗背后的焦虑。毕竟,第一次离开家,全天面对不同的环境和群体,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儿都是陌生的。分离焦虑多少都会有一点。

尤其是每晚洗澡的时候,他都特意强调水不能太烫,不能把水浇在头上。但是好像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听不懂他说的话一样,让他觉得烫,泼一脸水,焦躁紧张,委屈都来了,哇哇哭一场又一场。而大人此时甩脸色、斥责,更加重了他内心的焦虑。

我在另一个房间光听着就感觉挺难过,挺愧疚的。没有人能领会他的内心真意,他的实际需求也没有人看到。除了看不到,还一次又一次地给孩子贴标签。儿子一次次的委屈和自我消化让他太压抑了。。。

其实之前我对儿子唐僧式的念叨特别反感,每当那个时刻来临我就条件反射式想要逃。当时只觉得自己听到念经就很烦躁,全然忘却了我面对的是一个孩子。他也许要的是一个认可和安慰。而我却只觉得他絮叨,揪住小问题不放。

而且,儿子通常会说出来自己的委屈,如果不能被人准确识别的话。这一点,我还是挺认可他的做法的。这么小的孩子,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很优秀的水准了。

自己的委屈,不甘愿自己白受。而是用语言表达出来,指出对方的错误,哪里惹他不开心了,同时说出内心期待,对方需要怎么做他才能结束这场纠结的拉锯战。

看来,在马上逼近的入园时间到来前,我需要调整一下跟孩子的陪伴时间了。晚上的亲子时间还是不能压缩,更不能省却。唯有这种联结,才能治愈内在不断承压的委屈小孩。无论任何安排都不能顾此失彼,舍本逐末。

无论如何,无论任何安排都不能顾此失彼,舍本逐末。无论多忙碌,对孩子来说,妈妈的陪伴都不能缺席。

成人眼光看待孩子(看见孩子是一种能力)(3)

海棠果已经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